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男孩得了抑郁症,做家长的要注意什么?

小吴148771806


我讲个身边事。七一年我上山下乡当知青那会儿,爱画画,经常背个画夹子到河边、到周围村庄,画风景,画人物。周边有好多农民朋友认识我,他们叫我画画的老陈,其实那年我才18岁。有一次一位大叔给我提了一兜黄瓜,拿了一张旧像片,让我给他己故的父亲画张像。这样的事做了三、四次。也算小有名气吧。

第二年又下来一批知青,其中有个人也喜欢绘画,两人就走的近了点。不知情的人说他是我的徒弟,跟我学画画,其实不是。只是爱好相同,互相切磋而己,但他明显技不如我。我也去过他家,他父母也待我很热情。他有个弟弟,后来也下乡到我们那儿,三人相处挺好的,有点像兄弟那样,我家搭个厨房,他俩听说了也去帮忙搬砖递泥。友谊持续到现在。

但是后来,老大绘画总没进步,实话说就是悟性有点差,就有了点抑郁。再加上搞艺术的都知道,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一个瓶颈期,苦恼自已再怎么做,也没了进步,学不到更新的东西!这个瓶颈期可能很多行业都存在,但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突破瓶颈,成功在望、事业有成了。而没有意志、毅力坚持下去放弃了的,就算半途而废了。他也想继续学下去,可惜悟性不够,又钻了牛角尖出不来,整天愁眉不展,出现了抑郁症的现象。虽然我尽量宽慰他,只当是个爱好罢了,不一定非有成就才行。可是挡不住同学们冷嘲热讽,家长埋怨,最终患了轻微的抑郁症,开始服用点精神类药物。再后来他回城做了厂办小学老师教美术,离的远了也见面少了,事隔几年,一日见他弟弟,说他哥哥病情加重成了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原来他认为自己好了没病了,吃药也断断续续,最后也不经医嘱就私自停了药。后来,又遇到点刺激,就病情突然爆发了,成了终身用药。我去医院看望他时,尚不能辨人,也不认识我。

患了轻微抑郁症,经药物控制一段时间一般会好转的。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工作氛围,一定要遵医嘱加减调剂用药,切不可私自作主!上面我的这个朋友,本不该出现这种结局的,太可惜了!





天高云淡路远


【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千万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哪些变化? 】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72c000fb5de1cf23901\

医学微视


看到好几个抑郁症的回答说,病情加重,最后变成了精神分裂,我很惊愕,纳尼?抑郁症会变成精神分裂?看到这个,我真想用小枪枪突突你的小胸胸😊😊。回到正题,17岁男孩抑郁症,家长该怎么办?


无需担心别人怎么看,得抑郁症的多了去了,精神科医生明显不够用,很多人得这个病的,这就和胃痛头痛一样,是一种普通常见的病而已,所以放心大胆带孩子去看病吧。


二、家长要多学习抑郁症知识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你要是对抑郁症这个病一点都不了解,想要陪伴甚至帮助患者,真的很难,甚至可能你会被“拖下水”,特别是家长。很多孩子病了后,家长其实比孩子还着急,这种着急,对孩子的病百害无一利。

那么如何去学习抑郁症知识呢?可以找精神科医生了解,比如悟空问答里就很多精神科医生,有一个叫“我说精神”的精神科医生,每天都答题,我们可以从这些答题里学习。同时,可以直接找现实中的精神科医生了解,如果这比较难的话,你就去网上找相关视频、资料学习,但网上资源要学会甄别,不要看那些跳大神的,很玄乎的。尽量看医生的讲座,比如南京脑科医院喻东山的网站,里面有很多关于抑郁症的。



三、和孩子说话,要学会“顺着撸毛”

不能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好难受啊”,然后爸妈赶紧安慰他说“没事的,会好的”,甚至来一句“你这算什么,世界上还那么多残疾人呢,别人不是活的好好的”。你可以这样做,拥抱一下他,说一句“儿咂,我能看到你真的很痛苦,爸妈一定会陪着你帮助你的”。


四、家长不要太着急,这是慢性病,疗程很长

很多家长着急的如热锅上蚂蚁🐜🐜,这种心情我能理解,可我要说的是:你急,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一旦感受到爸妈很着急,他们会很自责愧疚,对病情十分不利。这病只要用药能控制,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就慢慢来嘛!

