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沒有皇后?如果有皇后秦朝還會短命嗎?

尋樹人


自秦孝公(公元前4世紀)以後,直到秦統一六國,國家制度已臻完善,對於立後、立太子、母為太后已制度化。而秦始皇為何未立皇后,在我看來……

贏政十三歲即位為秦王到二十二歲親政,前後九年未立王后,這好解釋,太后年輕,呂不韋專政,立後越早,親政之日越早。

二十二歲到三十九歲的十七年是自己掌權、征伐六國的時間,國事繁忙。但是母親行為失德,穢亂後宮,並生有兩子。是贏政終生難忘之痛,為此,他把母親趕出了都城咸陽,後有悔過,但至死未讓母親再住咸陽。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是秦始皇未立後的重要因素。

三十九歲統一六國,到五十歲駕崩於邢臺沙丘。贏政自認功勞勝過三皇五帝,故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合為皇帝,自稱“始皇帝”,選一賢淑女子,皇后的標準難定,選定皇后就更難。還有始皇帝選妃多有六國公主,如若立後,尾大不掉也有因果!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這些前無古人之事,能在十餘年內完成已是奇蹟,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無暇他顧也是情理之中。

秦始皇曾4次巡視六國故地,其中3次都會見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長生不老之藥,甚至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赴東海神山求藥。正是長生不老的厚望和六國美女充斥後宮,也一定程度影響立後。

歷史沒有假設,秦始皇的后妃正史均未記載。共有兒子二十三,但留名的只有四個:扶蘇(長子)、公子高、公子將閭、胡亥。有女十人,均無名。

長子常稱公子扶蘇,剛毅勇武,為人仁義,政見卓越,常諫其父,後因坑殺一事,觸怒秦始皇,將其派到上郡監督軍隊,協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胡亥,嬴姓,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即秦二世,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孫子是秦王子嬰:扶蘇嫡長子、秦始皇的嫡長孫。史學界子嬰身世尚有爭議。



通俗封神演義


目前流傳下來的史料,沒有記載秦始皇的皇后是誰。有人推測,秦始皇根本沒有立皇后。其實,秦始皇嬴政(趙政)是有正妻夫人的,並且很有可能是齊國公主,扶蘇的母親。

1,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才稱皇帝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於邯鄲。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位秦王,虛歲13,由呂不韋和趙太后執政。

公元前238年,嬴政舉行成人加冕禮,親理朝政。後來除掉嫪毐和呂不韋。

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自稱皇帝。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

中國古代都是一妻多妾制,皇帝或王成年後要娶妻。

在公元238年之前,在呂不韋和趙太后的主持下,嬴政結婚。正妻叫夫人或王后,那時還不叫皇后。因為當時嬴政也沒有自稱皇帝。

根據我的考證,嬴政的夫人是齊國公主。

這位齊國公主嫁給嬴政後,生下扶蘇沒多久,就去世了,還沒等到嬴政稱秦始皇。

齊國夫人去世後,秦始皇可能未新立夫人,也沒有冊封皇后。

證據有兩個:一個是扶蘇的名字,一個是齊王建。

2,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是詩經鄭風的一首詩: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長子是扶蘇。扶蘇的名字來源於詩經的鄭風,扶蘇是桑樹。

《山有扶蘇》是對齊僖公二女兒文姜的諷刺之詩,齊僖公想把文姜嫁給鄭昭公(公子忽,鄭莊公之子)。齊僖公兩次向公子忽提親,都被公子忽以大國不相稱而拒絕。

公子忽最後娶了陳國的陳媯。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滅亡。

按道理說,如果秦始皇娶了齊國公主,不應該用一首諷刺齊國的詩來給兒子命名。但鄭昭公娶的是陳國媯氏。陳國媯氏田完去了齊國,他的後代取代了姜氏,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

秦始皇給長子扶蘇取這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很明顯,秦始皇的這段婚姻比較幸福。扶蘇的名字也暗示了他的母親是齊國媯氏公主。

3,戰國時期秦君夫人都是政治婚姻

公元前284年,齊湣王被燕國為首的五國聯軍(除楚國)連下70座城池,齊國幾乎滅亡,從此齊國開始衰敗。

齊王建生於公元前280年,即位於公元前264,死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0歲時,齊王建40歲,年齡上正好可以有女兒嫁給秦始皇。

