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什么?80%的人不了解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急性肾炎,这次我们再来看看慢性肾炎。

1.概念:慢性肾炎的全称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炎是什么?80%的人不了解

2.病因:大家可能以为慢性病多由急性病长期不愈迁延而来,但仅有15%-20%的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急性肾炎迁延超过1年者转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但其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

3.分类及特点:慢性肾炎根据病理分类,可分为:

(一)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又称: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占肾活检病例的50 %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多有前驱感染史;病情进展较快,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二)膜性肾病(MN),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有部分表现为慢性肾炎,35岁以后发病多见,大部分患者肾功能正常,5 年~10 年可出现肾功能损害

(三)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多见于30岁以前的青少年。一般起病急,有前驱感染表现,易与急性肾炎混淆,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四)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好发年龄为20-40岁的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并常伴有高血压。

慢性肾炎是什么?80%的人不了解

4.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起病缓慢,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5.诊断:凡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除外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即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治疗目标:<130/80mmHg;尿蛋白治疗目标:<1g/d。

②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应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d))。

③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④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避免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等因素,减少肾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