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撤侨时所使用的舰船为什么都是护卫舰,而不是驱逐舰?

C小小小小罗


在国产大片《红海行动》中,中国的054a临沂舰停靠在码头,来接应我国停留在当地的侨民。事实上,当国外发生局势动荡或者自然灾害时,我国通常都会派出护卫舰或运输机去接应滞留在当地的华侨。那么为什么撤侨时大多数用的是护卫舰呢?难道是我国的驱逐舰不能完成撤侨吗?实际上,我国使用护卫舰撤侨的原因简单:

护卫舰离得近

(战狼2中负责撤侨行动的护卫舰)

在爆发战乱的中东地区,拖得越久对撤侨活动越是不利,只有尽早尽快出击,才能将我国人民安全快速的撤回国内。所以决定撤侨用舰船的方式不是舰种而是其赶到现场的速度。

我军从多年前开始,就响应国际号召,在亚丁湾派出护卫舰为运输舰提供护航,所以在接下来的中东战火复燃之后,相比需要从国内千里迢迢行驶过来的驱逐舰,在不远处进行护航任务的护卫舰能更好更为迅速的完成撤侨需求。

并且,护卫舰的吨位已经足够大(当然还是比不上驱逐舰),上面存放的补给与空间有更多,更能满足撤侨时上面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能在撤侨时拥有足够的自卫力量来防备可能的攻击。

中国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撤侨,派出军舰或者包下民航客机让人们从千里之外的战区安全返回祖国。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国国力强盛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惠及人民,在危急之时拯救他们。相反,如果空有富有的人而缺少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那么在危难之时其下场一般不会比当初的犹太人好多少。


利刃巨透社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海军的驱逐舰在很多方面都强于护卫舰,比如吨位上,火力配置上。但是中国海军的几十次护航编队中却很少看到驱逐舰。因为中国海军远赴它国执行的是护航任务,不是作战任务,在护航任务中最多也就会碰到一些海盗的威胁。这样的危险级别,派驱逐舰去处理,就有点属于资源浪费了。当然不派驱逐舰去护航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这里就不过多阐述。这些因素也就导致了中国海军在护航编队是以护卫舰为主。

当中国的海外侨民受到生命安全的时候,第一个原则就是追求速度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速度最快的就是使用飞机进行撤侨行动。但是有时候侨民人数太多了啊,飞机无法短期内完成撤侨任务。这个时候军舰的作用就发挥来出来,派遣离撤侨地最近的军舰前去执行任务就是最好的选择。往往距离最近的军舰就是中国海军的护卫舰,尤其以054A护卫舰最具代表性。

事实上派遣护卫舰参与撤侨任务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护卫舰吨位不够大,舰艇内部空间也不够大。在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海军官兵们无私奉献将自己的床铺给侨民使用,就是因为缺乏空间。中国海军一路发展也不容易,曾经还派遣过轮船前去进行撤侨任务。如今的中国海军054A护卫舰依旧不够强大,未来054B或将改变这样的局面。当下一次中国侨民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海军必将更好的完成任务。


兵说


国内,有过两次海军派出作战舰艇的撤侨行动,发生在利比亚和也门,都是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

网上所谓护卫舰才二、三千吨,驱逐舰较大型,威力也大,撤侨是两国关系,不宜大张旗鼓,所以护卫舰相对合理,纯属非军迷的乱弹琴。

那谁见过二、三千吨的护卫舰去撤侨了,还说是撤侨的不二选择,真是答非所问,让军迷贻笑大方。


海军两次派出舰艇参与撤侨行动,都是奉军委的命令,两次行动都是排水量4200吨级的054A型护卫舰参与。

参与撤侨的护卫舰,都是从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内临时抽调的舰,就近、快速、方便,恰巧都是2护1补的编队。

当时倘若是1驱1护1补编队,作为论坛军迷,个人相信只出一艘舰,很有可能是驱逐舰,毕竟吨位大,能容纳更多的侨民。

护航编队派出的驱逐舰,除了北海舰队的2艘052型112、113舰排水量仅为4800吨外,其余的都是6000吨级的052b/c型驱逐舰。

因为2次撤侨054A型护卫舰上,特别是也门撤侨那次,临沂舰上被塞进了400余号人,所以显得非常拥挤,海军官兵都将自己的床铺让给了侨民。

舰上临时增加了那么多人,导致食物也挺紧张,官兵把好吃的都让给了民众,所以撤侨时,二、三千吨的护卫舰是不二选择,就被啪啪啪打脸了。

海军护航史上,除了北海舰队派出的053h3型528护卫舰执行过一次任务外,实践已经证明了,排水量仅2200余吨的该型舰,根本就适合参与护航行动,这种吨位的舰续航力、油水食物的自持力太差了,三天二头要补给舰补给。


海外撤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但不存在驱逐舰大,不宜大张旗鼓,护卫舰小,是撤侨的不二选择这种说法。

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到评论栏目,发表您的高论,谢谢拜阅!

