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生中有没有杀过他的功臣?

鑫仔的微笑


在讨论秦始皇杀没杀功臣之前,先看看这位天生杀人狂魔的杀人大数据:



1.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的杀人总数。

经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东出大军,共有60万,先灭了韩国,自死3000,韩军死7万多;再灭赵国,自死11万,赵军死30万,赵王迁投降,其弟赵嘉退往胡地建立代国,又被秦将王贲灭,10万大军全军覆没,秦军死6万;灭燕国,秦军死8万,燕军死22万;再后来,秦军水淹大梁城,以微小代价灭魏;此后灭楚战争,双方伤亡惨重,秦军死30多万,楚军死亡超过50万;最后灭齐国,这次没费力,齐王建直接投降了。

大体汇总一下,秦始皇所发动的统一战争,总死亡人数达150万以上。



2.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杀人总数。

为了保卫秦国不受外敌侵害,秦始皇统一后的第一个政绩工程,就是修长城。史料记载,他前后动用了近二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秦帝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资料中说“有多少人为建造长城而被饿死,累死,甚至被指挥的人打死,几百万人修建长城,最后只剩下几万人了”。

所以,这项伟大的、举世瞩目的、据说从月球也能看到的政绩工程,死亡人数,大约也有150万左右。



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杀人总数。

焚书坑儒这件事,始作俑者确实不是秦始皇,我前几天刚刚写过一篇文章,证明挑头的是秦始皇的首席大臣,宰相李斯干的,但却是秦始皇亲自划圈同意的,所以与这位天生杀人狂脱不开关系。

这次事件杀了多少人呢?460位。不要小看这个数据,第一,杀掉的全是儒生,文化人,知识分子,秦帝国的精英!第二,杀掉的方式很残忍,全部被活埋。所以这个罪状被后世的知识分子大书特书,隔了2000多年,至今还记着秦始皇的仇。

从这个角度说,千万别得罪知识分子,亲。他们比郐子手更狠,郐子手最多一刀将人剁了,知识分子只用一支笔,可以追杀你好几个世纪!


综上所述,可以回答问题了,秦始皇为什么没杀功臣?

因为,秦始皇手中,至少已经有了300万条人命,杀累了,想休息一下,不行吗?



毕大费/文


毕大费


秦始皇,是开天辟地的千古第一帝,是雄才大略的大有为之君,是震古烁今的大人物,我朝太祖对他尊重有加!很不幸的是,秦始皇被历史污蔑成暴君,真是可笑可恨可诛!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秦始皇一生中真没有枉杀他的功臣。秦始皇是一个强势能干,格局宽大,眼见开明,知人善任的好老板。

1、李斯,一个楚国粮管所所长,副科级干部,在楚国混得不如意,西漂到咸阳,先是投靠在相国吕不韦门下,然后在吕不韦推荐下成为秦始皇客卿。跟随秦始皇多年,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丰功伟绩。革命成功后,李斯还是当宰相。请问,古今有多少灵道,有这种大格局,大胸襟,大智慧。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可以和秦始皇媲美。


秦始皇死后,李斯没有坚守一个政治家的原则,有负秦始皇厚望。为了自己家族与个人利益,竟然和赵高狼狈为奸,害死扶苏,导致秦国的衰败。不过报应来得很快,李斯自己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2、王翦、王贲、王离。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始皇时期最主要的战将之一,横扫三晋,攻占楚国,是秦国解放全国时期最大功臣,他父子就是秦国韩信。秦始皇没有亏待业绩突出的优秀员工,赏赐无数珠宝与田地,让王翦正常幸福地退休,颐养天年。


3、蒙骜蒙武蒙毅蒙恬。蒙骜,原籍齐国人,在齐国混不下去,才西漂到咸阳混饭吃。和王翦家族一样,祖孙三代人都是武将,并且战功显赫,得到历代秦王的信任重用。尤其是在秦始皇手里,祖孙三人,同朝为将,手握大权。蒙恬,被秦始皇委以重任,领兵30万修长城,抵御北方匈奴。


为什么秦始皇不杀功臣呢?不担心王翦、蒙骜、李斯等人拉山头,搞小圈子呢?

