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两公司完成整合 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根据江苏省国资委消息,2018年10月底,江苏省港口集团先行完成了南京港新生圩港区四公司和惠宁公司的整合改革,基本实现新生圩港务分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

根据公开信息,四公司位于南京新生圩外贸港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外贸件杂货通用码头。主要从事粮油、化工、钢铁、设备、散货、(铁路运输)等内外贸货物的港口装卸仓储运输业务。公司拥有万吨级码头泊位7座,千吨级码头泊位2座。拥有目前长江上唯一的汽车滚装专用码头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中转场地和中转库。码头岸线长1350米,码头前沿水深常年达-11米以上,可常年停靠5万吨级海轮作业。港区陆域纵深500米,拥有35万平方米的广阔堆场,8万平方米的仓库、6万立方米的筒仓,进口钾肥自动灌包堆拆垛系统,可同时储存货物150余万吨。最大靠泊能力8万吨级。

惠宁公司岸线长达1493m,作业泊位总长1304m,共有十个装卸作业泊位,两个工作船码头。港区纵深达500米,前沿水域宽阔,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航、靠泊和装卸。陆域面积达72.5万平方米,其中货物堆场26块,专用库棚4座,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一次性堆存能力可达150万吨。公司现有各类大型机械共25台;主要内燃装卸机械为88台套,其中进口设备46台套;拥有两套相互联运的皮带输送系统;年吞吐能力可达2200万吨。

据悉,此次整合江苏省港口集团以组织关系和资本纽带为桥梁,积极推进宁镇扬组合港建设,推动形成“一体化+区域协同”改革机制。

在江苏省港口集团整体布局之下,南京港集团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一体化改革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组建新生圩港务公司筹备处及其临时党委,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以组织结构优化和管理流程再造为原则,制定了新公司“三定”方案;二是坚持挂图推进,拟定一体化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清单,并且将“三定”方案与南京港集团揽货体制改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电动机械设备维保一体化改革等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实现统筹安排、无缝衔接;三是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和竞聘上岗,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规范操作”的原则,同时安排部分托底岗位供愿意上岗的职工选岗就业,确保妥善安置好每一名员工。

通过一体化改革,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的功能作用进一步优化,码头能力进一步释放,市场开发、客户服务等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企业经营效益实现大幅提升。今年1-10月,新生圩港务分公司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690万吨、装卸自然吨156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利润总额2856万元,同比均有明显增长;预计2018年新生圩港务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增加5334万元,实现利润4400万元、为年度考核指标(2400万元)的183%、同比增加2228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