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對資深吃貨來說,莜麵那肯定是一道美食,因為莜麵的做法多樣,而又不脫離莜麵本身的特性,所以在北方的一些城市,你可以看到專門經營莜麵的飯館。莜麵魚魚、莜麵窩窩、像“莜麵餃子”、“莜麵塊壘”、“莜麵餅子”、“莜麵燉燉”、“莜麵餡餅”、“莜麵糊糊”、“山藥丸子”等等。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俗話說:“吃過莜麵山藥糕,說明你沒白來一招。”(一招:內蒙西部方言,一趟的意思),今天說的就是莜麵山藥糕的一種傳統做法。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曾記得小時候,物質生活匱乏,只能自給自足,沒有太多的白麵和大米,大多時候吃的都是當地的特產——莜麵。而什麼東西吃多了也會有厭倦了的時候。我也如此這般,每次吃莜麵都會覺得是件痛苦的事。為此母親可是想盡辦法把莜麵做出不同的花樣讓我們吃飽。我吃過的就有“莜麵窩窩”、“莜麵魚子”、“莜麵餄餎”、“莜麵搻糕”這些都是要搭配不同的湯料來拌著吃的。湯料也有好多種,有“羊肉臊子湯”“豬肉酸菜湯”“南瓜豆角湯”“涼菜湯”等,而且隨著季節的不同會用不同的湯來拌莜麵。夏天天熱且蔬菜種類繁多,大多用涼菜拌莜麵。冬天殺豬了,就會用豬肉臊子湯,而更多時候會用豬肉燴酸菜來拌莜麵。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莜麵山藥糕,因為口感與油炸糕有些相似,又用莜麵製作而成,由此得名。不常吃的原因其實主要是因為製作麻煩,正因為製作麻煩,才體現出了他的特色。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製作山藥糕,主料需要準備的就是土豆、莜麵。哨子需要準備豬肉或者羊肉丁、醬油、鹽、蔥沫、雞精。首先要將土豆去皮,涼水下鍋,大概煮30分鐘左右,用筷子輕輕即爛就視為熟透了。煮熟的土豆出鍋晾至不燙手(切記不能涼了製作,否則揉麵的時候會很費勁),然後用手掰成塊狀,放入餄餎床壓碎,壓碎後拌入莜麵和到一起,然後將土豆和莜麵攪拌均勻再次放入餄餎床壓制,土豆和莜麵就會融合到一起。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壓完後,力道大一些將土豆莜麵完全融合,軟硬適中即可,然後用手拍成扁平狀。然後準備哨子,和哨子面不同,莜麵山藥糕的哨子不是燉兒時蒸,準備肉丁,蔥沫、雞精、醬油、鹽。將肉丁讓如碗中,加入醬油、鹽、一半蔥沫、水,和莜麵山藥糕一起上籠蒸。3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出鍋後加入另一半蔥末即可。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除了這些以外,母親還會做些不用湯料拌著吃的,現在回味起那飯來張口的日子該是多幸福的事情,可當時年少的我,只知道自己不愛吃,就不吃,卻不知那裡包含了多少母親的關心,也包含了多少母親的愛憐。現在遠離家鄉,想吃一頓母親做的莜麵都是一件困難的事,只有逢年過節時才能回家一趟,莜麵卻是每次回去的首選食物。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鄉愁”吧!莜麵她牽拽著多少兒女的心,也讓多少子女對她牽腸掛肚,思念不休。

莜麵、土豆用這樣的傳統方法做,讓你吃出原汁原味

這樣做的莜麵山藥糕你吃過嗎?歡迎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