1,因为秦始皇血统高贵,天赋异禀,睿智过人,非常自信,气场强大,有能力掌握乾坤。


2,秦军制度设计到位,遵守法家思想,法权势原理运用炉火纯青。朝臣文官,军中将士晋升空间,严格按照业绩多少来衡量,凡事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3、秦始皇政府,做到了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有这四个自信,他还有必要去杀功臣吗?杀功臣,是懦夫的表现,是不自信的表现,是没有底气的表现,是政治智慧不够的表现。


寒牛出栏


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吊诡——

比如,秦始皇和刘邦似乎是两个朝代的人,实际上年龄却只相差三岁;又比如,被视为有宽仁之风的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就开始对功臣的大肆捕杀;而被视作一代暴君的秦始皇,却真没怎么屠戮过功臣。

事实就是如此,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立下大功的人里面,他还真的就没有杀过一个人的头。相反,不少人在他执政期间过得还挺好。

要说秦灭六国之中,最大的功臣,就莫过于王翦、王贲父子了,六国之中除了齐国以外,他们爷俩一口气干掉五个。说实话,这样的功绩,即使后来的韩信恐怕也比不过。按照刘邦的手段,王家父子似乎是必死无疑了。然而秦始皇不但没杀他们,反而让爷俩安享天伦,善终。

说了最功勋卓著的武将,再说文臣。大秦帝国首席文官,自然就是李斯了。这位丞相大人比王翦还血统不纯,因为他是从楚国过来的。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秦始皇不但给了他足够的信任,还和他一起实现了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伟大转变。

真正被嬴政弄死的,其实也不过就是吕不韦一人。吕不韦其人,确实对大秦帝国有着巨大贡献。但是实话说,他只是对嬴政的父亲子楚的上位有大功,对于嬴政来说,并没有什么功劳。所以,也不算他兔死狗烹,充其量不过是对前朝老臣的清洗罢了。



青言论史


题记:蒙恬追杀匈奴骑兵有如砍瓜切菜,靠的是马腿以及比马腿快得多的弓弩,巅峰秦国的装甲军团拥有万辆战车,可一次性机动七八万全副武装的甲士以及长矛弓弩。这么一支部队往平原上一摆,任谁都胆寒,想打打不过,想逃跑不了。只是这么一支部队太消耗物资力量了,没有强大的国力,政令分明的后勤保障系统根本调动不了。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秦始皇时代的秦帝国做到,其后便再也没有人组建过。

秦始皇一生,最为值得人称道的一件事就是,秦始皇一生从不杀功臣,所以,作为秦始皇的臣子,从来就不用担心鸟尽弓藏与兔死狗烹,而且,秦始皇从来就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虽然王翦灭楚前曾经有一段话关于担心受秦始皇猜忌,除了王翦机密于朝廷外,其实秦始皇也没如王翦所云的,也是给了王翦足够的权力,没有干涉王翦的将权,而且给了带兵将领足够的支持,基本本上不用担心遭受离间计,不用担心朝廷中有人暗放冷箭,也不用担心后勤粮草的问题。

关于秦朝时期,秦国军队组成的大致有如下。

弩兵,弩兵可以说是秦国军队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弩兵和弓兵不同,它用脚蹬着上弦,有望山,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有了望山可以进行精确射击。秦弩的有效射程是260米,最大射程在300米以上,在260米以内可以射穿古代任何盔甲。秦军前军和后军都是三排弩手,侧翼还有独立的弩阵。弩手占秦军总兵力的20%。也就是说秦军一个标准军事建制单位——部(25000人)就有弩手5000名。秦弩兵没有盔甲,身后有两个负矢环,每个矢环可负载箭簇100枚,每人背箭200枚。也就是说,秦军就是一只巨型刺猬,对于这么一只刺猬,别想包围他,很困难,基本上就是吞下一只刺猬一般。

