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苏联“中国通”在斯大林格勒神奇逆转二战

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麻将,重庆的麻将文化,更是闻名四方。但没有多少人想到,麻将能和二战的转折点联系起来,正是一个在重庆学会在桌上“垒长城”的人,在遥远的斯大林格勒,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挡住了德国的钢铁洪流。这个改变世界历史的人是谁?他和中国有什么因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败和中国的协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德国的盟友日本,屡次拒绝德国提出的出兵苏联的请求呢?为什么说中国力量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呢?

1939年,一份蒋介石的请求被送到了莫斯科,蒋介石希望,苏联能派遣原驻华军事总顾问加仑,到中国帮助抗日。

看到这个请求后,很多俄军官兵笑了,加仑就是布柳赫尔,他现在可不是一般人,而是苏联五大元帅之一、远东苏军的总指挥,他怎么可能去中国?

斯大林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派遣加仑到中国的。他亲自敲定了另一个人,当年加仑在中国的重要助手——崔可夫。

中流砥柱——苏联“中国通”在斯大林格勒神奇逆转二战

在命令中,斯大林严肃地对崔可夫说,一旦中国抗战失败,未来日德夹击苏联,苏联就可能灭亡。

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国部、熟悉远东局势的崔可夫知道,斯大林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1940年,远东苏军有70万,是日本关东军的两倍,然而,如果日本征服了中国,就可以把在中国关内的八十五万大军,也调来对付苏联。日本还有1339万人的后备役,再逼迫中国出兵力、出资源,来与德国一起,全力对付苏联,苏联必亡。

忧心忡忡的崔可夫,作为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在1940年12月末来到重庆,。得到了蒋介石的盛情款待,在军委会大礼堂,军事委员会上校以上将领全体出席,欢迎崔可夫到来。很多人对蒋介石的热情非常不解,苏联派了一个年仅四十岁、以军事外交见长的年轻将领,真能帮中国打赢抗战吗?

在欢迎宴会上,崔可夫没有理会宴会上怀疑的目光,他开门见山地问蒋介石:“这场仗,中国能不能打赢?”

蒋介石坚定地回答:“日本无法战胜中国!”

他建议崔可夫了解一下中国军队的战史,并热情地提供了大量资料。

在重庆,崔可夫除了吃火锅,打麻将,把其他时间都放在了对抗战的研究上。

很快,他的目光被淞沪会战吸引了。

这是中日两军最强部队的一场巅峰对决,日军在陆海空部队的装备上,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为什么用了整整三个月、付出惨重代价,才占领上海呢?

原来,中国军人在上海同日军展开了巷战,在狭小的街道上,日军装甲部队,炮兵,乃至空军的作用,都受到了严重制约。

中国军队与日军围绕着一座房子、一间屋子,展开了激烈肉搏,这在欧洲几乎是闻所未闻的。而中国军队用空间换时间,诱敌深入的持久战战略,也给了崔可夫很大的启发,他专门对中国军队的上海巷站做了认真研究。

军事天才崔可夫很快对这些战略融会贯通。1941年9月,蒋介石请求崔可夫起草一份保卫长沙的计划书。崔可夫带顾问组连夜完成,作战计划的核心是先后退,诱敌深入,再和日军打巷战,外围进行调兵包围日军,争取围歼。

在中国初尝胜果的崔可夫,迫切希望能将自己在中国抗日战场学来的战术,用在祖国苏联。

中流砥柱——苏联“中国通”在斯大林格勒神奇逆转二战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1941年12月,日本由于陆军主力被牢牢束缚在中国,最终放弃了与德国夹击苏联,却利用海军突袭了珍珠港。

1942年3月,崔可夫如愿回国参战,并被派到顿河地区,负责防守斯大林格勒一带。

崔可夫首先衡量了战场形势,在他眼里,这场仗和淞沪会战非常相似,德军同日军一样,拥有优势的装甲力量和空军,而英美仍然采取静观态度,苏军同中国军队一样,只能单独抗敌。

但崔可夫知道,日本陆军被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而日本海军正忙于对付美国,苏联没有后顾之忧,却有着战争的正义性。在他的耳旁,一直萦绕着蒋介石“日本无法战胜中国!”的声音,崔可夫也对部下说:德国无法战胜苏联!

他下达秘密命令,要求在城市里布置防线,准备打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巷战。

9月12日,希特勒下令不惜任何代价,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同一天,崔可夫就任第62集团军司令。

中流砥柱——苏联“中国通”在斯大林格勒神奇逆转二战

从第二天起,第62集团军同冲入城里的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路上凭借装甲力量打“闪电战”的德军,头一次面对了一种让他们无可奈何的新战法,他们给这种战法起了一个名字——老鼠战法。

往往德军攻占了厨房,却仍要争夺客厅。崔可夫讽刺德军说:“德军为了攻占一座巴甫洛夫大楼,阵亡的人数比攻占巴黎时的阵亡人数还多。”很多极其普通的大楼,由于遭遇顽强的抵抗,德军在地图上将其标注为“要塞”。

在斯大林格勒,没有一条可见的战线,苏德两军围绕着每一间屋子展开了争夺。然而,第62集团军原本只是一个后备军团,防守斯大林格勒的大多数苏军,并不是精锐部队。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大量伤亡后,德军不断向前推进战线,到11月,德军已经占领了斯大林格勒90%的地区。

但这个时候,苏军准备已久的“天王星计划”启动了,包括从远东调来的精锐部队在内,100万以上的苏军已经秘密完成了对德军的反包围。11月19日早上7时20分,苏军展开全面反击,两个多月后,百万轴心国部队全军覆没,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最大转折。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德国多次要求日本,向苏联宣战,将上百万在中国战场的日军派往西伯利亚。1943年1月,德国特地紧急派遣新的大使史塔玛赴日。

(日本新闻139号,

枢軸の契りいよいよ固きを加うる旨、力強く声明の折から、新大使の入京はひとしお意義深きものがあります。

大使发表了强有力的声明,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轴心国之间的合作,大使入京充满着深刻的意义。

然而,深陷侵华战争中的日军,最终还是拒绝了德国人的请求。

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崔可夫,挥军西进,应他的要求,第62集团军改名为近卫第8集团军。

两年后,正是这支部队,攻入柏林中心,逼迫希特勒畏罪自杀,并接受了纳粹德国的投降。三个多月后,苏军挥师东进,与中国人一起,让日本法西斯,迎来了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