2018年2月17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看了之前几个回答,有的靠谱,有的简直就是扯淡。怎么扯蛋?说使用护卫舰是因为便宜、撤侨涉及两国关系不宜大张旗鼓,这些都是扯淡。

其实,中国实施撤侨并不全是使用护卫舰,使用飞机撤侨是首选。但是这要看当地是否还有能够使用的机场,以及要撤侨的人数。比如,2006年4月所罗门骚乱、2006年4月唐家骚乱、2006年11月东帝汶骚乱、2010年1月海地地震等等,中国政府都是使用飞机完成了撤侨。

但是,如果当地及附近的机场已经不可控,或是撤侨人数太多,就要使用军舰了。那么,为什么解放军在几次撤侨中都是用的是护卫舰?

选取撤侨的舰艇,第一要考虑的是舰艇能到达的时间。撤侨任务是带有紧迫性的,既然到了撤侨这一步,就说明当地的局势已经不可控制,战乱威胁到本国侨民的生命安全,这时,能够尽快抵达的舰艇是首选。

2015年也门撤侨,当时,也门机场已经瘫痪,中美均无法派飞机降落。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命令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第19批护航编队舰艇“临沂”舰、“潍坊”舰前往也门撤侨。“临沂”舰和“潍坊”舰都是054A型护卫舰,两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距离也门最近的舰艇,所以用它们来撤侨。这就是全部原因。

如果当时第19批护航编队有驱逐舰的话,那么去撤侨的就会有驱逐舰,就这么简单。不懂得别瞎分析了。


叫我金主编


因为便宜啊,海外撤侨本身是昂贵的,2011年利比亚撤侨就花光了外交部一年的应急预算。驱逐舰吨位大,额定载员多,而大部分武备对于撤侨并无太大帮助,而需要舰船撤侨的人数一般在200-400人左右,不需要驱逐舰这样6000吨级的舰艇。

护卫舰相对便宜,也可以应付需要抵港撤离的人员。护卫舰航速一般可以达到25节以上,比大型船舶12-20节的航速快得多,可以保证任务时间,也可以有足够的武备应付潜在的风险。不过护卫舰也有缺陷,主要就是会比较拥挤,而且护卫舰本身携带的补给也比较有限,只能执行短途撤离任务,需要其他交通方式在安全地域进行转运。根据也门撤侨的后续报道,撤离人员会导致住舱无法容纳,食物供应有点紧张,水兵不得不睡过道的局面,可以说护卫舰撤侨一般也是应急举措。

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在海外执行任务的舰艇以054A型护卫舰为主,这也是054A型护卫舰高性价比的体现。从2008年年底以来,054A型护卫舰的执行护航任务的比重达到80%以上,可谓是劳苦功高,是远洋行动中的高效费比选择,堪称中国的海上帝国军马。较多的护卫舰在海外行动,遇上紧急任务的概率自然也要更多。

最后说一下,撤侨一般还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好的方式还是依据特定国家国内形势而提前发布安全警示,并及早分批撤离人员并制定相应计划。这点还是应该注意的。


怪蜀黍老囧曾


“海外撤侨都是护卫舰,而不是驱逐舰”,我想说这纯属巧合,而不是因为“驱逐舰昂贵、吨位大、对他国不礼貌;护卫舰吨位小、速度快、灵活”,这都是非军迷才能说出的笑话,咱就拿最近的也门撤侨事件举例。

2015年3月26日,由沙特、埃及等海湾国家组成的国际联军在也门发动了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当地局势骤然紧张,2015年3月26日深夜,亚丁湾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接到上级命令,向也门亚丁湾海域机动,3月27日下午发布“中国海军暂时停止亚丁湾护航任务通知”这也是从2008年开始执行护航任务起首次停护航,当时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有三艘军舰,两艘导弹护卫舰“547临沂舰”“550潍坊舰”,一艘综合补给舰“887微山湖舰”。