秦军的车兵仍是其重要的突击力量。秦军战车兵就类似于现代的装甲部队,车由四匹马拉,除驭手外,车后还可以运载4名弩手,也就是说,这辆战车,可以拉着四名弩手,还载着许许多多的箭,与徒步弩兵相比,战车兵可以视为一个机动火力点,而且战车的左右各有一名“挚戈手”,而在与步兵战阵交战之时,进行纵深突击的时候,战车不但有很强的突击能力,还有了近战的能力,战车上的作战士兵还可以用长枪或者砍刀对被战车冲开了的敌军战阵进行砍杀。而当战车兵与骑兵进行交战时,则可以用弩射杀骑兵,本来,弩兵对骑兵就有着非凡的杀伤作用,而战车兵更是如此,战车有四匹马拉着,骑兵只能单人单骑,战车在平原上的机动力比骑兵差不了多少,就是灵活性差了点,但是这一些对于秦军并不是问题,因为秦军的战车兵主要是抵住对方骑兵的冲击力,比冲击力,单人单骑的骑兵显然不是四马一车的战车兵的对手。也就是说,骑兵巨大的冲击力被战车所抵消了,而弩兵却是骑兵的死敌,而且战车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战场输送兵力,当时的秦国约有战车万乘。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纵深机动7—8万名士兵。在平原地区,车兵与弩兵结合组成机动箭阵,无论火力,防御力,机动性都非常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制骑兵! 在战场上,不但可以用来在战场上冲击敌人阵行,而且可以用作快速机动之用。

再看看秦国步兵,秦国的步兵是秦国决胜六国的所在,这一点主要是体现在,秦军的战斗意志上面,秦国男子17岁敷级,也就是登记,此后每年一个月时间服“徭役”,并服兵役一年,称“正卒”,此后,只要国家需要,男子一生随时得上战场。 有爵男子56岁止老(停服兵役),无爵者60岁止老。 秦法把军爵分为20级,每一级都严格规定了进级条件,每一级都有向应的不同待遇。秦法规定,进爵的唯一途径就是敌人的首级,斩获多少敌首,就向应得到规定的爵位,而爵位不同,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就不同,就连军人火食标准都因为爵位的不同而不同,这种严格的等级待遇差别在强烈的刺激着每个秦人的神经,让他们在战争上为了赢得更好的生存状态而奋勇前进。在得到的考古资料中,我们不只一次的看到许多秦国法律挡案中有秦军为了争夺敌人的头颅而自相残杀的记录。军功授爵的能量可见一斑了!

再来看看秦国的骑兵,秦时骑兵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是当时的科技还不够成熟,没有马蹬,,秦国骑兵数量不多,大概只有三万左右,最多不超过五万。但是不要小看这五万秦国骑兵,其实兵种怎么样无所谓,关键在于其用来做什么用途,从兵器上看,秦国骑兵只使用弩,没有刀,剑,矛等武器,属于战术兵种,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我们曾经说过,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期,赵武灵王引入了弓骑兵,即,采用弓射的轻骑兵,这类骑兵为战术兵种,即,通过远程射杀手段来达到杀伤敌军的作用,他们可以在很远的地方采用弓箭的方式进行射杀,然后再依靠骑兵高速的移动速度来规避阵地弓兵的还击,这种战术是羌人、东胡人的战术手段,赵武灵王将这种战术引入骑兵建设,以达到大杀伤,低伤亡的战损比例。主要执行断敌粮道,快速支援,袭扰等任务,不与阵战军团纠缠搏杀。当年,赵国军队凭借着这样的一支军队横行中原,甚至连秦军都为之震撼。于是,当年的秦军统帅白起针对秦军多次战败于赵国,在公元前270年,将秦国的战略目标锁定赵国的时候,针对赵国的骑兵作战特点,对秦军骑兵部队进行战略升级。于是,秦国控弦之士也跟着出现了,白起将军对秦军的战略改革很简单,那就是以骑兵对骑兵,不要被比下去,因而,秦军自此采用了与赵国骑兵相同的作战方式,但是得源于秦国强大的国力以及精湛的武器加工工艺,赵国的弓骑兵到了秦国之后变成了弩骑兵,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兵种与战术之下,得源于武器的精良,秦国弩骑兵比赵国的弓骑兵具有更远的射程与杀伤力。而且秦国的弩骑兵不影响其下马作战的战力,因为弩作为弓的升级产品,精确度更高,比如,秦国骑兵下马登城戍守,弩兵的杀伤力并没有减少,而弓骑兵失去战马的机动力,其伤亡比就会被普通步兵所拉平。