齊王建時期,太后君王后是太史之女,非常賢明,齊國採取親近秦國的政策。

呂不韋、秦始皇也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與齊國較為友好。

戰國早期的秦君多娶魏國公主,因為當時魏國最強大。秦惠文王娶了魏氏和羋氏,秦武王娶的是魏氏。

戰國中後期,秦王多娶楚國公主,因為當時秦國主要對付趙國。秦昭襄王娶的葉陽後為羋氏,秦孝文王娶的華陽夫人是楚國羋氏。

秦國和趙國是同族,都是嬴姓趙氏,兩國同姓不通婚。

齊國經歷40多年的休養生息,仍然是東方強大的國家,也是六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

戰國後期,秦國主要對付楚國,秦始皇娶齊國公主,符合秦國政治利益。

秦始皇曾勸誘齊王建投降秦國,秦國劃五百里封地給齊王建,齊王建想憑藉齊國公主和扶蘇的關係,就去秦國,結果上當。秦始皇把齊王建放到數百里窮山惡水之處,齊王建就餓死了。

4,秦始皇對母親趙太后的厭惡,導致他稱帝后沒有立皇后

因為對早逝的齊國公主的眷戀和對母后趙太后私通呂不韋、嫪毐的厭惡,在齊國公主死後,為了防止以後皇太后擅權,秦始皇沒有立皇后。

5,有人推測秦始皇的夫人是楚國公主,這種可能性很小

根據《戰國策》,楚考烈王無子,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死的那年,秦始皇22歲親政。其後即位的楚幽王和楚哀王其實是春申君的兒子。

《史記》記載:哀王庶兄負芻之徒襲殺哀王而立負芻為王。

這段歷史,史記和戰國策有衝突,負芻很有可能是楚考烈王弟弟。

如果楚考烈王無子女,就不可能有親生的公主嫁給秦始皇。

他們的證據主要是,嫪毐叛亂識,嬴政派相國呂不韋、昌平君和昌文君領軍鎮壓。昌平君是楚公子。

後來昌平君被項燕立為楚王,是最後一個楚王。

他們認為昌平君是陪伴楚國公主嫁給秦始皇的,就留在了楚國。

如果是這樣,昌平君和秦始皇應該是差不多年紀的人。但秦國是以戰功和功績為晉升標準的,不是以外戚為標準。

所以昌平君很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弟弟之一,在秦國的時間長,功績也會多,才會有封號。

6,即使秦始皇立皇后,也無法改變秦國短命的厄運

主要是秦始皇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以為武力可以奪天下也可以治天下。

齊國公主已去世,剩下的後宮即使立為皇后也不可能支持扶蘇。

老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秦始皇暴虐地改變了世界,把魚翻了個個,下代應該要修養生息,對人們寬恩,消化並改良新制度,扶蘇是最佳人選。而胡亥繼續把魚翻個,最後把秦國翻爛了。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歷史上的秦國有王后,比如現在的史料證明秦國後宮等級為“夫人(秦惠文王之時改稱'後')、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但是到了秦朝卻沒有皇后,而且即使是秦王政時期,也就是秦始皇元年到二十六年這一段漫長的時期,歷史都沒有記載秦國王后究竟是誰。由此可見,秦朝沒有皇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秦始皇帝過於專斷造成的制度缺陷。

秦朝沒有皇后已經可以肯定。但秦始皇帝的妻子是誰,這個問題迄今未能知曉

戰國後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主時代,當時的三個最強邦國都是女主臨朝:在秦國是宣太后,與之唱對臺戲的趙威後(齊愍王之女)和齊君王后(齊愍王兒媳)。之後在秦王政時期宮中又衍生出了楚人出身的華陽太后、韓人出身的夏太后、趙人出身的帝太后。三位太后手下都有一派宗室和客卿做爪牙,因此每一位太后的存在對於秦王政都曾經是“緊箍咒”一樣的存在。

所以從個人角度講當時還是秦王政的秦始皇帝即使是後宮佳麗甚眾(秦始皇帝的所有兒子都是秦王時期所生),但是他也絕不會希望再出現一位門當戶對的妻子來陪著他“過日子”。

但是該來的還是要來的,身為國君的秦王政肯定無法不婚或晚婚,所以他的後宮中肯定有一位最適合成為國母的女性,這個人應該就長公子扶蘇之母。歷史上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關於公子扶蘇之母究竟是何許人也的記載。但是歷史學家李開元先生卻仍舊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了蛛絲馬跡,證明了這位被雪藏了兩千神秘女性確實存在。

秦始皇帝》中秦始皇帝的髮妻便被設定為一位東方的公主。


簡明扼要的說,通過對各種文獻和文物的研究以及推理,李開元先生得出結論:

