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一木二影

我最喜欢吃蛋黄肉粽

做法很简单首先准备食材↓↓

1、将肉切成两指宽的大块,用生姜、盐、老抽、黄酒腌一天左右。

2、将糯米洗净浸泡5小时左右,在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的盐、老抽,拌匀调味。

3、在折好的粽叶里放入1/3的糯米,在放入咸蛋黄和腌制好的肉,最后在放入糯米并压紧,扎好粽叶。

4、在高压锅中放入水和粽子,压45分钟即可。

接下来分享6种包粽子的方法记得收藏哦↓↓↓

最后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无论你买的是粽叶还是苇叶都需要放在锅中煮10分钟左右,如果你是买的干的话,在煮之前还要浸泡一下,这样子可以让叶子更加柔韧和卫生!

提前祝各位老友端午节快乐。

大熊叨叨叨

北方人爱吃甜粽,南方人爱吃咸粽,而我一个真正的南方人则

独爱吃又咸又甜的粽子。也许你看了觉得奇葩,也许你认为是黑暗料理,其实是你见识太少。

咸甜双拼粽,一半是咸,一半是甜,是潮汕地区的特有的特色美食。来潮汕你可以不识双拼粽,但不可以不吃双拼粽,因为其不仅有特色,更重要的是好吃,真材多料。尝过多地粽子,我可以告诉大家:“潮汕粽子是中国粽子的配料最多,用料最好的粽子”

,这个不是吹,也不是“谁不说俺家乡好”,有机会你去请一试就知,没机会试的听我讲讲,说不定就能勾起你尝试的馋虫。

潮汕的粽子叫“粽球”,为什么叫粽球而不叫粽子?也许是其形为绣球状的缘故吧?历史沿袭下来的称谓,也没有什么可考究的,就算考究下来也不一定准确,这东西也就是个人理解,也许每个人都不一样。话归正传,说说粽球的配料。


潮汕粽球融合了北方甜粽的和南方咸粽的特点,将北方甜粽的豆改成豆沙,包在粽球的一头,将南方咸粽的咸肥瘦猪肉(最好是五花肉)包在糯米中间,让猪油慢慢地渗入糯米饭之中,同时再加入虾米、香菇、干贝、蒜头、糖浸鸟蛋、莲子、板栗、腊肠、咸蛋黄、沙茶等能提香的食材,当然不是每个粽子都会包这么多配料,毕竟体积有限,把这些东西都塞进去了就没地方放糯米了,这些只是粽球常用你配料,一般一个粽球会放五六样配料,至于选什么就看个人喜欢了,大约比例是1/4豆沙、1/4配料、2/4糯米,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直流口水呢?相比北方的甜粽和南方的咸粽的二颗红枣或一把绿豆或几颗花生或一片肥肉或半边咸蛋黄,潮汕的粽球是不是内容更丰富?更能刺激味蕾?更能勾起人的食欲?


咸甜搭配不腻口,香味混搭引馋虫。南咸北甜皆不是,独具一格是粽球!


不是我看不起北方的甜粽,也不是我吃不惯南方的咸粽,而是潮汕的双拼粽球内容太丰富、粽香更引人,吃惯了味美料丰的粽球,必然难以接受相对单调的甜粽和咸粽了。


治堵人的牛肉丸

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桌子上亲朋送的各种口味的粽子,我的心里不禁浮想联翩。



本人生于七五年,住在浙东一小山村。小时候吧,物质贫乏,难得吃白米饭,糯米包的粽子更稀罕,邻居们全部包的是清一色淡粽。 到端午那天,用白糖蘸着吃粽子那是一种幸福。而这并不是最美味的,另外一种吃法才让人称道,这个需要酝酿一下情绪,且听天台观宁波慢慢道来。

我们后山松树很多,村里往往在端午节前后统一上山砍柴,说是砍柴,实际上是把松树多余的枝叉砍掉,让松树长得更粗更高。我的小伙伴个个身强力壮,而我却体弱多病,看着他们跟大人上山担柴,我忍不住也要去。其他人尤其是奶奶不许我去,好在爷爷同意了。吃过早饭,天蒙蒙亮,我提着三个淡粽随大人出发了。大人们在黑暗的山间小路穿行,健步如飞,而我上气不接下气,勉强紧跟不至掉队。上得山顶,天大亮了,大人们纷纷爬上树,或刀或锯,一会儿,地上掉满了大大小小的青树叉。