3月29日中午,中国海军亚丁湾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抵达也门亚丁港,在中国驻也门领事馆积极配合下,撤出了首批也门122名中国公民。3月30日,第二批也门449名中国公民也乘上潍坊舰离开也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中国公民已全部撤离也门。




撤侨是紧急性事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侨,就比如也门撤侨事件,当时亚丁湾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正在亚丁湾护航,本着撤侨的紧急性,只有让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暂停护航任务,去执行撤侨任务,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只有2护1补,所以只能让护卫舰撤侨。我想如果当时有驱逐舰在附近海域,一定会让驱逐舰撤侨的,毕竟吨位大,一次撤的人就多。


寒冷深夜


为啥用护卫舰撤侨而不是驱逐舰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现代海军的发展说起,现代海军进入到1980年代中后期之后,根据现代海战样式的改变和减化舰种的需要,驱逐舰开始往大型化方向发展,已经不是1960年代或者70年代那种排水量3000~5000吨的左右级别了,而是再往6000吨级别以上发展,这是由于现代防空的压力剧增!驱逐舰也在由以前的制海、反潜为主的作战要求上再进一步的提高防空能力,任务增加了、武器弹药数量增加了、雷达电子设备增加了势必要大幅度的增加排水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型驱逐舰排水量基本上都是6000吨以上级别的,但是武器装备增加,排水量增大势必造成驱逐舰的建造费用高昂!以前3000~5000吨的舰舰体加上武器装备也就5~6亿美元之间,而现在的“盾舰”仅舰体就得8~10亿美元还没算导弹、鱼雷…弹药的费用,并且这些弹药的费用也变得极其昂贵,一枚远程防空导弹都已经达到了1200万美元以上,一艘“盾舰”要是把所有的垂直发射器都填满弹药的费用也是惊人的!由于驱逐舰排水量增大、作战能力增强已经开始挤压巡洋舰的存在的意义,进入到1990年世界已经不发展巡洋舰了,而驱逐舰则由原来的“三、四等战舰”成了仅次于航母的“二等舰”,成了主要海军国家的主力舰!并且装备数量和拥有国家也越来越少,目前东亚只有:中日韩、南亚的:印度、欧洲的:英法意、美国,拥有符合21世纪标准的驱逐舰,剩下的国家都已经掉队了。

既然没有钱也没技术建造驱逐舰,其他二三流国家的海军只好打比驱逐舰次一级的护卫舰主意,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海军建设的需要护卫舰也已经不是早年间“巡防舰”(护卫舰的旧称)排水量1500吨左右的小船,而是大型护卫舰的3000~6000吨等级标准了!同驱逐舰一样,排水量增大后武器装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并且航速、航程、支持力也大幅度提高。

由于驱逐舰作为“主力军”不到高强度战争不轻易使用(使用价钱太贵了)

,而反海盗、护航、撤侨这类军事行动都是低层次低强度的,没有必要派出“主力舰”,所以护卫舰参与这类军事行动非常适合。而护卫舰这个舰种出现的时候其大部分都作战任务就是:反潜、护航护渔、维护主要海上运输线的安全……这样较为繁杂而枯燥的任务。
在世界任何地方,人民解放军都会这样牵着你的手踏上回家的路!这是2015年我国在也门撤侨当中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一幕!参加撤侨的就是我军的两艘054A级护卫舰。

世界上出现战乱和频繁政变的国家大多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即便是有海军也是非常残破的和没有战斗力的,对于这类地区,现代化的护卫舰已经足够了,不需要更强大的武装力量去介入。


利比亚撤侨时我军“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正在为我国为撤侨所租用的游轮护航。

其实,护卫舰执行撤侨任务也不是太合适,因为它本身就不大,如果仅有100~200名侨民还可以,短航程受影响不大,如果要是有300~1000位以上的侨民需要撤了战乱地区,护卫舰显然是吃力的!即便是三四艘前往也是勉强,还会严重的消耗舰上的淡水、食品……直接降低了护卫舰的自持时间。如果有条件下情况下还是要派船坞登陆舰或者两栖攻击舰这样的大舰比较合适,甚至采用民用大型客轮,护卫舰为这些舰船护航……

不过话又说回来,紧急情况下即便是超过护卫舰的承载能力,也必须将侨民撤出来,因为军队就是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国家机器!军和民本身就是“鱼水关系”!


