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晚清的历史,是风云激荡,人杰辈出的,却更是耻辱和尊严扫尽的时代,人说时势造英雄,林则徐应大势而虎门销烟,留下一则千古佳话;曾国藩顺潮流而动,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赫赫威名传青史;还有张之洞实业救国,左宗棠定鼎新疆,而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他的身前身后留下的名是那么的褒贬不一,给后世以无尽遐想的辩论空间。

“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历史当真是令人打扮的小姑娘,一个人物如果没有被彻底盖棺定论,那么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则亦正亦邪的绝非少数,而“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句话用来例证是最好不过的了。

最早接触李鸿章的时候,是从历史书本上和一些影视作品之中,那时的李鸿章上海之战崭露头角,开始以主角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媒介传递出的信息是李鸿章是小人,是奸臣,是卖国贼的形象居多,当初也对此人是嗤之以鼻的,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随着更多信息的汇聚和融合,李鸿章的形象不再是“丑陋的”,反而更多的是对其同情和理解,甚至于敬佩!

“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在苏州战场上,他一改对太平军投降的承诺,痛下杀手,杀降事件自古不降,是为心狠手辣,毫无诚信;李鸿章一手创办洋务运动,北洋水师耗费巨大,对外宣称战力非凡,可最终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惨败于弹丸小国日本,是为无所作为,祸国殃民;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的古有之地,而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如若不是左宗棠挺身而出,背棺出征,新疆将与中华无缘,是为目光短浅;“宰相合肥天下瘦”是为李鸿章公权私用,中饱私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的签订,是为卖国求荣,这一切俨然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的形象。

时间的流逝,方知识人看物是需要融合进时代背景下来咀嚼的,原来世界是很复杂,人心是难以捉摸的,断章取义的大有人在,跟风现象使得三人成虎,看问题不应是那么表面,本质才是关键,有所失必有所得,将损失减低到最小,将利益最大化那才是不输,同时代的梁启超发自肺腑的评价,他的话使人深思。

“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字里行间中透露着对李鸿章的赏识和敬重,同时还有这一股悲凉之意迎面扑来,秋风落叶的萧瑟之感。

清末,是一个很混乱的时代,先有鸦片战争,再有太平天国起义,后来西方列强,弹丸日本,他们巧取豪夺,中国百姓水深火热,统治阶层腐败无能,那个时代有识之士的有力无处使的乏力感让他们痛彻心扉。

“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问题出现总得解决吧,李鸿章创建淮军,充当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协同军,同治四年,僧格林沁铁骑全军覆没,捻军一时势大,李鸿章被派往剿捻,起义渐渐平定后,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又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从此李鸿章成为洋务重臣,创办起了北洋水师,当然像各种类型的实业更是数不胜数,北洋水师是强大的,当时的世界排名也是靠前于日本的,可是因为清廷内部腐败,军费匮乏,使得北洋水师暮气迟重,已不复初期,李鸿章多次反馈,却是满怀希望而来,败兴而归,须知,甲午战争与其说是中国与日本之战,不如说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众志成城的日本君臣百姓的一战;西方列强蛮横无理,巧取豪夺,落后挨打的局面只能硬着头皮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国祸而自然的转嫁到了百姓身上,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罪责,责任总该有人承担吧,李鸿章作为签订人,很自然的给清政府背黑锅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李鸿章和东南各地督抚互通有无,保住了东南各省免受荼毒,概不奉诏,不陪慈禧疯了。

“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李鸿章的一生走过来当真是不容易的,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李鸿章是忧国忧民的,他的过错诚然不少,可是他最终的所为大都是基于时代背景下的顺势,以及顺势后的无奈,他不曾叛国,不曾奸逆,犹记得马关条约的签订,李中堂在日本遇刺而借此将赔偿压低的幕幕场景,一个72岁高龄的老人,为国家而劳累奔波,这可能是一个卖国贼吗?

“年少不知李鸿章”,梁启超话使人深思,毛主席一语中的,尽沧桑

毛主席曾评价李鸿章“舟大而水浅也”,一语中的,李中堂为社稷而奋起的雄姿掩盖在了历史的重重烟雾之中,他默默的担负着骂名,直至死去,“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经历之后尽沧桑,将李鸿章放在那个错综复杂的局势之中,他是功大于过的,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