爷爷特地把胳膊粗的树枝砍成长段,用绳索梱成约八十斤的担子,共三担。这就是我上午的任务,把这些弄下山。我采用传的方法,先挑一担下山,在路上后面要是有大人挑着二百来斤的青树枝赶过来,我还要让在一旁,让他们先过。当我担到半山腰,我的左肩己经肿了,于是就找个地方放下担子,向山上走去。到了山上放柴的地方,又累又饿的我,取出来藏着粽子,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叶,大口咬了一口,这透着粽叶清香的粽子,凉凉的透着一丝丝甜味,分明是淡粽,此刻却分外香糯,几口下去,人也不热了。平时吃不下一个粽子的我,不用十口吃完了。感觉恢复力气的我,这次用右肩扛柴担,好不容易来到半山腰刚才放担子的地方,我还不能停下,还要担下去才能放下这担。在山林的边缘,我放下这第二担,又往山顶走。此时我两肩俱痛,但空着手脚步轻快,赶到山顶,摸出第二次粽子,迫不及待的吃起来,这凉而清甜的粽子就是能量丸,吃完我就有了力气,忍着双肩的疼痛,我硬是把这第担柴一口气挑到家里,奶奶心疼的端来凉粥,我喝过后,又冲上半山腰,把这担柴慢慢的挑下山,放在离家不远的路边,又急赶到树林边缘那边,把第二担直接挑到家里。这第三个粽子我是边走边吃,走到第三担柴的地方,我把最后一口咽进肚子里,忍着痛,一步三停的把它挑到家,中饭已烧好,我连吃两碗饭,总觉得还是淡粽好吃。

到现在,我品尝各色粽子时,不自觉的跟那三个淡粽去比,就是尝不出那种味道,我奶奶包的淡粽,让当年八岁的我,记住了一辈子。


天台观宁波

我最爱的粽子味道,现在市场很少有卖的了,就是儿时母亲亲手包的小米+花生米的粽子,现在想想那甜糯滋味依然在口边,很是想念。

我小时候很挑食,按照母亲说法,那时候农村那么贫穷,本来就没啥好吃的,我还挑三拣四,不好养活。

比如大枣补血,可不知为什么,我只吃新鲜的生枣,一层皮的小酸枣也吃得欢快,可一旦大枣包裹到粽子里,我就非常讨厌那个味道,每次要把大枣偷偷扔掉,都会被母亲教育上半天。可这个真没办法,吃不吃与营养高低无关,我油盐不进,就是不吃。

所以那些年,母亲端午节包粽子时,会再泡一些花生米,包一些放了花生米的小米粽子,她知道,这个是我最爱的味道。

包粽子绝对是技术活儿,有经验的农村女人,包的粽子所留空间合适,既能保证米吃水涨大能放开身,又能保证成熟后粽子紧致好看。

包粽子的小米要选粘性高的,或者直接用大黄米。而且小米很耐火,就像熬稀粥一个道理,煮不到时间,米粒不糯,根本不好吃。所以煮粽子要耐心,又是大火又是小火的,光煮粽子就得6个小时左右。

煮粽子时候,同时放入洗干净的鸡蛋一起煮,粽子鸡蛋也沾染了粽叶的清香与米香,比白水煮鸡蛋好吃许多倍。自从有了花生小米粽子,端午节就成为儿时我一心一意盼望着的节日了。

这些年生活好了,超市里肉粽、蛋黄粽、甜粽、咸粽,五花八门的粽子,选择机会越来越多,却再也吃不到儿时母亲包的花生小米粽味道了。

小脑萎缩的母亲,现在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了,更不记得端午节,也不知道姐姐在阴历五月初一折来的几支艾代表什么,她擎举着一支艾,笑得像个孩子。而我们,也就当母亲是孩子,在五月初一,给她过小端午节,祈愿她无病无灾,健康每一天!

端午节,你还会亲手包粽子吃吗?