皇家橡树1972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也可能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海外撤侨多为护卫舰呢,而不是吨位更大、武备更强、载人更多的驱逐舰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定位区别。现在海军发展趋势下,其实护卫舰和驱逐舰的性能区别是不大的,但是驱逐舰的攻击性定位明显更高,因为其携带武器、作战单元更多,执行的是烈度较高的行动。而护卫舰的定位就缺少了攻击性,这也是为什么在亚丁湾护航的多为护卫舰而不是驱逐舰,护航本就是保护商船,护卫舰的火力足矣。所以发生海外撤侨行动时,也是多由就近的护卫舰前去开展撤侨行动,这样不仅快而且护卫舰前去撤侨也不会引发冲突地区的敌意,减少冲突事件爆发的概率。而发生冲突事件时将本国的驱逐舰不远万里从本国军港调到冲突国本身就不切实际。


其次,驱逐舰多为一国海军的主战武器,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少有国家愿意将海军主战装备不远万里前去执行护航或者撤侨任务,万一在冲突地带被击伤或者击沉损失就大了,而护卫舰成本不高,吨位也不低,也很少会被作为海军主战装备,执行低烈度事件再合适不过。


太和国际


海外撤侨一般采取就近原则,如果海军哪种水面舰艇部署在附近海域,那么就派哪种舰艇去。对中国海军来说,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都赶上是2艘054A护卫舰在亚丁湾护航,距离撤侨地点最近,所以就抽调它们前往撤侨。

实际上,利比亚撤侨规模很大,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伊尔76大型运输机),租用外国轮船11艘,中远、中海货轮5艘以及054A型护卫舰徐州舰,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可以看出,在这次撤侨行动中,054A护卫舰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主要是执行护航任务。大规模撤侨,需要大吨位的舰船,像利比亚海上撤侨时中国政府租用的希腊客轮“奥林匹克冠军”号和“希腊精神”号在两天时间内就转运撤离了4200名中国公民。这么大的运量,是054A护卫舰远远无法做到的。

也门撤侨规模要比利比亚撤侨小得多,历时5天,总共撤离中国公民571人,另有中企外籍员工8人,其中054A护卫舰临沂舰接运中国公民122人,潍坊舰接运中国公民449人。撤侨路线是从也门到吉布提基地。

从中国海军参与的两次海外撤侨可以看出,海军的长期性海外部署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海外部署的水面舰艇以及海外基地,要从本土基地派出水面舰艇前往遥远的海域进行撤侨,是很难赶上趟的。(S)


联合防务


驱逐舰是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可以发射鱼雷,导弹,深水炸弹等多种武器系统,航速在30多节,续航能力最远在14000海里,可以适应多种情况下的海战,有完善的三防能力。

而护卫舰的主要是负责反潜护航,侦查,警戒,支援登录等,它和驱逐舰的装备很类似,执行任务也差不多,现在虽然还是延续传统分为了驱逐舰和护卫舰,但是发展到现在,两者其实很相似。那为何选择不选择驱逐舰呢?



第一,附加原因――机动性。

护卫舰比驱逐舰要小一些,速度也没有驱逐舰快,武器也弱,但是胜在机动性。机动性在撤侨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撤侨活动并不是因为我们参加了当地的混乱,我们只是去带回被牵连的普通的本国人民,但是也为了避免一些突发状况,所以需要机动性好的护卫舰,当然这也只是选择它的一个附加原因。

第二,护卫舰和任务的契合度。

我觉得还是因为这种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去护卫,保护本国侨民可以顺利回国,用驱逐舰有点大材小用,护卫舰的性能完全可以完成这一点。



驱逐舰他是带刀侍卫,数量少,用在重大的军事行动上(国泰民安,一般也用不到,但是该摆在哪个位置是必须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国家影响力在那,武器摆在那,并不需要多强悍的杀伤力,是不会有什么组织去自找没趣找中国人的麻烦(还记得《战狼2》里吴京举着国旗通过交战区没人敢开火吗?)。

撤侨的第一要素就是在武力震慑之下,能把侨民顺利带回家,所以在相似的武器装备之下,数量众多的护卫舰担任了撤侨的任务。



不知这个想法是否正确,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