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初期,纳粹德国打胜了那么多战役,为何一场斯大林格勒会战就元气大伤?

专打屁儿虫


首先,在斯大林格勒损失掉的5个军部,20个德国师的28万军队是德国陆军的精华部分。另外第6集团军上级的顿河集团军群的主力,赫特集群、霍利德特集群两大装甲集群,也遭到了严重损失。

其中,赫特集群是以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部为基础组建的。它下辖基希纳的第57装甲军等部队,这都是德国发动闪电战的精华部分。三个月后,德军又遭到第二个失败:5月,25万德意联军在突尼斯被歼灭。

现在,丧失了大量精锐力量的德军,已经丧失了全面进攻能力。开始转入防御阶段。要想重新建立起这样高素质的军团,需要大量时间,而德国已经没有这样的时间了。只能把一个又一个训练不完全的师,紧急投入战场,填补窟窿。

过去1个精锐集团军可以完成的任务,现在需要23个新兵组成的集团军来补窟窿,而且新兵集团军损失速度更快。就变成了不断填窟窿的过程。

另外就是,德军的信心遭到了严重打击,这么多精锐部队遭到重创,严重打击了德军的自信心。就如同,孟良崮战役全歼整编第74师,一战以后完全打掉了敌军的信心,从此心胆俱落。

另外就是,德军的重型武器,特别是重炮在斯大林格勒损失太大。一时半会,无法补充完毕。可以临时征招新兵,但是这些重炮生产,需要大量时间。等德国恢复这些重武器以后,苏联的重武器生产也提升了。


深度军事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系人类命远和世界前途的一次决战。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在战役某些阶段,双方投入兵力二百多万,坦克两千辆,飞机两千三百多架,大炮和迫击炮两万五千门,在广大地域展开激烈战斗,反复拼杀。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空前血战。结果苏军大获全胜,希特勒遭到空前惨败。

苏联红军充分利用巷战的有利条件,仅用一个集团军,大约六、七个师的兵力就牵制和消耗着德国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和第四坦克集团军。在1943年9月和10月两个月中,苏军只有五个步兵师渡河增援,而德军却投入了不少于二十七个步兵师和十九个装甲旅的增援部队。其第一线师,常常伤亡达到百分之七十,一个连队只剩下三、四十人。德军的有生力量和机动部队几乎消耗殆尽。许多德国官兵纷纷哀叹,通向斯大林格勒的道路是“死亡之路”。
大力提高苏军现代化程度并完善红军的军事学术是斯大林格勒会战获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1942年1月19日一20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发起反攻。在进攻的当天中午,便将各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投入作战。由坦克兵少将罗金指挥的坦克第二十六军,五天推进了一百四十多公里,攻占卡拉奇市,并和坦克第四军一起,与从南面进攻的坦克兵少将沃利斯基指挥的机械化第四军会师,完成了对德国鲍罗斯重兵集团的合围。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战斗经验证明:只有当各坦克兵团进行密集作战并实行同一编制时,苏军才能顺利地战胜敌人。这些坦克集团军由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并配有加强兵器,但不能编入步兵兵团,因为步兵兵团只会束缚坦克部队的机动。苏军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军事学术的完善对以后打败德国法西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被歼三十三万人,其中被俘九万一千人;以鲍罗斯为首的二十四名将军全被活捉;加上整个顿河、伏尔加河地域的战斗,德军总共损失一百五十万人,三千五百辆坦克,一万二千门火炮,三千架飞机,是对希特勒的致命打击!希特勒不仅丢光了夏季攻势中用巨大血本换得的一点成果,而且在苏军趁势发动的全面冬季攻势中又遭到巨大失败。苏军解放了三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国土;打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削平了德军伸向莫斯科的尔热夫—维亚兹马突角;在库尔斯克一带,则打出一个威胁德军中部和南部战线的突出阵地。从此,德军的战略主动权永远丢掉了。

通过这次打击,德国损失了如此之多的兵力兵器,使得希特勒的整个战略地位和战争机器彻底动摇。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重兵集团,上自元帅下至士兵全部覆灭。如此空前的惨败事实,大大动摇了法西斯侵略国的士气民心。德军师长斯列米尔被俘后哀叹白己的命运说:“我快六十岁了。我在德国军队里服务了四十年,但这种失败却没有见到过。”德国将军韦斯特法尔心有余悸地回忆道:“斯大林格勒的灾难对德国人民和军队的震动不小,使他们感到害怕。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么大的部队落得这般可怕的下场。”

通过这次打击,彻底震撼与动摇了法西斯阵营,加深了这个阵营内部的军事危机与政治危机。希特勒的帮凶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对苏参战,原是想从胜利中分吃甜头的,而现在却把最精锐的师团和最好的装备丢失在斯大林格勒。他们眼见希特勒大势已去,开始自寻出路。总之,斯大林格勒一战,使第三帝国从其军事侵略的顶峰上急转直下,一落千丈,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了,由此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诤闻军事


