太平天國2號人物楊秀清,為何實權在握還要惹惱洪秀全?

遊書斌


東王楊秀清在太平天國地位特殊,實際上不只是二號人物,而是真正的權利掌握者,天王洪秀全只是一個名義上的首領。

之所以楊秀清有這麼高的地位,還要得寸進尺,悅史君認為,這裡面有楊秀清的問題,更有洪秀全的問題。

楊秀清原本只是廣西桂平一個燒炭工,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洪秀全的好友兼教徒馮雲山在紫荊山區時,將楊秀清拉入拜上帝會。

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馮雲山因聚眾毀廟被抓,洪秀全回到廣州想辦法,拜上帝會陷入困境,只是普通會員的楊秀清突然上演“天父附體”的戲碼,成功穩定了混亂局面。

馮雲山和洪秀全當然知道楊秀清是胡鬧,但誰都不敢說穿,楊秀清就這樣取得了可以扮演“天父”的地位,成為拜上帝會的主要領導。

悅史君認為,雖然楊秀清確實有功,但把“天父”這種角色給他扮演,洪秀全實在是給自己埋雷。

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洪秀全等人宣佈反清,面對清軍的多次進攻,楊秀清一次又一次扮演“天父”,再加上卓越的軍事能力,取得了成功。

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洪秀全自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楊秀清被封為東王,還有其他四王,但楊秀清不僅地位在諸王之上,還兼任軍師,掌握了軍權。

悅史君認為,楊秀清當然有能力又會表演,但把他的地位一開始就放在僅次於自己,洪秀全真是一個昏啊。

清朝咸豐三年(1853年),楊秀清率領太平軍攻下南京,此前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等人先後戰死,沒人能夠制衡楊秀清。

楊秀清和洪秀全將南京改為天京,洪秀全開始躲進深宮享樂,楊秀清則在臺前把朝政大權一把抓。

悅史君認為,洪秀全算是步步退讓,可能他也沒有辦法,但楊秀清的權力已經完全突破天花板。

楊秀清派兵北伐、西征,還接連攻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取得了極高的威望,洪秀全只是一個象徵。

楊秀清還是經常利用“天父”名義,索要更多利益,同時排除異己,羞辱洪秀全及其親信。

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楊秀清再次“天父附體”,不滿足“九千歲”,要求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秀全雖然答應了,但他和身邊的人全部怒了。

就這樣,洪秀全很快發出密詔,以楊秀清謀反為名,派北王韋昌輝等人進攻東王府,楊秀清和身邊的兩萬多人全部被殺。

一路看過來,悅史君認為,楊秀清野心太過膨脹,但洪秀全自身的放縱也是大忌,最終導致太平天國難以持續。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其一,定都天京前,兄弟們很齊心,打仗一起商量一起幹,而之後,洪秀全當起了甩手掌櫃,不問軍政,只顧著享受帝王一般的生活,楊秀清作為勞苦功高的干將,心裡自認不舒服。

其二,楊秀清本身不想謀反的,如果要想謀反,早都反了,他也是智商很高,情商太低,在天王身邊安插釘子,天父下凡勾搭天王妃子,指責天王不盡君王之責,楊秀清沒有明白一個道理,任何時候,功勞都是領導的,自己沒有當領導之前,還是多學會夾著尾巴做人。

其三,因為他過於嚴肅紀律,樹敵自然比較多,也就很容易得罪天王的親信,所謂人言可畏,那幫親信總是在天王那裡去告狀,時間長了,洪秀全也是要收拾楊秀清了。


360探訪眼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楊秀清只是攝政王,洪秀全不但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也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老部下。

比如韋昌輝、石達開等人對洪秀全都是很忠心的。平時他們打仗可以聽從楊秀清的命令,但如果楊秀清敢於殺死或者推翻洪秀全,這些老兄弟肯定是不幹的,興兵造反都可能。

楊秀清騷擾、戲弄洪秀全並不完全是因為無賴的性格,主要也是從政治考慮。

通過打壓天王洪秀全,楊秀清樹立了自己的威風,得到了甚至比洪秀全還要高的行政和軍事地位。

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太平天國創建開始就將洪秀全立為半神,是所謂耶穌的兄弟、上帝的兒子。

而楊秀清只是偶爾會請神上身的凡人,無論怎麼搞也不可能超過半神啊?

