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吳堡縣產業伴奏 貧困戶演繹“變身”三部曲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吳堡縣積極探索“造血型”扶貧,通過龍頭帶動、創業引導、抱團發展等舉措,推動產業扶貧到村到戶到人,建立“鎮有產業基地,村有當家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扶貧格局。截至目前,已實現全縣產業貧困戶3932戶9358人長效產業全覆蓋。

陝西吳堡縣產業伴奏 貧困戶演繹“變身”三部曲

深砭墕村以果業富村

龍頭帶動:貧困戶變上班族

近日,吳堡縣辛家溝鎮深砭墕村豐潤現代農業園區的一車車山地蘋果正隨著滾滾車輪走向市場,村民們忙著分揀裝箱,好不熱鬧。2014年,園區的進駐,讓村裡41歲貧困戶霍學雲在家門口賺上了“工資”。“村裡的人都不用出去打工了,現在我們村還在外面村上招人,在這打工一天一百元,還管吃,貧困戶還能優先在這裡學技術!”霍學雲高興地說。

據悉,該園區共流轉土地760畝,利用農民荒蕪或廢棄的土地,高標準栽植600多畝山地蘋果,帶動193戶貧困戶入股、務工,並向38戶貧困戶發放了2.4萬元土地流轉費。

據統計,今年以來,吳堡縣完成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項目13個,帶動貧困戶584戶1430人,投入項目資金326.3萬元。累計分紅38.56萬元,受益貧困戶584戶1430人,戶均增收600元以上。

陝西吳堡縣產業伴奏 貧困戶演繹“變身”三部曲

尚家坪村致富帶頭人尚樹軍加工傳統老黑醬

陝西吳堡縣產業伴奏 貧困戶演繹“變身”三部曲

貧困戶發展羊子養殖

創業引導:貧困戶變小老闆

從攬工漢到掛麵翁,56歲的吳堡縣張家山鎮冉溝村脫貧戶霍建國走出了脫貧致富的閃光足跡。“以前在外面攬工受苦又受氣,現在自己給自己幹,有奔頭!”霍建國告訴記者,2015年,他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獲得了1萬元村級互助資金和2萬元無息貸款,參加了製作手工空心掛麵的技能培訓。

做手工空心掛麵是個累人活兒,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遇到好天時,夫妻兩人就要熬夜守更地做,可霍建國卻感到一種酣然的踏實和快樂。他給自己算了筆賬,一年用300多袋麵粉,除去成本費和人工費,每年有五六萬元的穩當票子,日子過得越來越殷實、紅火。

截止目前,吳堡縣累計兌付個戶產業扶持資金2373.85萬元;向全縣符合申報條件的41名貧困戶發放自主創業補貼共計123000元;撬動縣上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免擔保、免抵押、財政全額貼息小額貸款9105.97餘萬元,有效解決了2544戶貧困戶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難題。

陝西吳堡縣產業伴奏 貧困戶演繹“變身”三部曲

貧困戶赴江蘇學習技能

陝西吳堡縣產業伴奏 貧困戶演繹“變身”三部曲

搬遷戶在社區工廠就業

抱團發展:貧困戶變合夥人

時下,一場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在吳堡山鄉煥發勃勃生機。作為市級‘三變’改革試點村,吳堡縣前畔村因勢利導、順風而起,活化發展思路,率先走出一條盤活經濟、多元發展的路子。447名村民搖身一變成為了享受年終分紅的合夥人和股東,坐上了村集體經濟的快車。

窮則思變。2017年12月,經過全體村民同意,在完成對村集體資源清產核資基礎上,前畔村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集體經濟實體——“前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社設置了土地股、資金股和人頭股,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獲利後,集體直接從淨利潤中提取30%作為村集體發展壯大資金,其餘70%按照集體和社員所佔股份進行分配。

前畔村第一書記王德榮介紹,前畔村結合縣農產品推介會,形成發展訂單農業和林下經濟為主導,特色養殖業、美食加工業等為補充的效益農業基本框架。目前,合作社已種植山地蘋果310畝、花椒122畝、小雜糧450畝,帶動48名貧困戶在基地務工;以800畝苜蓿地為支撐,建成了存欄500頭羊子的種養循環利用式養殖場。“為實現以短養長,我們在山地蘋果樹下套種小雜糧,這些產業見效後,僅種植業一項預計每年可為合作社增加收入160萬元。”王德榮滿懷信心地說。

2018年,吳堡縣共實施87個村集體組織中長期特色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6179戶14285人,覆蓋產業貧困戶3932戶9358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