五、多陪孩子去运动

哪怕他现在可能在上高三了,学习任务很重,也一定要常常陪他运动,最好是每天一个小时左右,至少一周四十分钟。但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就没必要休学。大不了高考目标降一点就好了。


剧评社


首先冷静 由于大部分人对精神疾病了解的很少,所以发现孩子得这个病了父母会不知所措,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病情而吵架,这样只会让孩子情绪波动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有的父母甚至会去烧香拜佛,这样只会耽误孩子的病情,甚至有的父母觉得精神病医院这种地方不好,不愿意带孩子就医,然后整天陪着孩子,满足孩子得一切要求,以为这样盲目的对孩子好会让病情好转。父母应该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病就看病,什么病去什么地方看,不要对精神疾病有太大的恐惧,和其他病一样。不要在孩子面前团团转而不知所措,如果这时候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会更迷茫和恐惧。


其次就是就医 既然得了抑郁症就去医院找医生看病,最好去有权威的专科医院,那里的医生精神丰富,知道该怎样和内心世界比较敏感的孩子沟通,在就医过程中父母一定要配合医生,该吃药就吃药,该住院就住院,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相信孩子是能很快康复的。父母千万不要听孩子的一切要求,抑郁症患者有很多都医院比较抗拒,不愿看病,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听任孩子的不去看病而耽误了病情。

最后就是陪伴 17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内心世界变化比较大,也比较敏感,父母很容易忽略掉孩子得内心变化,再加上孩子得了抑郁症,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多加开导和沟通,让他的内心世界能向父母敞开,那样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还有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单独待着,很容易办出傻事来。

希望说的这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也希望你的孩子能早日康复,茁壮成长!


精神疾病与健康


抑郁症有一个很通俗的假名“聪明病”,也有一个相对专业的名字“自罪病”。具体而言,抑郁症的核心是一些自我贬低、自我功利、自我怪罪的想法。

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感觉自己“不达标、不合格”。他感觉到了一定的要求,可能是别人给的、也可能是自己规定的,他做不到、不能满足那个要求。

失败以后,他把一切的过错归咎于自己:“我怎么这么笨,我怎么这么无能”,在精神和身体上自我功击,最终导致内心世界的消亡(抑郁的感觉是内心世界的消失,而正常的悲伤是外部世界的消失)、甚至伴有自杀行为。



如果孩子有了抑郁症,必须带孩子去精神科找最好的医生(精神障碍容易误诊,一旦误诊、后果严重)。在心理咨询之前、必须医学地判断孩子的情况。

原因有两个。一、抑郁到了一定地步之后,由于一些神经递质的失调,思维迟缓、各种身体机能也低于正常水平。很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不能用言语和孩子交流。

不论我们说什么,由于身体的限制,孩子都听不进去、也理解不了。(比如思维迟缓的情况下,孩子思考很慢,难以正常沟通)

需要通过抗精神药物,让孩子的身体达到正常水平,才能展开后续治疗。

二、一小一部分的咨询师属于“江湖骗子”,万一遇到不专业的咨询师。他不能给孩子正确的指导。(正规咨询师会判断孩子的情况,会依据情况、建议先进行药物治疗)

陶先生回答过一个分辨咨询师是否正规的问题。可以去看。




对于家长和孩子的日常相处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用心倾听孩子

他做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他的过错、盲目地生气、斥责他,那可能家长永远不会知道他的想法、他的感受。

根据主体间性治疗的观点,只要家长可以耐心倾听孩子、正确回应孩子,就能起到治疗效果。家庭才是最好的治疗环境!咨询师只不过是“第二父母”。

2、告诉孩子,不是他的错。

抑郁症的核心就是持续萦绕的自罪观念。父母需要关注孩子、鼓励孩子。

给孩子一种感觉,其实他真的很不错。

抑郁的孩子往往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并且把失败都归咎于自己。但生活真的不是这样的。

3、多多学习、家长可以学习相关知识

如果孩子愿意学习、愿意参与心理咨询,那最好不过了。如果孩子不配和,那可以由父母学习。

家庭是一个互动的整体,爸爸妈妈好了、孩子就会好。父母学习相关知识就一定会帮助到孩子!