所以洪秀全之所以容忍楊秀清一次次形同人格侮辱的搞怪,甚至還被搶走了幾個女人,主要是洪秀全顧全大局知道楊對於太平天國的重要性。

同時,洪秀全因為抱著暫時利用楊秀清的目的,就像劉邦用韓信,時機成熟了就要你的命。

其實,當時真的也忍無可忍。

摘錄一小段:

東王楊秀清在“安福”(即天父附身)的狀態,趕赴天王府。洪秀全得報“天父”駕到,急忙步出二朝門迎接。“天父”楊秀清怒對天王說:“秀全,爾有過錯,爾知麼?”天王、北王及朝官一起下跪同聲說:“小子知錯,求天父開恩赦宥。”楊秀清大聲說:“爾知有錯,即杖四十”。眾官表示願意代受杖責。楊秀清不允,洪秀全只得說“小子遵旨”,即俯身受杖。楊秀清遂說,“爾已遵旨,我便不杖爾。”(所以並沒有真的打洪秀全四十大板。)在下令讓上述四名女官“安享天福”之後,隨即“迴天”去了。

這洪秀全身邊的4名美貌女官,就被楊秀清搶入府中成為小妾了。

看看,洪秀全的女人都感動,還有什麼不敢的。

楊秀清也不傻,很快圖窮匕見逼著洪秀全把他由“九千歲”加封為“萬歲”。

這擺明了就是要坐洪秀全的位子,洪自然不能再忍,不然恐怕下一步自己就是中毒斃命或者不明不白的死了。

這種情況下,洪秀全趕忙反擊,將楊秀清連同全家和部署斬盡殺絕。


薩沙


楊秀清不是2號人物,他才是太平天國實際的領導者,在他活著的時候,洪秀全其實就是他的傀儡。也不是楊秀清要惹惱洪秀全,而是在他的權力超過天王洪秀全的那一刻,就已經“惹惱”了洪秀全。

洪秀全雖然是拜上帝會的創建者,太平天國的發起者,但他志大才疏,1851年金田起義後,太平軍士兵散漫,作戰連續失利,是楊秀清多次借“天父下凡”予以說教並傳達必勝信念,才讓他們團結起來。到了夏天,清朝派大軍圍剿太平軍,是楊秀清指揮著部隊伏擊了向榮部,然後從永安成功突圍。

永安突圍後楊秀清被封為東王,並擔任太平軍統帥,正式掌管兵權,其實從這時候開始,楊秀清的權力就已經超過了洪秀全。而到了1853年定都天京後,楊秀清更是成為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的太平天國實際領導者。

楊秀清實權超過洪秀全之後,本身就已經與洪秀全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楊秀清還經常羞辱洪秀全。

洪秀全在太平天國宣傳的身份是“天父”上帝的二兒子,耶穌的弟弟,但楊秀清卻經常整“天父”上身這一套。其實楊秀清最開始整“天父”上身這一套,是在起義之初,太平軍老失敗的時候,借“天父”的口吻安撫士兵的,結果一看效果挺好,他就一直裝下去了。你裝就裝吧,關鍵是他還喜歡裝逼,每次“天父”上身的時候,都叫洪秀全“我兒如何如何”,如果洪秀全不聽他的,他甚至會拿著鞭子把洪秀全抽的滿地爬。

