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輕口魚,用餌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輕口,通俗來講就是魚口小,浮標動作小,沒有清晰的下頓或是上送信號,有時甚至只是感覺浮標輕輕一晃就中魚了。這種情況很容易讓釣友們在打與不打間錯過中魚機會。

如何釣好輕口魚?我想在各項環節中,餌料可說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回顧一下,釣魚人在學習釣魚過程中所經歷的大都相同:剛開始學習時最注重餌料,然後才是增強釣技基本知識和學習諸多好釣法等;而當基本功已達到一定程度時,大家往往又回到原點,去琢磨餌料了。常聽到這樣的話,說某某人這場魚釣得好是因為餌料找對了。實際上也確是這樣。所以,餌料在整個釣魚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部分,離開了正確的魚餌選擇和使用,其他方面再好也不可能達到最佳效果。道理很簡單,魚不會看你的竿子是多少錢買的,也不看你拋竿技巧有多好,它只看水下的魚餌是不是它想吃或喜歡吃的。

釣輕口魚,用餌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不過,說到釣輕口魚如何用餌,我想首先要找到魚輕口的原因。只有瞭解這個原因,才能在用餌上做到有的放矢。若是自然因素產生的魚輕口,則往往不可逆,釣友們要做的更多是適應它,通過變化以尋求在不利條件下產生良好效果的方法。

如果是因釣魚人自身操作出現偏差或失誤產生的魚輕口,就必須找到問題的癥結,找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舉個最典型的例子:餌料不對路,就很容易使正常的魚口變成輕口,這在競技比賽中很常見。

那麼,怎樣才能準確地找到一款應對輕口魚的魚餌?當然前提還是正確分析魚情,絕不能以自身喜好作選擇標準,更不能一概而論。調配釣輕口魚的餌料時,第一件事要考慮的就是餌料的誘食性。這裡所指的誘食性,不能以通常意義上說的"誘食"兩個字來理解。比如說,我們知道很多物質都具有誘食性,但不是任一種誘食物質對所釣目標魚都有良好的誘食效果;尤其是當魚已經到了輕口的地步,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從而找到真正具有"誘食性"的(對路的)餌料。

釣輕口魚,用餌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一次,我在龍王恨競技池使用果凍拉餌與大家掐魚,開始階段它使我贏得了先機。但隨後我發現,這款餌料在當時的魚情下,根本不具有良好的誘食性——前幾竿上了幾條魚後就出現了越釣魚越少的現象,信號也隨之減少,到最後乾脆是無魚可釣了;無論在其中添加什麼樣的誘食劑,它都不能形成良好的聚魚效果。也就是說,一款釣餌,儘管它在釣輕口魚時具有較好的入口性,但餌料缺乏誘食性就失去了持久性,也是不合格的。

之後,我改用自己研製的發酵白餌施釣,在下午魚口已很輕、浮標動作很少時,搓大餌打頻率,前二十分鐘釣獲雖少,但此後效果顯著,結果是我連續兩場都拿了1分。一位湖北釣魚名人在掐魚結束後說我太不像話了,這麼小的魚,這麼小的信號,居然用這種餌料和釣法。其實,他不知道我的發酵白餌在釣該池的老滑魚時有特別的誘食性——當時常規的誘食劑和餌料已提不起魚索餌的興趣,甚至會讓魚產生恐懼;而我通過試釣和了解,發現這個池裡的魚因為經常吃池底的"殘羹剩飯",所以對發酵食物情有獨鍾,這才打破了常規釣輕口魚的用餌及釣法,反其道而行之。

垂釣輕口魚的餌料,另外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狀態。說到狀態,很多釣友一下子會想到要軟、散、輕。其實,魚餌的狀態怎樣去應用,最終還是要依所釣魚情而定。

釣輕口魚,用餌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化紹新釣魚學校的1號小鯽池,曾讓許多國內釣魚高手翻過船。尤其是初冬之後,魚口開始變輕,浮標動作也特別小,偶爾看到一個像樣的動作,一提竿卻沒魚。今年入冬後,好多人都開始研究餌料狀態,有的人將餌料開得特別鬆軟,有的人將餌料比重調得特別輕,有的人還將流行不久的海帶泥刮餌也用上了……結果,大家都釣得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很多釣友太注重餌料的輕、散、軟,忽視了餌料從入水到水底這一過程。結果,當餌料到達水底後只剩下兩個空鉤子,你說魚吃什麼?並不是在拉餌時拉出兩顆精美的小圓球就說明餌料狀態完全合格,正確的做法應是在開釣前將拉出來的餌料放入水盆裡,仔細觀看一下它有多長時間能溶散掉,據此估算餌料到底後有多少剩餘,再根據魚情進行進一步調整。

在山東荷澤的一場比賽中,小鯽魚的魚情是練竿時釣到二十幾尾就能拿1分。試釣時我發現如果釣得靈些,信號就很少;釣得稍鈍些,魚口反而好很多。這種魚情是我們在比賽或休閒釣中經常出現的。鑑於此,我覺得應將餌料開得稍粘,讓餌料到底後有一定殘留。我當時用的餌料是鋼彈1號1份、超誘1份,新四季20%,混合後粉碎(因為鯽魚特別小),又加入20%拉絲粉。開餌時我多加了一點水,讓餌料的狀態保持軟粘。開好餌後我將餌料放在盆裡觀察,3~5分鐘後鉤尖上仍有火柴頭兒大小的殘留。那次比賽我是下午釣小鯽魚,坐在中間一個不是很好的釣位,結果拿到一個1分、一個3分,最後取得了總成績第五名。

比賽結束後,一位釣友問我的小鯽配方和餌料狀態有什麼奧妙。我告訴他,其實我只是根據事先分析的魚情和釣法需要才這樣開餌。因為釣這種小鯽魚比較好的釣法就是保持不靈不鈍或是稍鈍,那麼這時餌料的殘留就是一個技巧——如果大了,魚吃不下;如果小了,就容易造成鉤到底沒餌了,就留不住魚。另外,鋼彈1號本身就是為競技釣小鯽魚開發的,加上超誘是利用它的香和物質的純正來留魚。加入新四季是想將餌料的比重減輕並使其蓬鬆,利於餌料保持良好的入口性。鋼彈1號有小量拉絲,超誘沒有拉絲,新四季是狀態餌,所以還要加20%拉絲粉,否則就拉不出漂亮的餌團了。這裡,拉絲粉的量必須要保證,如果加少了,雖然可以拉出漂亮的餌團,但就會出現前面提到的鉤到底後沒殘留、留不住魚現象。雖然這餌料看上去絲很多,但我多加了些水,餌料變得比較軟,拉出來的餌團既漂亮又能保證殘留合格,一舉兩得。這種開餌思路大家不妨在釣輕口小鯽時借鑑。

釣輕口魚,用餌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無論是釣輕口魚或是其他魚情,綜合性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參加比賽,萬萬不能因為找到了對路的餌料而掉以輕心,覺得一定會拿下。所謂的餌料對路了,可能只是因為你當時坐在那裡就對上了,或許換個釣位、換個時間,餌料就出問題了。所以說釣輕口魚還需要大家多多研究,不能守著一套路子走到天黑,正所謂"釣無定法,靈活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