阿兮随笔

关于粽子的甜咸之争,已经不只是粽子了,还有豆腐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在吃炒面,她是山西的居然放的是盐,我吃了二十年炒面,都是放糖,她表示没听说炒面放糖,我尝了一下,哎呦,蛮不错,口感一样,风味完全不同。


我是山东人,所以从小到大一直吃的都是枣粽子,现在生活好了,粽子配料也丰富起来,现在粽子里也会加一些花生豌豆之类的,我个人不太喜欢吃蜜枣的,总觉得蜜枣太甜,还有一股说不上的味道。





我自己包过几次,本来想包肉的,但是我怕搞砸了,所以没敢,包的时候用了一个粽叶,结果包成了平三角,后来我用了两片粽叶,相当于加宽,好歹包出来了一个立体的三角。我们这很多邻居,在端午之前都会来找妈妈帮他们包,因为他们自己都包不成,要么是扁的,要么扎不紧,煮出来可能里头都稀软的,更有趣的是个别的煮成了一锅粥。



过程很简单,就是先把新疆大枣和生花生糯米提前一晚泡好,(我们本地的枣说真的,都是那种长得很规则,像个小冬瓜形状,细长细长的,晒干的没什么肉,大部分是直接吃了,或者蒸熟了用酒酿,做成酒饮枣)粽叶也提前泡好洗净,然后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妈妈会整整包三个小时,满满一大锅。




我不太喜欢刚煮出来的,还是喜欢那种煮完以后用凉水泡着,勤换水,越泡越粘,特别推荐,我是很喜欢里面放一点豌豆的,因为以前豌豆不是很好买,所以妈妈会把豌豆烫一下,半生不熟的放到冰箱里冻着,(不知道生着放进去这种半生不熟再包到粽子里哪种口感更好)用的时候取出来化冻,直接和大枣,花生一块包进去,一颗粽子里放和十几粒就行了,喜欢的就多放一点,它不会很抢粽子的味道,增加了粽子的口感,我是很喜欢这个“面面”的口感的。



现在还没有品尝过咸味粽子,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喜欢吃肉啊!有没有吃过的小伙伴给讲解一下。


军事一点通

端午来临前两三天家里就开始泡江米(放一点碱,更香)、粽叶,包的时候更是全家总动员,硕大一个洗澡盆里散落着一簇簇红的枣,白的米,绿的叶,男女老少一人一堆米,在姥姥家的外屋地,大家坐小板凳上边唠嗑边包粽子,外带夸奖和奚落手艺好的和差的,一会儿工夫上尖儿一大盆的米就全被严严实实地裹进粽叶里,完成了从原料到粽子的第一步蜕变。

枣的投放量身定制,不爱吃枣的就放一个借借味儿,像我这样的贪枣族央求大人给我放6个枣,争取一口一个枣,枣多枣少有特殊记号,吃的时候各取所需。

第二步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煮,看锅掌握火候很重要,大火半小时后关小火,中间再开中火,如此反复,6个小时左右后,软糯香甜的粽子才算大功告成。

第三步,放凉水里拔,在冷热交替中,糯米收紧,口感更扎实,每一口都要切进去,在强大的阻力下感受咀嚼的征服感,别提多满足了。

第四步,分粽子,按人头分,一人6个的量,吃饱了打包带回家等过节再吃,平时不过节家里不吃粽子,姥姥说这样才会对每年的端午有所期待,怀着这份等候了一整年的期待吃粽子,每一口都格外珍惜,格外解馋。

到了端午那一天,在起床之前,爸妈就将五彩线绑到了我们手脖脚脖上,像一道道小彩虹,俏皮可爱,等节后的第一场雨时,将五彩线摘下扔到小河沟里让水冲走,意味着把一年的灾病都带走;

起床后,用浸泡了艾蒿的水洗脸洗脖子,清香通透,脸不犯懒的话每天都洗,但这一天的水里加了料,就有一种神圣感,也是祛灾祈福的老传统;