即使這樣,洪秀全也忍了。但到了1856年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個人威望達到頂點,讓洪秀全將他由“九千歲”加封到“萬歲”,洪秀全意識到楊秀清都到“萬歲”了,下一步肯定會把他除掉,當真正的萬歲啊。於是不能坐以待斃,聯合北王韋昌輝主動出擊,誅殺楊秀清,即“天京事變”。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的轉折點,之後天國內部分裂,韋昌輝部全部被洪秀全殺死,石達開率大軍遠走西南,太平軍士氣衰落,戰鬥力迅速下降,完全陷入清軍的圍困之中,直到1863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徹底覆滅。


漁樵侃史


這個問題問的並不好,楊秀清與洪秀全的矛盾,並不是一句“惹惱”就可以輕描淡寫的帶過的,洪楊之間的矛盾是太平天國的頂級權力鬥爭,是一場奪權與反奪權力量的鬥爭。



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之前,已經成為太平天國事實上的君主。太平天國的江山可以說是楊秀清打下來的,天京事變前,太平軍打垮江南大營,楊秀清的權力與聲望都達到了頂峰,總攬軍政。更重要的是,楊秀清長期可以用“天父附身”的鬼把戲來命令洪秀全,出於維護拜上帝教的神秘性的考慮,洪秀全還每次都要聽從,所以楊秀清當時集軍權,政權,教權與一身,是太平天國名義上的二號人物,實際上的一號人物。


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就想再走一步了。

楊秀清也一樣,雖然權力到手了,可名分還沒到手,這個“萬歲”,一定要當!

有人可能不明白了,你楊秀清已經權力在手了,何必還要當這個萬歲呢?這就是百姓的幼稚,只要楊秀清一天沒當上這個萬歲,他就永遠是臣,就永遠要給別人磕頭。所以雖然萬歲只是個虛名,但楊秀清一定要爭。

可惜,爭的不是時候。



楊秀清雖然權力很大,卻還沒大到足以牢牢掌控局面的程度。一般來講,歷朝歷代的篡權者都是在皇帝毫無抵抗能力的情況下篡權的,比如西漢的王莽,北周的楊堅,後周的趙匡胤,所篡的都是連話都說不明白的小皇帝的權。或者像曹丕篡漢位,因為漢獻帝早就是多年的傀儡。而洪秀全明顯兩者都不是,雖然今人對洪秀全非議頗多,但洪秀全還可以稱之為一個能力超凡之人,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楊秀清的傀儡,只是深居簡出將權力讓給了楊秀清而已。

在太平天國內部,楊秀清也只不過是諸王勢力中最大的一撥,其他的王爺裡,翼王石達開實力雄厚,文韜武略皆備,且與楊秀清關係緊張。北王韋昌輝對楊秀清陽奉陰違,表面恭敬內心裡恨透了楊秀清。楊秀清在太平天國內部,遠沒有擺平局面。

更何況在外部還有著清朝一浪高過一浪的攻擊。普通政權,內訌爭權都是在江山坐穩以後,像太平天國內部這樣,江山還沒打出個模樣就開始內鬥的政權,的確少見。

所以楊秀清失敗了,他被擁有至高無上地位的洪秀全輕易的聯合了北王給殺掉了。說到底楊秀清就是心太急了,沒能耐住性子,如果楊秀清等待將天國諸勢力擺平之後再動手的話,也許今天的太平天國曆史,就完全是另一個寫法嘍。


小約翰


首先公正的說,楊秀清確實為太平天國的建立立了頭功,但是楊秀清不是顧全大局的人。

在攻下天京後,太平軍兵分兩路北伐西征,清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時間太平天國風光無限,可就在這時,楊秀清開始自我膨脹了,覺得自己立了頭功,而且當時楊秀清身邊又有人蠱惑,楊秀清就覺得即然江山是自己打得可為什麼要讓洪秀全做皇帝呢,所以洪秀全與楊秀清的矛盾不可避免。

在當時洪秀與楊秀清就好比隋唐時的瓦崗寨的李密和翟讓,李密也是為瓦崗寨立了汗馬功勞,也開始居功自傲,後來李密幹掉了翟讓,自己做了一把手,可是卻大大傷害了瓦崗寨將士的心,從此後瓦崗寨風光不在,丟了幾乎到手的江山。