这样的一支秦军部队,是在一百多年时间内,由诸多的秦国名将根据战场的需求则制定的诸多改进与训练,自秦以后,从来就没有类似于一个国家能够有如此之长的战斗经验积累,这一些都是中国古代的智慧精华。


禾子大人说历史



秦始皇一生当然杀过功臣。

秦始皇与父亲能够回到秦国即位。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就是吕不韦。而吕不韦就是秦始皇逼迫自杀的。

秦始皇为何要杀居功至伟的生父吕不韦?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是阳翟大商人,家累千金。当时,秦昭王庶孙嬴异人质于邯郸。吕不韦以为奇货可居,给五百金予异人,为进用,以结宾客……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请之。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秦始皇的父亲是赢异人。生父却是吕不韦。

秦始皇即位后,关于他身世之谜。是他最大的困惑。

秦始皇只有杀了吕不韦,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从他给吕不韦的信中就可见一斑:君何亲与秦!号称仲父。咱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当然,秦始皇有一点与唐太宗类似。杀过功臣。但没有大肆屠杀功臣。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只有农民出生的皇帝。才大肆屠杀功臣。如:刘邦和朱元璋。


杨朱学派


考校历史,秦始皇还真没杀过他的功臣。不但不杀,还按功封赏。这应该是秦始皇应明仁德的一方。不象以后的历代君王,都杀过功臣。

有人说:秦始皇杀了吕不韦。其实按现在人们讲的:不作不死。吕不韦是作大了、装大了。

按功劳,吕不韦并没什么功绩。不过是有钱而己,就应了那句话:为富不仁。

他把持朝政,与太后通奸,这是朝中一大丑闻。还介绍蓼毐给始皇的娘,还给他生了俩弟弟。可秦始皇也没杀他,是贬到下边去了。是他自己恐惧,而自杀了。

如以,说秦始皇是暴君,可也有仁义、诚信的一面。


眸子8552


没有,有人说吕不韦,我给你列他三大罪状。第一,与太后私通,这已不符合礼仪道义,然后他还推荐了嫪毐这个人给赵姬,差点害死嬴政。第二,迁卫君角于野王。秦军攻破卫国都城濮阳后,吕不韦出于私心,将卫君迁往野王县,搞王中之国,开历史倒车,这对于商君以来实行的县制是极大的嘲讽。第三,吕不韦被迁往蜀地后,没有鞠躬自省,悔过自新,反而大宴宾客,高朋满座。你以为你是秦国的平原君?勿怪嬴政后来写信给他:君何功于秦?号曰仲父。

说完吕不韦,我们说李信,秦楚之战大败于楚军,嬴政没有治他的罪,反而最后还论功封赏。请老将王翦出山时,更是当面悔过,承认错误。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你可以说他暴,你不可以说他昏。六国贵族皆得以留存,这能是过么?


不正经的Joker


没有!