建议看陶先生之前的文章,陶先生总结了导致抑郁症的家庭原因,也详细记录了抑郁的具体情况、核心内涵、几种重要分型。很有帮助。




如果喜欢、或对心理有兴趣、欢迎关注淘心理


其二心理陶实觉


抑郁症患者不管多大,他的世界都是孤独枯寂的。

近年来,抑郁症患病率低龄化程度越来越明显。有专家表示,抑郁症患者平时跟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情感信号没有和正常人调在一个频段上。

作为一个家长,如果自己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得了抑郁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不能把恐慌情绪传递给孩子

首先自己要认识到抑郁症虽然危险,但如果处理得当,没什么大不了,继而保持镇定,就算做不到,也不能把恐慌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孩子本身自己是病人,他(她)自己身心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一旦再感受到亲人的压力(抑郁症患者很敏感),或者亲人给自己的压力。很容易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

抑郁症绝不是矫情,这是很多家长还没有认识到的情况

虽然不能把恐慌情绪传递给孩子,但家长自己不能掉以轻心。抑郁症是一种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这种双重压力非常考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多病例显示病人的家属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自己也罹患抑郁症。

战术上的重视体现在,不但定期给孩子做精神类的检查,自己一旦察觉个人情绪不受控制、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等情况要迅速就医。不能给抑郁症任何可乘之机。

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抑郁症,除了自己查阅资料,询问病友,最重要的是跟孩子的医生交流沟通。

要永远充分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所以,治病伊始,就要找到自己最信任的医院,找到自己最信任的医生。

通过医生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抑郁症,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然后在医生、家长、孩子三方阵营的积极合作中找到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手段。


岁月时常静好,人生总要波澜。

储燕高端女子养生俱乐部,期待与你相遇。


储燕高端女子俱乐部


17岁,正值青春期。本来就内心波动大,情绪不稳定。也是家长最难和他们沟通的时期。再加上抑郁症,家长可能更难走近他们。

不管什么年龄,得了抑郁症还是需要接受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治疗的。如果严重,则需要配合服药。家长首先是陪孩子寻找一个适合的咨询师。其他方面,尽量多尊重孩子,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少些唠叨和抱怨。



青春期加上抑郁症,家长想帮助孩子,就需要自己先通过网络或一些书籍,多了解一下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以及抑郁症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知道给孩子怎样的帮助。


暖阳热线yu心理咨询


我是抑郁症患者今年3月刚确诊,1您要站在陪在患者身边以防过激行为,2带他到正规的医院看精神科,3如果他愿意和您聊天一定让他说出来,不要打断他,等他停了您再表示您的理解,一定要顺着他说照顾好他的情绪,让他知道有人跟他的想法是一样的有人理解他!!!4等服药后药效一到病人自己就会发现其实发病期间神经真的是紊乱的!!一定要坚持服药,遵医嘱调药或停药!!!


tinalily


没有好的社会风气,环境,个人也难有舒适区。孩子管死了,无灵性,挑战精神,管松了,变坏。

他过的生活完全不是自己喜欢的,全是被迫的,没有丝毫人生动力。“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带,支持,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合适,安全运动,旅行,帮他做他擅长,喜欢的事。找一个他能做的工作养活自己,允许他保持自己爱好。


向日葵145806173


1,家长多陪伴一下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太过孤单。

2,不要让孩子太闲,让孩子多出去外面走一走,散散心。

3,注意孩子有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

欢迎关注我,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擅长心理建设和情感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