太平天國當時也是如此,楊秀清就好比李密,只不過是洪秀全先下手為強幹掉了楊秀清,但是影響是一楊的,東王被害,同樣無法解釋,結果就是翼王石達開率軍出走,太平天國受到重創。

最後多說一句,如果楊秀清是個顧全大局的英雄,就不應該在大好形勢下向洪秀全逼宮要求封萬歲,同時為避免矛盾,楊秀清就應該親自領軍出征,以避開洪秀全,那樣矛盾會少很多,楊秀清領軍在外打仗威信會越來越高,等到推翻清庭時,如果那時楊秀清發難逼宮,估計勝算會非常大,只有可惜,楊秀清的農民侷限性太大了,小富既安的思想害了太平天國。


天宇的文史情懷


權力是一劑相當迷人之春藥,身處其中誰也不能倖免。天王洪秀全與二號領導楊秀清合稱洪楊,然而兩人合稱卻不代表著關係就多麼和諧融洽,那只是一種想象罷了。

楊秀清此人不簡單,軍事才能出眾,善於謀劃全局,聯合各派力量。他野心的膨脹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總會來說,與其對宗教的把握、軍事功勞變化、洪秀全晚年的失誤有很大關係。

第一階段:傳教階段。

楊秀清發跡於在兩廣的鄉村動員與前期傳教工作。青年時期的貧苦生活造就了他堅韌的性格和應變的能力。

楊秀清生平如下,生於1823年,死於1856年,其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原本以耕山燒炭為業。1846年,楊加入了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

1843年,廣東花縣的洪秀全和馮雲山創立了拜上帝會,開始在廣東、廣西兩省傳播教義。1845年,馮雲山在尋找一處秘密活動基地過程中,看中了紫荊山區,他以塾師的身份融入這裡,開始宣傳教義。1846年,在馮雲山的影響下,楊秀清加入拜上帝會。

在傳教起初,楊秀清只是一個普通成員,還未是拜上帝會的領導階層。1847年2月底,馮雲山在桂平因帶領會眾搗毀廟宇入獄,洪秀全返回廣州營救。在這當口,拜上帝會突然受到地主勢力的迫害,會中又陷於沒有首腦主持的癱瘓狀態,人心動搖。

這時,楊秀清站了出來,通過利用當地迷信的降童巫術,他偽裝成“神靈附體”的樣子,代表天父傳達聖旨,從而鞏固了拜上帝會。

馮雲山出獄後,與洪秀全返回廣西。雖然他們知道楊秀清偽裝天父下凡是左道巫術,但看見在群眾中起了這樣大的作用,認為正可以利用。於是,楊秀清在拜上帝會內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傳旨的特殊地位,並一躍成為拜上帝會的領導者之一。

第二階段:起義時期

楊秀清善加運用謀略,通過對宗教的改造和聖父下凡的模式,取得了教眾的信賴。

1851年2月,洪秀全在武宣東鄉登基,自封天王,封楊秀清為軍師,正式宣佈建立太平天國。起義之初,農民的散漫和自私很影響戰鬥,楊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予以說教並傳達必勝信念,成功地將全軍的意志和力量集結起來。

1851年夏,由於清軍開始圍剿起義軍,並不斷增加兵力,楊秀清決定率軍突圍。9月,在突圍途中,楊秀清指揮太平軍在平南官村成功伏擊了前來鎮壓的提督向榮部清軍,致使後者退避平南縣城。楊秀清藉機指揮太平軍北上,於25日攻克永安州城,成功突出重圍。

1851年底,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諸王,楊秀清領東王封號,並擔任太平軍統帥,正式掌管兵權。太平軍攻克永安後,清朝又調動大軍來圍困,並收買太平軍軍帥周錫能,準備裡應外合攻破永安州城。

