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陳凱歌前期都是以拍文藝片為主,之後又向商業片過渡,對於這種轉變你怎麼看?

剪刀手MD


這兩位拍的影片其實在大環境下來看已經很文藝了,但跟他們自己前期的作品比起來是有了商業氣息,個人認為不能因此定性為商業片。

市場在商業化,水漲船高。二十年前標準的文藝片應該是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阿飛正傳》等等,文藝度max,慢節奏,冷臺詞,長鏡頭,一眼萬年,備受小資追捧。但放到今天怕是不能已經適應當下的市場需求了。

市場需求決定作品風格,當下的娛樂市場追求崇尚“爽”和“快”的情節鋪設和心理衝擊,追求單純無暇的三觀建設,而文藝是慢的,甚至某種意義上也是反道德綁架的。文藝片的沒落,是這個時代的必然,跟導演本身沒有根本關係。


亦話


當時中國電影剛起步,文藝片投資小,但更能更需專注講故事和人物刻畫,比如《活著》《霸王別姬》。




其實《肖申克的救贖》也沒啥投入,幾乎就監獄裡直拍,但當時並不叫座,甚至也不叫好。



文藝片想叫好又叫座,非常難,這是行業生存發展現實,對導演個人也是。

最理想的是商業+文藝,但投資大,在滿足觀眾各種感官強刺激同時,叫好又叫座是再好不過了,比如《拯救大兵瑞恩》。

但不管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或商業+文藝,想拍好都非常難。大導們都在不斷的探索和自我突破,所以他們才是大導演。


手機用戶5849888477


其實文藝片與商業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誰更能滿足大眾的欣賞口味。文藝片偏重於作品較高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追求的是作品的高雅文學藝術品位,而商業片更偏重於大眾的生活娛樂。就其市場的商業價值,文藝片的市場吸引力不如商業片。商業片抓住了大眾的喜聞樂見,滿足了人性普遍的心裡需求。文藝片側重用文學藝術手法表達人的複雜內心世界活動,是對靈魂的再挖掘。通俗地講,如果說文藝片講述的是人性的特殊意義,那麼商業片追求的是人性的普遍意義。揭示的都人生的意義。客觀地說,文藝片與商業片是影視市場的兩個產品。導演經營哪個產品,這是市場行為。不是說捨棄這個,轉向那個,而是在不同時期,經營不同的產品。以市場為導向符合市場價值規律。嚴格來講,不能人為地把一部影視作品分成文藝片和商業片。文藝片包含在商業片裡。一部影視作品製作出來,它首先是商品,編劇、製作需要成本,在市場上播放,產生價值,產生社會效益。投資講究回報。就看精神層面還是經濟層面哪個更偏重些。影視作品的多樣性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應該說古代文學、近代文學和現代文學都是老百姓喜歡的,主要看如何去表現主題更能被人們所接受。既然是精神食糧也需五穀雜糧搭配。


caomin58


文藝片往往可以充分表達作者的理念,理想,而且文藝片拍好了引發共鳴適合拿大獎,商業片面臨票房的壓力,前期小導演,很難拿到大手筆投入,這些是他們前期做文藝片的原因,名氣起來後拍商業片掙點錢,然後好多導演功成名就後還會轉到文藝片,繼續自己的理想


木木陪你看影視


在電影界,恨張藝謀,罵張藝謀的人多如牛毛,但是能取代張藝謀的人到目前為止 零。這不是對張藝謀的讚譽,而是中國電影界後繼無人的尷尬, 如果15年前,中國有合適的商業片導演,張藝謀可以繼續拍他想拍的文藝題材, 如果現在中國有1,2個年輕的具有國際聲望的導演,那麼中國電影不至於還要靠張藝謀的老招牌!


大譽海棠


文藝和商業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多深的定義?文藝指☞什麼?商業又指什麼?本身一切不都是故事嗎?為用戶服務的故事,用戶為此而買單!


毅171021806


很正常的事情,商業片更大眾,更能名利雙收,並且隨著他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投資的錢也越來越多,這麼多錢不拍大片拍文藝片也用不了。這其實是事情環境推著他們這樣走的,並不全是他們主觀意願所致。其實類型片也罷文藝片也罷,藝術片也罷,都是一種表達,最重要的是內容。類型片也不乏在藝術上很有高度的,文藝片也有很多層次低級的,藝術片也有好多幼稚的。所以,無所謂什麼片。


導演人生7


這很正常,很多導演都是這路子。一個導演想要有作品排,有投資,要麼獲獎,要麼有好作品。尤其是最開始,新人導演想要出頭獲得鉅額投資太難了,因而投資小的文藝片會是首選,如果獲獎以後知名度提高了,下一部片子就會有人投資。

當然,有了名氣以後就是掙錢了。文藝片容易獲獎,但很難獲利。有名氣了拍商業片掙點錢就可以了!


白首方悔已遲


好的電影都有好的商業價值。

但張一摸沒拍過好電影——高粱秋菊活著都很一般,其它零分以下。根本原因是張太缺文化、不懂藝術、不懂電影。

陳後期是被市場拉下水了


終極審美


有了商業片帶來的電影市場,才能有支撐文藝片發展的資金;有了不斷創新的文藝片,才能保證套路化的商業片不會被觀眾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