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重慶,最近十年西部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汽車,重慶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重慶汽車年生產能力超過600萬輛(含在建),產量300萬輛 ,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汽車城之一。

2016年重慶汽車產量達到316萬輛,位居全國第一,汽車製造業產值5380億元;2017年汽車產量299.82萬輛,位居全國第二,汽車製造業產值5016億元。汽車產業在重慶的經濟結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整個生產總值中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重慶從上世紀50年代長安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開始,發展至今已經擁有長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東風小康、眾泰、北京現代、力帆、北汽銀翔、華晨鑫源、紅巖依維柯、長安鈴木等多家整車生產企業,同時擁有超過400家高品質一線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幾千家二三線配套企業。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進入寒冬,產銷量持續回落,進入下半年後出現負增長。據中汽協數據顯示,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82.6萬輛和2287.1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0.4%和0.1%,而乘用車1-10月產銷分別完成1935萬輛和1930.4萬輛,產銷量同比均下降1%。

作為汽車城重慶,在這場車市寒冬中顯得更冷,大部分車企銷量下滑,生產冷冷清清,少了以往的喧鬧。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長安汽車、長安福特

長安汽車作為重慶汽車行業的龍頭大哥,今年1-10月累計產銷汽車178.8376萬輛和181.8191萬輛,分別同比下滑20.77%和21.67%,自主品牌部分銷量120萬輛,僅完成全年目標的60%。公司業績前三季度下降79.98%,第三季度甚至出現虧損,達到4.47億元。

10月長安福特銷量僅26938輛,相比去年10月的82346輛同比下滑高達67.2%。1-10月,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為33.6萬輛,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

銷量嚴重下滑,業績下降,短期看不到希望,下一步長安汽車、長安福特預計會大幅縮減產能。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

規劃整車年產能30萬輛,發動機年生產能力20萬臺,目前產能利用只有30%。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生產的新車型昂希諾(ENCINO)本來被給予期望,但上市半年累計銷量僅僅只有6000多輛。

本就因薩德風波而全線潰敗的現代汽車,眼見風波漸去銷量回暖,奈何又遇中國車市寒冬,在重慶的工廠前途迷茫。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北汽銀翔

用“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容兩年之前的北汽銀翔不為過。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這家前幾年風光無限的新興車企其實就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付款困難、頻繁更換供應商、新車型集體“陣亡”、機構人員臃腫、研發薄弱、質量處理滯後、售後服務不到位......,最後一拖再拖,不見處理措施,造成今日困境。

同時戰略失誤也是造成北汽銀翔困境的原因,一年推五六款新車、成立新工廠(比速汽車)、開建南充基地,這般盲目擴張不知道是為了啥?結果是資金跟不上、管理跟不上、技術跟不上、售後跟不上,無疑是自取滅亡之舉,就算不遇上2018年車市寒流,倒下應為理所當然。

在經歷了銀行抽貸、40天停產風波、供應商討債、員工集體討薪等事件之後,雖然在9月28日由北汽集團、銀翔集團、合川市政府三方注資20億,由新成立的重慶昌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管理,可惜很多問題未處理到位,目前依然未恢復生產,前景黯然。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力帆汽車

今年8月初供應商上門追討貨款,暴出重慶的另一家汽車廠力帆汽車的困局。

新能源汽車騙補,軒朗、X80等新車型銷量低迷,直接結果是帶來流動資金的枯竭。困難重重的力帆汽車目前只能靠賣地支撐。

已停產的濰柴汽車、銷量低迷的華晨鑫源、退出中國的鈴木......重慶汽車企業在這場車市寒冬中顯得特別“冷”。

汽車行業極度深寒,車市寒冬中汽車城或許迎來裁員潮

2018年汽車銷量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銷量大幅下滑之後便是慘烈的市場競爭,部分車企定會將成本控制放置到首位,面對過度“虛胖”的產能,而裁員可能難以避免。

在這場車市的“寒冬”中,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重慶車企們面對的壓力可能更大。為控成本去產能,而裁員將勢在必行。最近便傳出長安汽車將開始裁員的消息,同時長安福特也傳出將縮減一半產能,準備開始大幅裁員。

車企之後便是汽車配套企業,2019年重慶汽車製造業失業潮或許正在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