獲知情報的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鎖拿周錫能,揭發他投敵的事實。這次謀反案的情報獲知及應對處理,不僅破壞了清軍打算裡應外合攻破永安的計劃,也極大地鼓舞了太平軍,堅定了他們必勝的信念。

1852年4月,楊秀清指揮太平軍從永安勝利突圍,北取桂林,途中在龍寮嶺大峒山谷地成功伏擊並殲滅了清軍四個總兵共二千餘兵力。

後進攻桂林受阻,楊秀清轉而率軍北取全州,準備進入湖南。因途中遭遇埋伏,損失慘重,加之南王馮雲山犧牲,楊秀清被迫改變北上路線,轉而攻取道州、江華、永明等城鎮。6月,太平軍進入湖南。1852年6月,為號召全國各地革命勢力合力反抗清王朝,楊秀清與西王蕭朝貴會銜發佈了《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和《救一切天生天養諭》共三篇檄文,聲討清王朝。這三道檄文成功地引發了各地各族的起義。

第三階段:定都天京

洪秀全的深居簡出,定都天京後是楊權力的膨脹與頂峰期。洪秀全浪漫與理論有餘,而實際軍事素養與指揮能力很差,楊秀清則不然。

1853年3月,楊秀清指揮太平軍沿長江東下進抵南京,並於11日後將其攻佔,並定都至此。至此,進軍江南的計劃完成。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威脅天京長達3年的江南、江北兩座大營終被摧毀。

1856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楊秀清聲望一時無兩,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的他實質上已經是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者。自1853年建都天京後,楊秀清頻繁使用代天父傳旨的特權,其中大多是為了處理內部矛盾,排擠異己。1856年8月,在指揮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楊秀清以此大功為由,假借代天父傳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歲”加封為“萬歲”。

以此事為引,內官統領陳承瑢向洪秀全告密,說楊秀清要謀朝篡位。洪秀全得知後立刻派出密詔,讓領兵在外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人返回天京誅殺楊秀清。

1856年9月2日,天京事變爆發,韋昌輝乘夜率三千兵眾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幾乎盡遭屠戮。

結語:楊秀清何以犯忌?

農民軍建立的政權不同於嚴密制度設計下的皇帝—臣子關係,由於各種原因,上層領導如楊對於洪並沒有強烈的忠誠意識與服從心理。

可以說,定都天京階段後,楊秀清肩負了精神領袖和軍事指揮“兩大職責“。在事實上逐步取代了洪秀全成為宗教領袖,通過戰功成為軍事實際指導者,再以人事調動為核心,黨羽遍佈天平天國朝內,犯了洪秀全之大忌,成為眼中釘。

因此,太平天國就出現了“一朝二主”的現象。在政治上,洪秀全是天王,是一國之主,位極人臣,稱“萬歲”。

人在權力遞升面前,往往看不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出現膨脹心理在所難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麼楊的作為觸碰到了對洪的權威,到了容忍的底線。

楊秀清是東王,位於洪下,稱“九千歲”,洪、楊是君臣關係。但在宗教神權上,洪只是皇上帝次子,而楊卻是皇上帝(天父)的代言人,在神權上楊秀清的地位反高於洪秀全,實際剝奪了洪秀全是上帝在人間唯一代表的資格。

由於太平天國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體制,所以這實際上成為對洪秀全在現世權力來源(合法性)的潛在挑戰。

因此,這種政治上的君(洪)臣(楊)關係和宗教上的父(楊)子(洪)間的矛盾,使洪、楊關係一直十分微妙,為以後的分裂埋下伏筆。

總體而言,楊秀清隨著權勢變大,實際上已經架空了洪秀全,這無法不惹惱洪秀全。對楊洪來說,這是個人權力之爭,對太平天國這個農民政權來說,則意味著命運的改變。

歷史走向就是如此不可捉摸。


秦右史


其實太平天國在洪秀全和楊秀清的領導之下,軍事和工商業經濟也還都不錯的,進了南京之後也能搞出一個割據政權的樣子,可惜的是,洪秀全和楊秀清的政治之中,還夾著點邪教之風,自然也就難走下去了。

說起楊秀清之後的叛逆行為,就不得不說起洪秀全的幾大錯誤,一是胡亂封號,當年朱元璋還有人勸他說要緩稱王呢,放到洪秀全這兒,那都不是事,畢竟人家還在永安的時候,就開始稱王啦,到了南京,不得自己給自己升官嗎?

