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2018年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遇冷,全年整體趨勢處於下跌已成定論,於是網絡上便出現了一種聲音,稱國內汽車市場是由於經濟發展勢頭放緩,而開始步入暮年,霎時間“車市寒冬”這一詞甚囂雲上。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當真面臨著“車市寒冬”?用大數據說NO!

大師在這裡,不先對這一說法表態。我們先來看兩組乘聯會近日發佈的數據: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2018年10月全國豪華轎車銷量為10.2萬輛,同比增長8.9%;1-10月豪華轎車累計銷量104.0萬輛,累計同比增長20%,約佔市場份額的5.7%,而全年前10個月裡,豪華轎車的月度銷量同比都是正增長狀態。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另一邊,自主品牌轎車今年的增長率也保持了總上漲的趨勢,累計銷量達181.4萬輛,同比增長11.8%,全年僅8-9月負增長。組成市場的三大板塊裡,兩個板塊都保留了較高的增長率,而市場主流—合資品牌總計月度同比增速已是連續6個月的下滑,10月甚至下跌了19%;1-10月的中走勢為下跌6.7%。

由於主流合資的市場份額過大,這一市場的下滑加上SUV市場總體的下滑才是導致整體市場走衰的真正原因。

主流合資市場出現下滑,拖累整體市場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另外再加上這份各豪華品牌1-10月的銷量表格,就不難看出,與其說汽車市場整體低迷,更應該說是往年的主流合資市場持續走衰。

因為豪華品牌市場和自主品牌呈現的依舊是是旺盛的生命力,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對“車市寒冬”這個說法提出質疑。

大膽猜測,吃香多年的合資為何今年疲態盡顯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將目光從整體轉移到局部之後,問題的實質便浮出了水面。那麼為什麼合資市場今年會遭遇滑鐵盧式的大滑坡呢?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釋,在我國汽車市場起步之初,合資品牌幾乎是佔領了整個汽車市場的,在國外已經發展了數十上百年的汽車廠家們,它們的技術與國內起步尚晚的自主品牌相比,自然是天壤之別。合資品牌們當時的售價雖高,也在市場中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國內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們的需求隨之水漲船高。在20萬以下,這個佔據了我國汽車銷量70%的價位中,大部分合資品牌仍然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價格,配置上卻沒有太多的升級,類似中控“小黑板”、安全氣囊“選配”、電子輔助系統“選裝”等登不上臺面的行為仍然存在。

反觀技術進步巨大的自主品牌們,為了在市場中佔據份額,雖然產品的幾大件部分技術稍微落後於合資,但是卻在安全配置與舒適配置上做到了應有盡有,這也不難解釋為何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選擇自主品牌。

車市寒冬?是沒錢買車還是不願將就,為何豪車銷量持續走高?

另一方面,從剛結束不久的廣州車展中也能看出,豪華品牌依舊保持了自己應該有的品牌調性,無論是在外觀還是配置上都對得起自己的售價。所以在自主發力和豪華品牌不退步的狀態下,依舊保持高價低配的大部分合資車型自然將自己可靠性的優勢給掩蓋了下去。不過在廣州車展中也能看到好的勢頭,部分合資車企們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重振之路,推出了不少有著不弱競爭力的車型。

結語:

其實,關於車市的言論最近也寫了太多,大家想必也有些厭煩了。只是作為普通老百姓來講,要用車時還是會想辦法買車的,不會存在大量因為排放法規的改變就不敢買車的情況,普通人的消費觀念無非就是如何能用自己的錢買到自己更喜歡也更划算的商品。相信各車企也不會想不到這些,而如何改變往常的中國市場好賺錢的思想,才是這些銷量下滑的車企最應該注意的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