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期不摄影”和“拒绝后期”,哪个更有道理?

ZBLiu


因为数码时代给后期处理创造了先决条件。以前胶片时代,也能后期处理,但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处理的照片瑕疵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处理过的。因此,胶片时代在社会各种活动中的举证上,还是有优势的。数码时代不同了,在构图、对比度、饱和度、色阶等多方面进行后期处理,有的高手甚至玩转偷梁换柱、脸面换容等高难度动作,P的水平之高,不得不令人佩服。所以现在的照片在莫些案件中不能当举证材料了,就是因为能后期处理。但对于玩摄影的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人们审美意识提高和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的结果。谁都喜欢图像清晰,色泽艳丽,造型独特的摄影作品。因此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进行的摄影比赛,也容许对图像饱和度、对比度等方面进行处理(这里有个先决条件,必须是你拍到了东西,才能后期处理。你什么都没拍到,一张白纸也后期处理,最后要是有图像,那就成了盗图)。但任何后处理都有个度!p的太厉害,让人一眼看穿就是处理过的,那就没意思了!摄影是一种创作,是对一个人最初对美丽的判断、眼力及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验!





甘青5


今天刚刚调的一张片,不怎么好看,刚学,不过可以看出后期很强大,经常相机直出的片子比手机的效果还差。后期的作用有两,一是还原当时相机拍不出的场景,二是根据摄影师的想法,风格化。



喜欢上一个不爱自己的


个人更认同“拒绝后期”。现在的“无后期不摄影”的思想和作品,已经多的像“人造美女”和“某国整形”一样多的东西啦。“后期”是不是一种懒惰的行为。摄像头是不是让我们去拍摄“真实的美”,记录“真实的自然”,“真实的事件”。

如果技术再发展,难道那些摄影师都做在家里,靠软件技术加工图片。那么摄像机会不会生锈呢,会不会坏掉呢?一个个摄影的中奖作品都是在家里靠软件和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思想炮制而成。还怎么能称作“摄影作品”。

所以我希望你迈出自己的脚步,真实的去摄影。去不断地发现,发现,未知的美。去不断,不断地记录未知的东西。不断地努力,努力,去钻研自然的色调,去记录“真实”,发现“未见”。这才是摄影的意义。











路亚i飞蝇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后期。

一般人认为的后期就是通过PS或者snapseed等电脑或者手机修图软件对照片进行调整。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同一个场景,你用不同的相机或者手机拍摄,即便是完全相同的器材设置,拍出的照片也都是存在差异的。这个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品牌器材的色彩模式的不同。

另外,相同的拍摄时间、机位、构图和器材,你用风光、人像等不同的拍摄模式,拍出的照片效果也是不同的。所谓拍摄模式,其实就是对比度、饱和度、锐化等相关参数在机内进行的不同调整的组合。

手机中的各种拍摄模式更是如此,尤其是很多手机的所谓AI,无非就是通过不同参数的组合形成大量固定的滤镜效果,然后根据用户拍摄的照片内容给予一个相应的识别和匹配。

以上这些其实都属于后期的范畴,只是数码时代的相机和手机,把很多后期的技术前置化了、内置化了而已。

所以说,在数码时代,没有所谓的“原片直出”这个概念。即便你用RAW格式拍摄,不同器材拍出的效果也会有差异。

摄影后期不是你想拒绝就能拒绝的,即便你没对照片进行调整,但是器材早就自动帮你做过了。

包括胶片相机也是如此,暗房中对底片进行冲洗的过程也都存在后期的调整。

如果你还是要追求原片直出的的话,那就去玩小孔成像吧。


手机摄影手册


这个没有对与错,有些人不喜欢后期,有的人喜欢适当的调整色彩和细节,站在每个人的角度都有很多道理可以讲解,但是对于如今数码时代摄影来说个人觉得适当后期是可以接受的

适当后期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未化妆的女人,站在人群中,虽然天生丽质但是多少有一些素,我的理解是PS是照片的第二次生命,我接受适当的后期接受将一些前期拍摄不足的地方进行细节调整,将重点层次突出来,但是不喜欢多度后期和PS画蛇添足

对于那些不后期的人来说,后期就是对照片的一次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天然之美,其实每个人的理念都没有错,只是观点不同,但是作为数码时代不后期真的很吃亏


原创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帮助,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评论,哪里说的不对多多指教,谢谢^-^


色影君


关于“无后期不摄影”和“拒绝后期”,哪个更有道理?