於是就自稱天王號萬歲,東西南北王加上翼王,分別是九千歲、八千歲、七千歲、六千歲和五千歲,這麼一來,要是這些王立了功要怎麼辦呢?比如東王楊秀清要是立功了,再升一級,豈不是萬歲,和洪秀全平起平坐了嗎?這又算什麼事兒呢?果然後來楊秀清就想稱萬歲啦。

【天父下凡啦】

第二個大問題,就是洪秀全對基督教的無知了,楊秀清在教裡的頭銜裡有個“聖神風”,這可不得了了,諸位可能不知道這個聖神風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基督教是“三位一體”,三位就是聖父(Father,即上帝)、聖子(Son,即耶穌)、聖靈(Holy Spirit or Holy Ghost),這個聖靈在我國早期的譯本里面被譯成了“聖神風”,洪秀全把這個神位給了楊秀清,這就不得了,聖靈可是和上帝還有耶穌是一個地位的,根本不是普通人。

洪秀全不知道“聖神風”的地位,楊秀清可是知道的,既然他是聖靈,那麼當然可以代替上帝傳話了,上帝自然是在天王之上的,而且楊秀清自覺自己的政治實力很強,地位又很上帝,那他為什麼不能考慮篡位呢?

【朕】

尤其在1856年,太平天國在石達開、秦日綱、陳玉成和李秀成的合作之下,攻破了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楊秀清認為這功勞都是自己建立的,因此非常驕傲,他把韋昌輝和石達開都派到前線去督戰,後方此時只剩下他和洪秀全兩人了。

一天楊秀清詐稱天父下凡,把天王洪秀全召來,以天父的口吻問他,東王為什麼不能稱萬歲,洪秀全說東王當然可以稱萬歲,天父又問那東王的兒子怎麼才是千歲呢,洪秀全立刻說,東王兒子也應該稱萬歲,東王世世代代都是萬歲。

天父看到洪秀全態度誠懇,非常開心,說:“我回天矣。”據說洪秀全問完之後,又問楊秀清:“四弟,你叫萬歲,那我呢?”楊秀清回答:“二哥,你應該叫萬萬歲。”洪秀全假裝很開心,兩人就約好在楊秀清生日的時候正式晉封。

楊秀清自以為勝券在握,誰知道洪秀全調動了女兵守衛皇城,然後下密詔讓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護駕,韋昌輝離得近,於是率領三千精兵先回來,當夜就和秦日綱攻進了東王府,秦日綱直撲楊秀清臥室,當胸一刀,楊秀清便命喪黃泉。

韋昌輝和秦日綱兩人,殺死東王府男女數千,天亮後,便四處捕殺所謂的“餘黨”,一天就殺了兩萬多人,天國的精英喪失殆盡,石達開終於回南京面見韋昌輝,見到南京的情況大感恐怖,連夜逃走。

韋昌輝索性反叛,遭到天王與東王餘黨的強烈抵抗,韋昌輝便喪命於亂軍之中。洪氏兄弟重新掌權,召回石達開,但石達開驚魂之下,一天晚上再次逃走——此時距離他們進南京城,不過三年而已,整個政權就已經幾乎稀巴爛了。


潯陽鹹魚


洪秀全和楊秀清的關係,不能理解為傳統的君臣關係。其實洪秀全對太平天國的發展壯大,貢獻是非常有限的,殺楊秀清之前洪秀全只是名義領導人,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人,依次是馮雲山、蕭朝貴、楊秀清。洪秀全本人也缺乏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實際掌權帶來的只有災難。

