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新書《禪的故事》,教會我們對抗孤獨,緩解焦慮

易中天新书《禅的故事》,教会我们对抗孤独,缓解焦虑

現在,禪修班、禪修營、禪修聖地、禪意酒店……以“禪”的名義出現的事物太多,李連杰、喬布斯、馬雲、李嘉誠等明星大佬也都會禪修。但到底什麼是禪呢?禪有什麼作用呢?禪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現在,“退隱江湖”多年的易中天帶來了他的作品:《禪的故事》。

易中天新书《禅的故事》,教会我们对抗孤独,缓解焦虑

易中天“特別喜歡”禪宗,很多年前,嵩山少林寺在製作《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的時候,便邀請易中天出任禪學顧問。他在《易中天中華史》專闢一卷來寫禪宗,名為《禪宗興起》。

在書中他認為,越到後來,禪宗就越是成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唐詩、宋詞、元曲、山水畫、明清小說,處處可見禪宗的影子。就連慷慨縱橫不可一世如辛棄疾,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不也禪意盎然嗎?

易中天新书《禅的故事》,教会我们对抗孤独,缓解焦虑

對我們個人而言,禪宗讓我們明白了智慧與知識的區別——知識屬於社會,智慧屬於個人;知識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啟迪。

而禪,就是中國智慧之一種。

易中天認為讀禪越多,就越聰明。它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對抗孤獨,緩解焦慮,變得聰明。他說,“也許,這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立地成佛。”

但同時,他也直截了當地告誡,“禪,不是武林秘籍,不是職場寶典,不是錦囊妙計或者什麼攻略之類。它也不是心靈雞湯,不負責心理按摩。那是文化騙子,賣大力丸的,包治百病,不可能的。”

他覺得可以保證的收穫只有一點:讓你係統地瞭解禪宗。

易中天新书《禅的故事》,教会我们对抗孤独,缓解焦虑

國畫大師黃永厚為本書配畫

《易中天:禪的故事》,本書從禪的起源開始,講述了禪的發展與傳承,描寫了其從古流傳至今在人們的生活與思想中的的衍變,穿插著有趣和耐心尋味的公案故事,充滿哲思。

易中天老師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配合國畫大師黃永厚的精彩畫作,引據神話傳說與真實史料,靈活運用古代文豪與禪師的對話,解釋了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常識及俗語的出處,它們都與禪擁有著密切的關係。

讓我們瞭解禪是什麼,理解禪文化和禪意,感悟禪的美妙。

易中天新书《禅的故事》,教会我们对抗孤独,缓解焦虑

易中天表示,禪有三個特點,不可說,不必說,不能說。禪宗追求的是最高智慧,或者說終極智慧,所以不可說;不必說是因為禪宗的特點: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禪的美好與玄妙在於它能幫助我們:

認識自己,對抗孤獨,緩解焦慮,變得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