这就是两个国家的实力差异。

二战前,德国国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苏联国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1.95亿。苏联国土面积是德国的55倍,人口是德国的3倍。工业生产方面,两国旗鼓相当,德国更先进,苏联产值更高。

所以,德国跟苏联比,既是强国也是小国。550万大军势如破竹的攻入苏联腹地,攻城拔寨,好不威风。但很快的,德军就发现兵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了。苏联太大了……

其实,在德军攻到莫斯科城下时,斯大林和朱可夫都已经准确预感到对方发起的闪电战已是强弩之末。区别只在于,部分红军领导人认为应该放弃莫斯科,继续诱敌深入,然后斩去蛇头。但是,斯大林认为莫斯科不能丢,也完全可以做到不用丢弃。在斯大林看来,只要稍作坚持,等待苏联后备军团抵达战场,完全可以在莫斯科扭转战局,甚至是一举吃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事实证明,斯大林的判断是正确的,而给与斯大林坚实底气的是苏联庞大的后方支持。在当时,苏联虽然在德军闪电战之下损失惨重,但仍然拥有五分之四的庞大国土和一亿三千多万的国民,而希特勒的错误民族政策,也让大量少数民族无可奈何的再次加入到与苏联的同盟中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即使是丢失了莫斯科,苏联当局也不会投降。莫斯科之后,还有喀山,还有乌拉尔,还有西伯利亚……

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在我看来应该是莫斯科保卫战,而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苏联打破了德军闪电战的图谋,而这也是德军唯一击败庞大苏联的可能。


熬小鱼123


“梭哈一时爽,输光火葬场”,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德国在二战中的表现,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直接断送了德国在1941-1942年在苏德战场上的战果,德国的溃败就此开始,这场惨败更是产生了三个对德国极为不利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德国从此失去了欧洲战场上的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使德国不仅没有掠夺到苏联的资源,还损失了上百万最精锐的军队,拉开了德国东线溃败的序幕,而苏联在东线转守为攻又牵制了德国防范西线盟军的兵力,至此陷入焦头烂额的困局。

其次,惨败动摇了德军和德国民众的必胜信念,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建国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希特勒的声望受到打击,苏军却通过反败为胜而士气大涨,此消彼长,德国战败初露端倪。1944年,部分德国军官在一次会议上发动了对希特勒的暗杀,虽然希特勒最终逃过一劫,但接连而来的失利令希特勒逐渐失去了德国贵族军官的支持,德国内部矛盾加剧。

最终,由于闪电战失败,德国并没有如计划中那样获得苏联庞大的铁矿、石油等战争资源,以战养战、打垮苏联后集中力量对付英美盟军的战略落空了,而德国本土的资源不足以支持德军的作战。闪击苏联本质上就是一场豪赌,希特勒想让苏联猝死,最终却在冰天雪地里把自己给拖死了。


利刃巨透社


1942年6月德军为了夺取斯大林格勒地区,发动了大会战。德国方面必须要攻下这座城市,以此来扭转前期作战不利的损失,同时切断苏军的补给点,以此获得战略上的支点。苏军方面则是必须守住斯大林格勒,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城区以及附近地区,经历了7个月的血战。德军先后投入了100多万的兵力,苏军则更强,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250万。要知道的是,苏军为了攻克柏林,投入的兵力与这场战役大致相当。

许多人都知道德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精锐的第六集团军被歼灭。事实上苏军在此战中的损失更加惨重,伤亡人员达到了112万人,反观德军伤亡人员只有84万人。德军的损失比起苏军来看,确实少了点。然而此时的德军在苏德战场总兵力只有300多万,一战损失80多万,可以称得上损失惨重了。并且这场战役为苏军赢得了战略主动权,这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德军在二战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这是分不同时间进行动员的兵力,而不是战争初期就直接拥有1700万的大军。在闪击西欧,不列颠空战,入侵非洲,苏德战场前期的伤亡,这几项加起来至少也伤亡150多万人。另外纳粹德国占领区需要部队维护治安,东线部队整休都是成建制拉到西欧国家驻扎。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德军的后勤线越来越漫长,这又要需要分兵保护后勤线。

苏德战争的300多万德军肯定大部分都是精锐部队,一战损失80多万。在莫斯科会战中,德军就小的多,仅仅损失50多万人。关键的还是,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将其大部分精锐部队都葬送了,尤其是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这支部队更是德军精锐部队中的部队,拥有大量的老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新兵可以通过几个月训练就可以上战场,但是一个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至少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来。德军的元气大伤就在于损失了大量的老兵,以及一批指挥经验丰富的军官。打仗打仗,归根结底还是军人与军人之间的对决。