洪秀全雖然拜上帝會的創立者,是宗教領袖。但洪秀全缺乏發展宗教組織的能力,馮雲山才是拜上帝會的實際發動者和組建者。

拜上帝會的發展階段,馮雲山才是負責建立壯大宗教組織的實際領導人,洪秀全只是宗教領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拜上帝會的實際領導人。馮雲山被紫荊山士紳王作新捕拿,拜上帝會組織陷於危機之中。面對危機,洪秀全無可奈何,沒能力解決問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傳言,安撫會眾。九月,蕭朝貴也學習楊秀清,來了個天兄耶穌下範。楊秀清和蕭朝貴都有很強的能力,也是實力派人物,在危機中乘機掌握了權力,馮雲山迴歸後,也無可奈何。

楊秀清與蕭朝貴兩人,最初代替馮雲山掌握拜上帝會實際領導權的是天兄耶穌下凡的蕭朝貴。從1848年到1851年策劃金田起義,都是蕭朝貴實際執掌大權領導操作的。

金田起義後,咸豐元年(1851年)十月十八日,在廣西永安城外的一場戰鬥中,蕭朝貴身受重傷,喪失了繼續理事的能力。洪秀全不依靠才能卓越的楊秀清,永安封王中,楊秀清被封東王,統領諸王。蕭朝貴傷愈後也只能屈居楊秀清之下。

隨後南王馮雲山在廣西全州附近的衰衣渡之戰中戰死,西王蕭朝貴在太平天國圍攻長沙時戰死。楊秀清沒有了強有力的挑戰者,徹底掌握了太平天國大權。

(楊秀清)

楊秀清有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太平天國的迅速發展壯大,都要歸功於楊秀清的領導。洪秀全在其中並沒有什麼功勞。但洪秀全作為一個牌位的宗教領袖地位,對太平天國政權還是有一定意義。洪秀全聲稱的楊秀清想廢掉他應該是汙衊,楊秀清沒有必要這麼做。

洪秀全雖然對太平天國從起步到發展,都沒啥功勞,個人才能也十分平庸,但搞政治鬥爭還是有一手。洪秀全挑起了天京變亂,在這場混戰中,楊秀清、韋昌輝先後被殺,數萬太平天國的核心老兄弟在內亂中喪命,石達開被逼領兵出走,太平天國自此元氣大傷。

天京變亂後實際執掌大權的洪秀全能力平庸,與楊秀清天差地別,天平天國從此走上了滅亡之路。


仁勇校尉


楊秀清也不能說就是“一手遮天,大權在握”。

你仔細想想看,天京事變的時候,其它幾個高層有幾個是站在楊秀清這邊的?一個都沒有,全都站在其對立面。這能叫“大權在握”?

這說明什麼?楊秀清本人的地位本身就非常不穩定!

楊秀清在天國首義幾人中基本盤很差,他一開始就是窮苦人,沒有自己的宗族勢力,也缺乏可靠的高層盟友,好不容易搭上的蕭朝貴這條線後來又斷了(蕭朝貴很早就在長沙戰死)。

可以這麼說,某種程度上看楊秀清就是“孤家寡人”。

楊秀清之所以能夠做到“老二”的位置,那是自己一步一步幹上來的:楊秀清一方面在中下層努力發展自己的人脈,增強其對各部的控制力;另一方面他能力確實強,大家服從他(一直到太平天國滅亡,很多人都懷念東王的能力,因為洪秀全的執政能力什麼的比起楊秀清那真的不是一個檔次)。

但是,缺乏利益同盟,位子是很難坐穩定的;加之楊秀清此人的個人性格,行事風格等原因,大部分太平天國其它領導人不是對他敬服,而是又服又怕。

楊秀清有危機感,又有權力慾,所以對洪秀全百般壓制;而洪秀全又越發忍無可忍,這樣這矛盾就陷入一個循環怪圈,只能轉到死,然後毀滅。

怎麼毀滅呢?天京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