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佔主業高達70%的創維,為何帶頭“挑釁”華為?

面對蘋果、三星大兵壓境,華為手機依然取得巨大成功,彰顯出科技力量的巨大。可靠消息稱,華為最遲將於明年一季度推出電視產品,如今整個彩電行業最關心的問題是:華為手機逆襲一幕,會在彩電領域上演嗎?

11月22日,創維在烏鎮召開了一場據稱史上最大規模發佈會,提出“新硬件”的概念,認為一臺高水平的電視產品,必須同時具備“硬件+系統+內容+AI算法”四大優勢。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志國稱,提出“新硬件”戰略,在於消費需求、產業環境,及科技迭代的經濟大環境均出現新的變化,“唯有以技術作為市場驅動,才能重建電視硬件差異化特徵”。

除“新硬件”之外,創維還提出了“新價值”的概念。

按照創維的解釋,通過創維硬件+酷開系統的軟硬件生態融合,可以延長電視產品價值鏈,讓經銷商有機會分享創維電視的內容和服務價值,變短期硬件銷售價值為生態長線價值。具體而言,在新價值下,每一位創維經銷商都是酷開合夥人,通過差異化產品支撐高硬件利潤,合作伙伴既可以得到硬件銷售價值,也能長期分享電視內容分成,以及會員充值、電視購物等衍生品增值收益。

就在三個月之前的7月31日,創維剛剛在廣州塔召開2018新品戰略發佈會,併發布了三大創新技術----變色龍AI獨立畫質芯片+三維全景聲+全時AI,以及配置了上述三大創新技術的OLED系列電視新品。

在如此短的間隔期,以如此之大的力度連續召開兩場大型發佈會,顯然,創維意在向外界傳遞同一個信號:創維,要做中國無可爭議的彩電老大。或者說:創維,已經不是你眼中的那個創維。

事實上,此前王志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同行很快就會感受到創維的變化”,並稱“做老大就得有老大的樣子”。

作為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實事求是講,我認為“新硬件”的概念並未突破7月31日年度新品發佈會的範疇。創維官方稿件也說,“新硬件”概念的提出,是受到馬雲“新零售”概念的啟發。

同樣,“新價值”的概念也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覺。此前,樂視提出的“合夥人”概念,也有和上下游分享硬件收入、服務收入、衍生產品收入的設想。只不過,隨著樂視體系逐漸走向沒落,今天人們已經越來越少提及它了。

就在烏鎮會議召開的當天,創維內部頒發了一份星級導購員工資倍增的通知,決定自今年12月1日起,將五星級銷售顧問底薪從每月的1500元提高至3000元,永久五星級銷售顧問底薪從每月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


彩電佔主業高達70%的創維,為何帶頭“挑釁”華為?


我認為,這份文件對創維終端銷售力的提升,可能比“新價值”計劃更大。

烏鎮會議是創維發展史上具有符號意義的會議,它宣告保守低調的創維正在被一個嶄新的、具有攻擊性的創維所替代。

可以斷言,創維經銷商共享計劃及銷售顧問漲薪措施一旦實施,很快就將在銷售終端體現出它的威力,同行的跟進將成為不可避免。

耐人尋味的是,創維召開聲勢浩大烏鎮會議的第二天,創維數碼(HK00751)交易慘淡,且以下跌0.47%報收。


彩電佔主業高達70%的創維,為何帶頭“挑釁”華為?


做彩電新霸主,創維的野心路人皆知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創維彩電扮演了“跟隨者”角色,它認為這樣的角色風險最小而收益最高。

在過去至少15年時間,創維被稱為中國“彩電三強”之一,後來又慢慢升格為中國彩電“兩霸之一”——最近五年,創維和海信均對外宣稱自己是中國彩電老大。

有一點不可否認,過去10年,創維一直是中國盈利表現最好的彩電企業。

創維企業性格的變化發生於2013年,那一年,創維推出中國第一臺OLED電視,併為此實施了長達5年的艱苦推廣。可以說,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有今天,創維功不可沒。

天道酬勤,目前,創維已站穩中國OLED第一品牌位置,且優勢相當明顯。

但是,近年來彩電市場環境發生很大改變,給創維等一眾彩電企業帶來巨大經營壓力。王志國承認,近年來,彩電行業出現新變化,一是受智能手機持續崛起衝擊,電視觀眾被嚴重分流;二是受到互聯網企業低價衝擊,彩電企業盈利能力經受巨大考驗。

對於彩電佔整個集團營收比例高達70%以上的創維來說,彩電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將對它產生影響,這個企業對彩電的依賴度,是所有家電企業最高的。

因此,創維必須確保彩電業務在整個彩電行業的領導地位不被動搖,率先發起產業與經營變革,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這個意義講,烏鎮會議說什麼不重要,做什麼也不重要,向外界傳遞創維彩電變革的決心與信心,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事實是:彩電形勢比彩電企業想象的還要嚴峻

用“沒有最壞,只有更壞”來形容時下的彩電行業,可能再恰當不過。

來自統計機構的數據大家都看到了,我已無須贅述。總之,經歷了2017年整個行業負增長之後,2018年前三個季度彩電行業再次負增長,而且全年負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大。

來自彩電企業的財報同樣令人不安,與主流白電企業營收、淨利雙雙增長不同,主要彩電企業近兩年均出現了程度不等的營收、盈利雙雙下降。對此,王志國也承認,“整個家電行業出現困難,彩電是最困難的一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彩電行業的困難發生在上游面板供應價格大幅下降背景之下,讓彩電企業頗為難以接受。這說明,一定有一個隱秘的力量拖住了電視產業的後腿。那麼,這個力量是什麼?