兵说


德国的闪电战是一把快刀,但并非真的锐不可当。

看看法国吧,在1939年是纸面上欧洲第一陆军,论装备和战力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德国呢,3个月就把法国干掉了,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玩过许多游戏的话,国家间的战力划分可以有刺客,坦克,战士。

法国本来以为,德国会和一战一样,正面一寸寸土地和自己争夺,这是战士与战士的对决,何况法国还有诸多盟友。

但是德国有了闪电战,总参谋部分析出了法国军事部署的弱点,装甲部队用最快的方式切入法国本土,空军不停扰乱法国的部队增援。

法国被一刀捅死,刺客信条.闪电战。

法鸡没有苏联那么大的国土,巴黎和边境离不了多远,不能像苏联一样空间换时间,血薄被秒,

德国也想用这样的刀去捅苏联,皮太厚了,没捅死,苏联可以说是这个副本里最皮糙肉厚的坦克。

庞大的国土提供的战略纵深,社会制度提供的战时经济,两倍于德国的人口。

一旦和苏联耗上还没有一击必杀,失败就成了必然。


斯大林格勒,就是这把快刀折断的地方,不论之前德国失误多少,在大局面下,德国仍然是压制苏联一方的,暂时。

但是在斯大林格勒赌上的可是数十万德国精锐部队,损失了这些,德国的士气跌落,要重新补充这些人员空额和装备空额需要近1年的时间,但是补上的军队也不会有那些身经百战的飞行员,狙击手,坦克手更强悍了,而苏联人,本土作战并且拥有更多的兵源,补充更快。

突然有几十万主力的伤亡使得德国停下了攻势,而停下了意味着闪电战破产,就像鲨鱼无法游动。


本来斯大林格勒之后德国就可以单方面挨打了,但是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神来一笔把冒进的苏军干掉了大半,给库尔斯克战役创造了机会,但是这场战斗也不过是德国纸面的胜利。

剩下的都是士兵用生命在为他们的第三帝国续命了。


历史区的哈士奇


我是“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从1941年六月苏德战争爆发,在半年时间里,德军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歼灭苏军几百万,按照战前制订的作战计划,德军将计划中要消灭的苏军全部消灭,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计划。

但是,苏军不仅没有任何减少,反而比开战时更多了。

原因很简单,德军严重错算了苏军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和物资补充能力。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很快进行了战争总动员,国家所有的物资和工农业生产力全部优先用于国防,加上苏联丰富的人力资源,兵源源源不绝,大批武器装备被生产出来。

而德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战争总动员的太晚。

希特勒毕竟是靠选举上台的国家元首,为了不降低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以保证自己在国内的支持度,他迟迟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一直到1943年,战争形势明显不利的时候,德国才进行战争总动员,但是为时已晚。

苏联依靠广阔的国土,庞大的资源,众多的人口,完全不怕和德国打消耗战,而德军的兵源物资补充能力远远不如苏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第六集团军被全歼,总计伤亡约25万,加上仆从国军队,总计伤亡约85万。

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伤亡约113万,损失远远超过德军。

不仅如此,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的同时,在莫斯科方向,朱可夫指挥苏军发起勒热夫-维亚兹马战役,苏军先后参战兵力达190万,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进攻德军。德军在防御大师莫德尔的指挥下,以劣势兵力大败苏军,将近一年的战役,苏军伤亡超过百万,朱可夫收获其军事生涯最大败仗。

但是就是这样的两场战役,就使得德军元气大伤,而苏军损失是德军数倍,却夺得了战争主动权。

这就是苏联战争潜力的巨大优势,也是德国未能及时进行战争总动员的最大恶果。

关注“麻辣战争”头条号,关注世界军事分析。


麻辣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其他战役不太一样,其他战役仅仅是攻城略地,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说是一场大决战,故而也被称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苏联和德国在这场战役中的投入可以说都是倾国之兵,战争规模达到了200万人以上,飞机、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都是以万计的。这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争,对彼此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德军胜利,苏联将会完全打垮,德军就可以集中力量攻击英国,进而占领整个欧洲,和美国一决雌雄。

但是苏联和斯大林在这个关键时刻,展现出“北极熊”彪悍的作风,红场阅兵大大激发了苏联人的血性,军事改革使得苏联适应了闪电战的作战规律,尤其是层次帮助俄国打败拿破仑的西伯利亚恶劣天气,助了斯大林一臂之力。

德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百万军队,数十位优秀的高级军官,数以万计的先进武器。最关键的是信心动摇,这种多米罗骨牌的影响对德军来说是最为致命的。


青年史学家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人取得了大量的胜利,这些胜利并不是轻松得到的,苏联红军的抵抗一直很顽强,被包围的军队不断努力战斗,突破包围,在包围圈内的部队一直打到弹尽粮绝才投降,德国人的损失也很大,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用意大利部队保护侧翼,证明其兵力已经出现不足的情况。德国人抱怨说冬天阻止了他们攻占莫斯科,其实就是从侧面反映出,战争激烈到只能运输必须的武器弹药,连必须的冬装都送不过去。德国人总是说损失很小而苏联红军损失惨重,很可疑,有人说德国人严谨,我想提一个问题,美国人说大量援助了苏联,可是在德国人的各种回忆录中没有发现大量击毁苏联美式装备的记录,那么,是谁在撒谎?