第一,秦始皇帝的髮妻,公子扶蘇的母親乃是一位來自楚國的公主,她由華陽太后安排著嫁給了當時的秦王政,併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公子扶蘇;

第二,她的兄長昌平君,也就是秦王政的大舅子曾經擔任秦國丞相,並幫助秦王政平定了假父長信侯嫪毐和帝太后發動的政變。但在楚國淪亡之際,這位對秦國立下奇勳偉業的客卿又回到了故國,與項燕聯合領導楚國軍民抵抗暴秦的侵略,並最終勇敢的戰死……

也就是說,秦王政和他的妻子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一對怨偶。

之後秦王政掃平六國,成了秦始皇帝,此時公子扶蘇的母親大概早已不是塵寰中人。而秦始皇帝也在 “功蓋五帝 澤及牛馬” 的頌歌中自我陶醉為這個世界上最高的、活著的神祗——是北極星在人間的投影。在秦朝這種瘋狂的造神運動下,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皇后”這種和皇帝無以異也的稱呼,因為“後”在上古之際本意是對“統治者”第三人稱,無論男女皆可稱“後”。比如《詩•商頌•玄鳥》: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這裡的“先後”就是先王之意。

所以無論是秦始皇帝的個人意志還是秦朝的體制,都不會讓一位皇后在秦朝出現。

秦朝沒有皇后的惡果就是自宗周以來八百年的嫡長子繼承製被破壞,為秦朝埋下了“憲法危機”的伏筆。本應無可爭議的成為秦二世皇帝的長公子扶蘇的權利得不到任何的保障,並引發了秦始皇帝死後的胡亥篡位,從而以亂自上作的方式把那個“奮六世之餘烈”才建立起的那個“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有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的秦天下搞的飛灰湮滅,二世而亡。

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詩•大雅•大明》

娶一個好妻子實在是太重要了!

最終秦始皇帝孤獨的死去。至於《趙政傳》中關於《史記》顛覆性的爆料,我只是想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新發現的、海外迴流的那些竹簡的真實性。


陳大舍


《秦迷》的作者李開元通過柯南式的分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秦始皇是有皇后的,皇后應該是楚國王室。很可能為了楚國背叛過秦始皇,因而被廢,秦始皇怒其背叛讓有關皇后的記載通通銷燬。

按《秦迷》的說法,羋月當政開始來自楚國的外戚成了大秦帝國炙手可熱勢力。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就是給來自楚國的華陽夫人過繼當兒子,才被立為儲君,最後登基成秦莊襄王。華陽夫人和出色歌姬秦始皇母親不同很可能是楚國王族,作為秦始皇的奶奶是有可能給秦始皇指婚娶一位楚國公主的。

呂不韋掌權的時候,曾經在秦國叱吒風雲的楚國外戚都銷聲匿跡了。忽然在嫪毐政變的時候出現兩個楚國王室的昌平君和昌文君幫助秦始皇鎮壓嫪毐,呂不韋下臺後昌平君成了秦國國相。非常有意思的是有關這兩個人在秦國有關事蹟,記載材料非常少,就是有沒有昌文君這個人都還在爭論不休。而昌平君後來被貶,歷史卻沒有記載原因,回到封地後很快叛變秦國,在楚國大將項燕的扶持下成了末代的楚王。歷史在這裡有很多解釋不通或者沒有記載的事情。以後身為楚人陳勝、吳廣起義卻打出了秦國公子扶蘇的旗號,一直受各方推崇的長子扶蘇卻怎麼也不受秦始皇待見。作為長子的扶蘇,如此重要的人物母親是誰歷史卻沒有記載。如果說扶蘇有一個背叛過秦始皇,來自楚國王室的皇后母親就解釋的通了。

(歡迎轉發關注)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當時壓根就沒有皇后這一概念。很多人認為有“皇帝”就相對應有“皇后”,這其實是錯誤的。皇帝這一稱號最初的本意就是“獨尊”。“皇后”是在君主制度成型下的產物,秦始皇只是開創了這一制度,而完善這個君主制度的是在漢朝。

