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北斗曆法

天文學為科學之母。“科”字,科從鬥,鬥表示天文星佔,禾指農業生產;

太陽和月亮運動只能在地平線以上的部分能看到,沒入地平線以下就看不到了。

只有北斗七星永遠處於北方夜空地平線以上,圍繞北極星(也稱天心)逆時針旋轉,人們能夠看到循環往復運動的完整軌跡。

北斗曆法成為最早的歷法,也即最早的科學。

河圖:北斗曆法

《鶡冠子》記載:“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曆法現遺存於彝歷中,彝歷是一個月36天,一年十個月。年終另加5至6天“過年日”,平均每年為365.2422天。

根據觀測太陽運動到達最南點時為冬至,到達最北點時為夏至。

根據傍晚觀測北斗星,斗柄正下南指為大寒,正上北指為大暑。

上古北斗曆法每年10月,對應十天干。每月36天,每月3旬,每旬12天,對應十二地支。

河圖:北斗曆法

《河圖》:

斗杓東指,天下皆春,其數8,8×12=96 (天);

斗杓南指,天下皆夏,其數7,7×12=84 (天);

斗杓西指,天下皆秋,其數9,9×12=108 (天);

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其數6,6×12=72 (天)。

北斗曆法:一年內各月日數整齊。根據天文點(大寒、大暑、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來定季節的,十分準確。因而,北斗曆法科學性優於現行公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