傻客气


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打胜了那么多场战役,为何一场斯大林格勒会战就让其元气大伤?其实这个问题按战役数量去衡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场1万人参加的仗可以叫战役,而一场1000万人参加的仗也可以叫战役,所以虽然前面那是无数场战役,但从实际对双方的影响上,确实都赶不上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重要?

要弄清楚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重要,就还是要弄清楚桃花石杂谈曾经反复说过的二战究竟是为何而打。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其实就是能源。二战的核心其实就是德日意这几个后发的发达国家因为自己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被美苏英法等先发国家所控制,使其发展处处受制于美苏英法,进而使德日意的发展陷入瓶颈。所以这几个国家才会去挑动民众,发动对外入侵战争。

了解了这个核心,对于理解二战很多进程都会有很大帮助,比如德军为何要投入重兵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又比如日本为何要南侵东南亚。具体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苏双方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双方重兵云集斯大林格勒,但其实双方真正的争夺焦点却是高加索地区的油气田,因为这些油气田才是德苏战争真正的胜负手。

上图就是高加索地区油气田的分布,其中绿色为油田,红色为气田,而如果德国得到了这些油气田,可以说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始终困扰德国的发展瓶颈就会迎刃而解,德国将拥有完全超出其需求量的油气资源储备,再凭借其当时在世界上领先的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可以说不单苏德战争的胜负已定,而且后期即使美国参战,恐怕也很难最终战胜德国了。

斯大林格勒的位置,就位于高加索油气田边上

但要占领这些油气田,不解决掉在这些油气田北部屯集的上百万苏军是完全不可能的。而苏军的屯集地,就是斯大林格勒。所以这才是苏德双方共同在斯大林格勒集结数百万军队进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为实际上双方真正争夺的是高加索油气田,而高加索油气田正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的胜负手,对于苏德两国来说更是如此,而这才是苏德双方都在此地下了血本,此战决定了苏德最终胜负的根本原因。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兵力规模

因为这里是不折不扣的二战胜负手,所以苏德双方都在这里把所有能够用上的兵力全都用上了。

1943年斯大林格勒激战正酣期间,一名苏联红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中央广场挥舞红旗

在这里桃花石杂谈还要再说明一点,尽管我们平时说欧洲东线战场会说是苏德战场,但其实当时参战的国家却远不止苏德两国,在德国方面还有大量来自其它国家的仆从军队。而在决定两个阵营生死存亡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几乎所有德国的仆从国军队也都投入了战场之中。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轴心国方面总共出动了大约104万军队,其中德军至少40多万人,意大利军队则有至少22万,匈牙利军队20万,罗马尼亚军队14万,另外还有大约4万来自西班牙等没有公开参战的国家的“志愿军”。而苏联方面则投入了至少114万军队,以保卫自己国家的能源生命之源。

德国空军轰炸斯大林格勒时拍摄的照片,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区中在轰炸后升起的浓烟

在装备方面,轴心国方面先后出动了至少30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2万多门大炮,而苏联方面则先后出动了接近5000辆坦克,3800多架飞机和将近3万门大炮。

一名苏联红军士兵押送一名德军士兵前往战俘营


而战役最终结束时的伤亡数字就更能说明为何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就元气大伤了。斯大林格勒总共使轴心国军队伤亡约86万人,其中阵亡和被俘人数至少达到50万,而其中承受最大伤亡的就是德国军队,阵亡和被俘人员相加大约有30万到40万,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军队的伤亡也分别达到了10万人左右。而这些伤亡数字几乎占到了轴心国二战在整个东线军队的四分之一。所以此战过后,轴心国在东线的军事实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仅仅从兵员和装备的角度就已经出现了绝对不足的情况。

被俘后的德军元帅保卢斯

而苏联的伤亡情况尽管更加惨重,总共有110万人伤亡,其中阵亡和失踪人数达到了47万多人,但苏联的人口基数在当时比轴心国相加还要大出很多,而且是本土作战,兵员恢复很快,所以对于苏联来说虽然也损失惨重,但却并未伤筋动骨。


所以在斯大林格勒之战过后,苏德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德国败局已定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