因为他不怕功臣及不臣之人造反。





劉一千五


秦始皇没有因为功高震主杀功臣,而且个人认为即使不是暴毙,他也不怎么会动功臣的。

首先,秦始皇个人对国家的掌控那里极强,可以说国家军政完全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他不怕手下的人作乱。

其次,秦始皇并不是很自负或很自卑的人。不是很自负,就使得他即使统一后也可以虚心向他人请教,解决利用有能力的人补足自己,而不是一味排斥,始皇帝经常会和大臣一起坐下来讨论问题,而不是自己决定了就直接发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决定皇帝这个称呼的会议与决定是否继续推行郡县制。而不是很自卑,就使得他不会担心自己不如手下而被手下推翻了(刘邦和朱元璋就不怎么自信)。

再者,始皇帝出生地位很高,本身就是秦王,也是最大的诸侯,而周王室在他之前就被灭了,他统一全国本身在名义上就没有任何问题,得国很正,甚至不需要造谣或编纂神话来美化自己就站在大义的一边。在统一全国和他当皇帝这一点上基本上没人能提出异议。后世王朝,如果建立者出生高贵,得国正统性高的,一般也就不怕人说,也都不怎么会杀功臣了,像东汉(个人感觉刘秀处理的很漂亮)等等也都一样。(顺便说下,因为秦朝的史料让项羽一把火烧了,说实在的,说始皇帝是吕不韦儿子的,个人感觉很大程度是汉统治者为了强化正统性,抹黑的)。

最后,始皇帝的接班人不差,扶苏“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在历史的记载中能力很强,也很得人心,在大臣中有威望,而且有军功有军权,也有蒙恬等人的支持,始皇帝并不怕自己死后继承人震不住老臣,不用自己清理。(虽然被赵高李斯篡改遗诏给坑了)


依与梦


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是认为君王对于自己手下的那群功臣是极为忌惮的。特别是那些功高盖主的那群人,甚至为了防止那些功高盖主的功臣,君王会以造反的名义将他们抄家灭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刘邦。刘邦因为韩信功高盖主而以造反的名义将韩信杀死,即使韩信没有造反的意思。又或者明朝时期,朱元璋对自己手下的功臣也是一样。他手下那些随他征战天下那些功臣全都被朱元璋所杀,即使是被誉为诸葛在世的刘伯温也难逃这一劫。

可是奇怪的是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对于他手下的将军和那些功高盖主的功臣却从来没有要斩杀的心思。说到秦始皇,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一个杀心很重一位君王。这样一位君王绝对不是因为念旧情的而心慈手软,而是一位杀伐果断,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种威胁在自己身边,那么秦始皇为何会放过这些功高盖主的功臣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秘密?

说道秦始皇时代功高盖主的功臣,毫无疑问大家想到的绝对是王翦。王翦他一生立下的功劳绝对是当时所有人所不能匹敌的,即使是后代人也很少有人能在功劳上与他匹敌。我们先看一看王翦他一生到底立下多少功勋。

首先王翦在秦始皇准备灭掉六国一统天下时,被任命为大将军。而王翦灭六国的第一战就是拿下实力极为强劲的赵国。赵国当时绝对是七国中的绝对强国,军事实力并不比秦国差。结果在王翦的带领下,赵国数十万大军被王翦一击歼灭,这个作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的赵国被灭。后来王翦又被秦始皇派往攻打燕国,这个实力弱于赵国许多的国家,至于秦始皇为何要先攻打这个国家,想必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王。后来在王翦的指挥下,燕国名存实亡。两年后,王翦带兵拿下魏国,此时六国已经有三国在王翦的带领下给灭掉了,可以说此时的王翦已经是功高盖主了,是所有君王所忌惮的对象。

秦始皇决定攻打当时实力极为强劲的楚国时,以王翦年纪大了,不适合继续带兵打仗,没有任命王翦为大将,而是任命李信为将,结果李信在楚军的手上损失惨重。秦始皇不得不再一次请王翦出山,解决楚国。最后在王翦的带领下,楚国大将,也是当时的名将之一的项燕战死,楚国灭亡。在王翦出征前,曾经提了很多要求,按道理说此时凯旋而归的王翦应该是秦始皇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对,可是秦始皇却没有任何行动,还对王翦委以重任,这是为何?

说道这里,就要说一说秦始皇个人了。秦始皇是一位雄主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就是寝室足够自信,他相信自己能过压住所有人,包括王翦在内,这一点从秦始皇建造长城就可以看出;其次秦始皇是一位心胸宽广、豪情壮志的一位君王。在一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之匹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