秦始皇是屬於戰國時期的人,當時爵位最高的是“王”,所以正妻稱為王后,母親稱為王太后,這是由爵位決定的。而秦始皇在統一全國之後,覺得自己的功勞無人能比,“王”這一稱號已經無法彰顯自己功績,就廢棄了這一爵號,將上古的“三皇”和“五帝”各取一個字合稱為“皇帝”。這時的“皇帝”是用來彰顯個人的功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天下就只有一個共主那就是“皇帝”,所以秦始皇稱皇帝本意就是天下一人“獨尊”。再說秦始皇本身就是一個集權於一身強調獨尊的人,就像他將“朕”作為自己的專用一樣,自己用了,其他人就不能用。所以除了皇帝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不允許稱為“皇”或者“帝”的。那又怎麼會冊封他的正妻為“皇后”呢!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與之前的大秦的體制唯一的不同,就是將稱號由“王”改為“皇帝”而已。至於郡縣制早在商鞅變法之時就已經開始實行了,只不過秦始皇在統一全國之後再次確認了而已。所以根本沒有立皇后的概念。畢竟秦始皇創立“皇帝”這一稱號主要目的就是天下獨尊。秦始皇沒有立,二世胡亥也沒有立。可以說整個秦帝國不僅沒有皇后,就連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子都沒有。這些都是在君主制度已經成型的漢朝才演變出現的。中國的第一任皇后,皇太后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呂雉”。而這些稱號跟呂雉也是有莫大關係的。因為她是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

至於如果有皇后秦朝還會短命嗎?這跟有沒有皇后沒有任何關係,關鍵看正妻夠不夠強硬。因為秦朝短命是跟胡亥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手腕強硬像宣太后或者呂雉那樣的能夠壓制胡亥鎮住朝廷可能就不會亡。如果只知塗抹擦粉,就算有皇后也沒用。而秦始皇如此追求獨尊又怎麼可能允許身邊有強硬的女子呢!


眾享影視


我覺得秦始皇一生中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立皇后、立太子。如果他生前立了皇后,皇后生的長子就是嫡長子,即便沒有被立為太子,嫡長子在秦始皇死後即位也是名正言順的。哪怕皇后沒有兒子,在秦始皇死後誰來即位也是有發言權甚至是有決定權的。如此一來,大太監趙高就無法篡改遺詔,也無機會指鹿為馬、禍國殃民了,中國的歷史就可能要改寫了。那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也不立太子呢?我覺得主要有這麼兩個原因:一、跟他母親有關。他的母親趙姬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淫蕩太后了,趙姬做了太后,還跟呂不韋不清不白,後來竟然跟假太監嫪毐私通,還生下了兩個兒子,嫪毐後來發動叛亂,叛亂被秦始皇平定後,秦始皇又逼迫呂不韋自殺,直到此時秦始皇才得以親政。由此可見他母親給他的陰影有多深,這恐怕是他不立皇后的主要原因了。二、秦始皇怕死、熱衷求取不死之藥,不然也不會被徐福等人騙了。他想長生不老,自然就不急於立皇后立太子了。只可惜秦始皇一世英明,卻在彌留之際犯了糊塗,沒有當著群臣之面留下明詔,給了大太監篡改遺詔的機會,最終大秦帝國短命而亡,令人嗟嘆不已。


楓沙湖畔一小魚


中國古代最高統治者均有前朝後宮,前朝用以處理國家大事,後宮便是統治者自己繁衍後代開枝散葉以求“江山代代有人傳”的地方,前朝後宮同樣重要,後宮中統治者的正妻稱為“後”,所謂王后,皇后的稱謂皆出於此,在秦國,自秦孝公始,立後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始皇帝統一華夏後為了穩固統治更全面設立了各種制度,這裡面就包括了立後製度,即以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皇帝之母為皇太后的制度。但令人不解的是,作為制定這些制度的秦始皇卻終身沒有設立皇后,竊以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始皇帝的悲慘家庭。

《史記·呂不韋傳》記載,秦朝唯一的皇太后,也就是原是呂不韋的姬妾始皇帝的生身母親--趙姬在懷孕的時候被呂不韋出於“押寶嬴異人成為秦王”的目的獻給異人(即秦莊襄王),後來趙姬生子政;《史記·秦始皇本紀》也有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這一切說明嬴政小時候就有著一種自卑的心理,而後《史記·呂不韋傳》記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秦始皇的母親甚至揹著他與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假太監繆毒生下兩個孩子,使得繆居然敢大張旗鼓恐嚇眾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與我鬥口乎?”母親的失德使心理本就自卑的始皇帝羞憤交加,無地自容,始皇帝變得更加心理壓抑,性格變得極為複雜,

一個連母親都無法信任的男人,又去拿什麼去愛另一個沒有一點感情基礎的女人呢?沒有一點點的愛,強勢無比的始皇帝更不會出於政治目的立皇后了。

2.迷信“長生”