基本形成共識的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已經且正在威脅彩電行業的生存。


彩電佔主業高達70%的創維,為何帶頭“挑釁”華為?


近年來,智能手機快速普及,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無意之間連帶影響了彩電行業的生存。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無數次地聽到這樣的話:“我已經很長時間不看電視了。”

你可能覺得這句話沒什麼,但是對於彩電企業來說,這句話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恐懼。人們的行為方式,關乎彩電行業的未來。

事實上,就在創維烏鎮會議召開的第二天,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在一個演講中說道:7年前,中國晚上大概有7億人收看電視,但是今天已經跌了一半。他們在幹嘛?在看雙微、打遊戲、看直播,“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擁有太多的選擇”。

這意味著彩電企業要想在智能手機嚴重擠壓電視生存空間的今天生存下去,必須從根本上尋求解決之道,繼續按原來的打法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條;而且事實證明,互聯網企業的超低價策略,同樣難以扭轉彩電行業下行軌跡。

彩電需要注入新視野、新戰略。

火上澆油的威脅:華為將推出電視

曾幾何時,彩電企業的最大恐懼來自樂視和小米;隨著樂視走向沒落,小米成為彩電企業頭號敵人。

2018年,小米電視表現不俗。據小米官方發佈的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小米電視總銷量超過500萬臺,這是小米首次正式對外公佈電視銷量。

如此看來,2018年小米電視銷量有可能衝上650—700萬臺大關。700萬臺是什麼概念呢?2017年康佳電視總銷量約為800萬臺。

還有比小米更可怕的。

諸多信息表明,華為即將進入電視領域。

事實上,就在今年召開的烏鎮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華為榮耀手機總裁趙明透露,華為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電視佈局。

一旦華為推出電視,不排除華為手機逆襲一幕在電視領域上演的可能,結果可能就是,彩電行業保持了多年的品牌格局一朝瓦解,這對所有彩電企業來說恐怕都不是一個好消息,包括小米在內。

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幾次談過這樣一個觀點:說華為對彩電企業的威脅遠大於小米,是因為小米從本質上講仍然屬於營銷主導型戰略,這樣的戰略不會對彩電企業產生致命威脅;但華為不同,它是科技主導型戰略,具有極其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甚至有可能改變電視產品的生存形態,進而改變彩電行業品牌格局。

那種認為華為只有芯片優勢沒有產業鏈優勢,不會對彩電行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觀點是膚淺的。須知,當初華為進入手機領域也不被看好,但是今天我們看到,華為已經實實在在威脅到了蘋果及三星的市場地位。

華為的可怕,源於兩點:一是它具有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這得益於它架構了全球領先的研發體系。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897億元人民幣,2018年有可能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一個企業的研發投入,竟然比一家大型企業的年營收還要高,是不是很可怕?二是華為品牌號召力強大。不少人說,“華為推什麼產品我都信任它”,這種信任,不就是一個企業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嗎?

我並無意於神話華為,只是堅信一個基本觀點:唯有研發與創新,才是推動一個企業最強大而持久的力量。

把創維彩電大變革放在“華為即將進入電視領域”這一大背景下觀察,你會看得更清楚:它就是想搶在華為電視入市之前,率先完成戰略佈局及科技形象建設,它不想和大多數同行那樣,等華為電視上市已實實在在威脅到自己生存時再想辦法。


彩電佔主業高達70%的創維,為何帶頭“挑釁”華為?


主動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華為的最大殺傷力在於它的科技創新力,狙擊華為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當然,我們也不能狹隘地認為,創維今天的動作,僅僅為了狙擊華為這個假想敵。

宏觀看,從銷售導向轉型科技導向,是時代對彩電企業提出的要求,營銷主導型戰略已走到窮途末路,不能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了。

作為中國彩電行業第一個動起來的企業,創維真正可怕之處,不是它產品力的強大,而是它已經不再滿足於中國彩電兩強之一,它要做中國彩電不折不扣的老大,這意味著接下來有很多大變革將不斷髮生。

我對中國彩電行業大變局持張開雙臂擁抱的態度,目前的中國彩電行業格局已經延續了將近20年,到了必須打破並重建的時候。唯有改變,才能為中國彩電行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未來有一天,中國彩電會不會沉澱出創維、華為、小米三強主導的新格局?想想就挺刺激。

(本文作者系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