接下来上桌吃饭,一盆粽子,一盆蛋类荟萃,鲜鸡蛋,咸鸡蛋,咸鸭蛋,咸鹅蛋,堆成小山,瞅着就格外富足,嚯,敞开了造,吃饱喝足,揣上盆里最结实的蛋,去学校撞蛋比赛,看谁的蛋最抗撞挺到最后,个别玩赖的同学会用手指垫在蛋上撞击,被发现后就永久剥夺参赛资格,还落下个玩赖包子的美名。

晚上带着七零八碎的蛋兵回到家里,跟爸妈汇报一天的战果,然后再美美地吃个粽子,抚摸着五彩线进入甜甜的梦乡……


长大后公司里经常有团建活动,惊觉原来我们这个大家庭从未停止过团建,无论是周末的聚餐还是逢年过节的包饺子、豆包、馄饨,再到滚元宵,包粽子,家人的生日聚会……都是男女老少齐上手,唠着闲嗑儿中交流了情感,也舒缓了生活压力,有啥闹心事儿高兴事儿都可以肆意说出来,大家七嘴八舌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乐事在分享间却喜悦加倍,这就是团建最朴实的形式吧。也是后辈从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的第一手关于家的概念,小时候还不懂这事儿的可贵,只知道这种感觉挺好的,暖洋洋的,每次想到都乐呵呵的,长大后才发现,这种家的交融感仪式感不是每家都有,也不是会一直伴随终身,它可贵得……指不定哪天就消失了。


老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恐怕是屈原的《离骚》中咱们最熟悉的诗句了,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咱们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上学的时候没少,在屈原的图画上涂涂改改😁😄)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去泊罗江凭吊屈原,为了不让屈原尸体被和中蟹鱼虫蛇所吞噬,人们就往江里投入饭团,倒雄黄酒,这就有了每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端午节了。

好了故事说完了下面我就说说本人最喜欢的粽子的味道,我是一名资深吃货......😁

1:广东裹蒸粽(本人最爱)

裹蒸粽是用干的荷叶包裹的,先铺上一层糯米,再来一层绿豆,当上肥瘦猪肉和一半咸蛋黄,用水草绑好,最后味道有淡淡的荷叶清香,咬一口那感觉爽。

2:广西小枕头粽

外形好像一个枕头,至于配料就不说了,挺复杂的,我虽然吃过,但是记得不太清楚了,给个图片解解馋吧😄


3:陕西蜂蜜凉粽(这是我不得不说的秘密)

它和别的粽子不同,不包馅,也不包粽叶,全是用糯米制成的,外形晶莹剔透,清凉解暑,食用时沾着蜂蜜,桂花糖浆吃,吃一次绝对忘不掉。

4:华北地区的黄金裹玛瑙(感觉吃不起的样子)

用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金金的黏谷中镶嵌这娇滴滴的小红枣,故名为黄金裹玛瑙,感觉就像一个土豪金的汉子,坏笑着包围这那娇艳欲滴的小红颜。

5:海南粽子(用芭蕉叶做的

粽子之大,一个蒸锅放不下。一个粽子重约1斤左右,没错就是一斤左右,这是我吃过最大的粽子。


6:台湾粽子(一家人的粽子)

用长糯米,炒半熟,在用炒过的五花肉,虾仁,花生,鸡肉,干贝等等包好下锅煮熟,所有的食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种感觉(别管我让我在流一会口水)


至于你让我选出最爱的口味,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这对一个吃货来说太难了。我所列举的只是我泱泱大国的一小部分,大家还知道什么奇特有美味的粽子呢?


皮革明子

作为一个标准吃货的九月君,最爱的粽子,一定是又香又好吃的那种,那就是当当当~~~

蛋黄鲜肉粽!

必须得是蛋黄鲜肉粽啊!

一整个,圆圆的咸蛋黄,在粽子里面。

一定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吃粽子里淡淡的鲜肉+咸蛋黄的气息,吃咸蛋黄沙沙的口感,吃咸蛋黄咸鲜软糯的香气,以及咸蛋黄中间那个硬芯儿越嚼越香的味道。。。

哇塞——

说得我自己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还有粽子里面大块的鲜肉,都是极香极好吃的!

鲜肉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吃的时候,也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

吃鲜肉那融在粽子里的肉香,吃鲜肉一丝丝一缕缕的口感,吃一大块鲜肉在嘴里那种满满的幸福感——爆棚的感觉!