始皇帝治國以法家,沒想到年老後卻迷上了道家的“仙丹”。如若真有長生不老之術,始皇帝萬古永存,那是否有凡間的女子配得上“朕”呢?這是個問題。若世上真有仙女,“朕”是否只有仙女能配得上呢?再者,秦始皇統一華夏後,已故六國的后妃帝姬被始皇帝一骨碌弄進了阿房宮,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莫過於此了。對始皇帝而言,實在是沒有必要再去封一個後宮之主去約束自己了。

至於立皇后與秦朝滅亡是否有關係這個命題恐怕有些牽強。總所周知,秦朝滅亡是由於始皇的高壓政策,而始皇帝的性子,哪怕立了皇后估計也是“後宮不得干政”。如果真的有一個女人可以征服始皇帝進而改變他的性格甚至治國方略的話,也許對秦朝百姓會有幫助吧。

最後附上郭老師劇照鎮樓。


電視劇裡看歷史


秦始皇實在高瞻遠矚。他曉得立後的麻煩,他的意思就是有女人就行了,至於名份,對他來說不名也罷。他是特別喜歡女人的。秦宮女人無數,破六國後照單全收。

杜牧在《阿房宮賦》裡就不厭其詳地介紹了。他的女人們早上起來化妝後倒的洗臉水,把渭河都給汙染了,是當時"棄脂水"汙染得最嚴重的一條河。更顧不過來時"有不見者三十六年",貞女自進宮,呆了三十六年,待吾皇去臨幸,都沒有實現。由此可見,秦始皇不立後的第一個原因是花眼了。

第二個原因,有兩把鏡子給他照著,讓他一提起"後"們就咬牙切齒!一把是夏桀,商紂,周幽王的亡國后妃們,不給名份,她們成不了氣候。另一把是專政檀權的先祖宗宣太后,自己的母親趙太后。這很讓吾皇悲憤的欲哭無淚,受盡惶恐。

第三個原因,外戚干政。沒立後,就沒有皇字沾邊的太子的國舅們殷勤地關心太子,關注朝政,關係國家利害。而周平王的故事,是舅舅申侯引犬戎攻破鎬京,迫使平王遷都洛邑。這是王后爭位整出國家興衰的故事。沒皇,後何來外戚?吾皇是從源頭上掐死禍亂的苗頭。後世立皇后,外戚亂國的不少。

第四,他想立皇后。大家知道,他連太子都沒有正式的立起來,這立皇后就推後了。他沒想到他會過早地於路上駕崩,所以,想立後而沒來得及……

總而言之,這皇帝當的也悲催, 帝國的滅亡竟然與沒立皇后扯上了關係。立了皇后,碰上呂雉,武則天,慈禧,怕就更好看更有意思了哈。





劉一千五



兔哥42928


秦始皇嬴政,作為大秦帝國最偉大的帝王,橫掃六合,一統華夏,武功政績,標榜千秋。但為什麼會選擇不立皇后呢?終歸無非三點,第一是源於其母給自己留下了一生難以磨滅的陰影,其母趙姬與秦相呂不韋(相傳嬴政生父)私情甚密,無視朝綱,甚至其母會幫助自己的情夫,難為自己的兒子,干預朝政,因此秦始皇擔心他百年後,若自己的皇后還在,母強子弱,會為所欲為,擾亂朝綱,致使自己一生的心血付諸東流,切記,那時並沒有後宮不得干政之說。其二,秦始皇文韜武略,有強烈的帝王意識,在位之時已經發現了其子扶蘇,文成武德,加上大將軍蒙恬,丞相李斯的輔佐,必定能確保大秦千秋萬世,雖然後來趙高作亂,李斯叛變,蒙恬被殺都不是其所能預料的,但當時秦始皇考慮的都還是正確的,只能說人數不如天算。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秦始皇在晚年,深迷求仙問道之術,追求自己長生不老,深信自己可以萬古長青,所以自己完全不用考慮,立後保朝和立子傳朝之事,奈何帝王終歸也是肉身凡體,這也是後來,匆匆立遺詔的最大原因。所以說以這上三點,便是秦始皇不立後最主要的原因。至於立後可以給大秦續命嗎?個人覺得是不能的,秦始皇終於沙丘,遠離朝廷,趙高一樣可以假傳聖旨,甚至命令秦皇后,無非是讓類似司馬懿篡曹時,曹芳之母所做之事的事件,提前出現在歷史舞臺,即使秦皇后不聽旨,那時候就是三方混戰,甚至多方混戰,迎來的只是新的一場動亂,所以無論怎麼說,立不立後都難以讓秦王朝續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