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绝对性质的问题,就像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凡事无绝对,在摄影中也是这一个道理。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无后期不摄影”

摄影后期,指的是在已经拍摄完成的照片上使用各种方法:例如电子照片文档的PS、LR等处理方式,对照片的各项数据参数,画面进行调整。, 更或者是胶片摄影中的制作相纸照片加工部分,其实都是在对照片进行后期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因为虽然相机记录的事物是和原本事物是一样的,但是从实物再放到我们的相机当中的这一个过程,其实不管是视觉感受还是颜色总是还有偏差的,为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是为了画面更加的符合我们的审美,也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原本的事物本质。

还有的就是单纯的为了照片以及画面的美感,在原来照片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比如说,使得照片从白天变成午夜,或者是从画面上增加或者减少事物,再或者就是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人物“瘦身”、“变脸”等,其实都是我们的照片进行一种大规模的后期处理,这些都是正常的摄影后期行为,是可以被允许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摄影又被说是为“拒绝后期”

“拒绝后期”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合理的,但是为什么上面说到“无后期不摄影”。这里又说是“拒绝后期”呢?

所以我们在这里需要说一下,在摄影当中,并不是所有的摄影类别当中都需要进行后期处理的,同时更严重的,并不是所有的摄影类别都允许进行后期的。

可以进行后期处理的照片,在修整照片的时候都是有着一个原则的,有的就是简单的为了将画面边的更加的完美,或者是将照片进行艺术化形式的处理。大部分的照片修理可以说成是为了所谓的“艺术”,但是比如说“纪实摄影”与“记录摄影”当中,是不允许所谓后期的存在的。

其实对于所谓的“后期”对照片来说,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在纪实摄影”与“记录摄影”当中,如果只是对照片进行略微的修整,比方说,“压个光”“调个色”

,在不不改变照片真实内容的前提下,是允许的,不允许的是对照片画面内容进行“增加”或者是“删减”,比如说:照片换脸,白天修改成黑夜等等、这些都是不可以的,如果这样做,也是已经脱离了纪实摄影”与“记录摄影”的摄影本质。对于以这两类职业摄影为生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侮辱,照片散播出去以后也是对观者的一种亵渎。严重的来说是一种“欺骗”行为。


所以,说到这里,“无后期不摄影”和“拒绝后期”,的本质是不同的,两者也没有一种存在比较的关系以及说法。


摄影讲习所


摄影的宗旨是什么?应该是把美好的东西留下来,写文章有比拟,夸张,修饰,而摄影恰恰也是把平庸的图片修饰,达到一种渲染的效果,后期恰恰是重要的,而且很得当。胶片时代的摄影后期在药水里,而数码时代的摄影后期在ps,光影魔术手里!不要抵触后期,因为它如姑娘描眉,涂粉一样的需要!!




静芳摄影


数码时代不后期是不可能的,数码成像效果是有先天劣势的,最简单直接出raw格式通透度会差,颜色会非常平淡



眼泪1862285


“无后期不摄影”,“拒绝后期”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

首先说“无后期不摄影”。影响摄影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光线,环境,角度,技术等。摄影时,有些不利因素我们可以人为改变,不会影响拍摄效果,这时候可以不用后期。可是有时候在拍摄过程中画面里影响主题的杂物无法排除,这个时候后期修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有的时候要表现图片的完全真实性,后期就不必要了。

再说说“拒绝后期”。可能某些作者拍摄水平很高,摄影器材也好,拍摄的效果极佳,当然拒绝后期,毕竟真实的镜头更能抵达心灵。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摄影是艺术创作,它有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完美的效果,那么后期修改也不可缺少。

摄影属于艺术创作,它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后期或者不用后期。创作时逐渐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并以后期修图相辅。好作品才是王道。



李萍2018


这两种说法我都不同意

一、需要不需要后期,视照片情况而定,二、后期也不必拒绝。做不做后期,都要从照片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下图,图一,不需要做后期,已经达到了拍摄者予想的结果,那就别做后期。可是图二,为強化图片的艺术效果,做了适度后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是昨天我参加摄影艺术沙龙时拍摄的两位荷兰著名摄影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