其实,粽子,吃的,就是一个回忆。

一个小时候的回忆。

小时候的物资,总是没有现在这么丰盛的,甚至可以说是匮乏。

那时候,也就是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美食。

而小孩子,也就把过年过节,当成一种期盼,一种向往,一种可以解馋的途径,一种心底里的希翼。

这份期盼,才是最甜、最美、最值得回忆的。

现在衣食住行都好了,什么美食都可以吃到了,反倒少了一份美妙感。

其实,仪式感,还是很重要的。

可以让人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永远!


放飞九月

我来回答啦。

最爱的就只有两种,白米粽和大肉粽。

先来说白米粽

市面上很少有的卖,尤其是那种粽子礼盒里更是少见。所以吃的最最多的还是自己家里包的。采还没有小虫子那会儿的新鲜粽叶,洗干净,上好的白糯米,棉线,裹成三角粽或者四角粽,然后大锅烧一个小时。

白米粽子是最能吃出粽叶的清香的,真的超级好闻,烧的时候就散出来粽叶香了。烧好以后,剥开一个,白米微微带点黄绿色,蘸着白糖吃,啊,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啊,这就是粽子最本真的香味。

再者就是咸口的大肉粽

哈哈,包的时候,选带点肥肉的猪肉,切成块状,拌上酱油等调味腌制入味。白糯米也是拌上酱油着色。一个粽子里放上两三块肉,等烧好以后,肉被糯米膨胀压缩,超级超级香。


现在的礼盒粽子里,还会有更高级的蛋黄肉粽,也绝对是我的真爱!

坐标:江苏无锡,今年妈妈已经裹了好几次了,大部分送人了。糯米食品,大家记得吃热的,不要一次多吃哈!亲们,端午快乐!

我是芥茉喵,关注我哦!


芥茉喵爱生活

马上要到端午节了,这个中国人最熟悉的传统节日,在全国各地都会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粽子飘香,龙舟竞技,艾草碧绿,丝线五彩,缤纷的节日气氛都为了烘托端午的平安健康的主题。北京作为一个端午节氛围不怎么浓重的城市,也有个传统习俗大家绝对不会忘记,那就是吃粽子啦。

自家包的粽子绝对排第一

小的时候有一阵子住在农村,姥姥和妈妈每年过端午节都会包很多粽子,那时候的粽子和现在的不一样,包的都是黄米粽子,一般都会包两种,黄米和小枣的,还有黄米,小枣加红豆或者芸豆的。煮熟的粽子一剥开清香味道四溢,那时候枣比较贵,一个粽子一般就放一个枣,吃的时候会撒上白糖吃,黏韧甜香,绝对是小时候最爱吃的美食之一呢。

后来到城市生活以后,端午节的时候,妈妈还是会包粽子,从小一直看着妈妈包粽子到长大,每次都会学一下,可到现在还是没学会,也是被自己蠢哭了。现在我家包粽子一般会用江米,还是会包两种,江米小枣的,和江米,小枣,红豆还有芸豆的。现在包粽子不会只放一颗枣了,但是吃的时候还是会习惯放点白糖吃,软糯甜香,好吃的不得了。所以好吃的粽子再多,馅料再仿佛,最喜欢的还是妈妈牌的粽子,毕竟带着从小到大的熟悉好味道。

渐渐被咸口广式蛋黄粽俘虏

还有一种超爱的粽子是广式咸口的蛋黄鲜肉粽,某次端午节父母的朋友送来一盒子这种粽子,然后就被深深的迷住了,然后和朋友讨论大家喜欢吃什么粽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喜欢这种蛋黄鲜肉粽,包括一大部分不爱吃咸粽子的北方人哦。

这种粽子的馅料是蛋黄和五花肉,新鲜的五花肉混合着粽子叶的淡淡清香,肥瘦相间的肉渗透到江米里,咸香可口,搭配香甜的蛋黄简直是绝配啊。本来就喜欢咸蛋黄做的一切东西,自然不能放过粽子啦。

世上粽子那么多,你最爱的是哪种呢?欢迎来交流。


我是妖夜,爱吃爱玩爱旅行,更爱和你分享美好的一切,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