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江平《私權的吶喊》有感

讀江平《私權的吶喊》有感

近兩週選擇性地閱讀了江平老先生的《私權的吶喊》,其中純粹關於法學研究的內容被我主動忽略了。我的關注點在於那些經濟、法律、社會、政治交叉的話題及分析討論。因為很多現實問題的解決,不是某一個辦法或工具可以做到的,往往是綜合因素共同發力的結果。不覺中,我已成為一名現實主義者,以往過多的理想主義色彩褪去,現實理性主導了偏好。

如吳敬璉、江平二位名家所言,既不能迷信市場,也不能迷信法律。現實世界中的很多問題,要想得以解決,單純依靠市場、法律還不夠。政治主導下公權力對市場、法律邊界的把控,社會大眾日常瑣碎的道德約束與社會自治,這些都不是市場、法律能夠解決的,卻是我們這個世界健康發展所不能或缺的。

私權的吶喊,從這個角度看,並非僅僅是我們慣常思維下市場經濟中基於個人主義發展的吶喊,還囊括了社會領域個人參與社會自治的吶喊。這是兩個層面的吶喊,前者側重財富的追求,屬於經濟層面;後者側重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屬於治理層面。不過,二者對千百年來上層建築的科層體制而言,無疑都是一種巨大的衝擊和挑戰。

脫胎於社會又有脫離社會衝動的國家及國家公權力,會那麼輕鬆容易地在“私權的吶喊”中“繳械投降”,主動放棄手中炙手可熱的權力嗎?看看歷史上的王朝更迭、歷朝歷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國家內部的激烈鬥爭乃至血腥屠殺,我們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何權力的取得都是鬥爭的結果,儘管鬥爭有文鬥,也有武鬥,但不鬥爭顯然是不可能的。

上層建築為了避免鬥爭的出現和升級,歷史地看,是不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而是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讓大家願意講、敢於講心裡話。從這個角度看,吶喊不僅在魯迅的民國時代有意義,在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依然有。不過,後者顯然更注重於建設與發展,與共產黨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過程相契合。

就《私權的吶喊》而言,這本書涉及建國以來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和法治的理論與實踐過程,內容豐富、深刻且牽涉廣泛。有選擇性地閱讀後,除了上述總括性的認識外,我還有兩點具體感想與大家分享。

其一,關於怎樣研究問題的方法論。

這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回顧歷史,廓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比如對建國后土地改革、民法通則編撰工作歷史沿革的回顧,由於加入了當時高層決策者的明確指示和思考,讓後來者可以更完整地去思考相關問題。二是迴歸馬列經典,從基本概念比如國家與社會入手,在更高層面去理解法、經濟與社會。這對於研究問題,提高認知,推動問題解決,無疑都具有現實指導意義。三是釐清邊界,展望未來。無論理論還是實踐,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當下乃至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徹底解決的難題,這些問題就可以視為“邊界”。只有找到這些不同層面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及它們共同構築的“邊界”,我們才能摸清楚、看明白難點、痛點、堵點,才可能找到方式方法予以解決,改變“邊界”範圍,引發變革與創新。比如,認識法的意志性與規律性,明確它們的應用邊界,對公法、私法建設(立法、執法、司法)就十分重要。

其二,一個重要的現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個重要的現實是“我國公有制與私有制的共存。”這個現實決定了,我國的改革發展既要體現政黨意志,又要尊重發展規律,才能促進協調發展,各美其美。任何讓公有制、私有制對立起來甚至加劇矛盾的言論、行為,理論角度看都不可取。公權力與私權力的矛盾衝突要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治理體系的辦法、改革發展的辦法,來緩和消除。這決定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問題不僅僅是經濟體制問題,而且還包括政治體制問題。協調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才能與時俱進,明晰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社會自治”。這是之前學習工作中未曾重點關注的,卻是如今想來很重要的一個治理環節。“矛盾不上交”,並非必須公權力介入。也許未來國家還會在繼市場下放權力後向社會下放權力,讓渡出一些自己之前想管卻未能管好的社會事務,讓社會自治組織去管理。儘管當下看,這還是個可能性,但卻不失為一個重要方向。

總體看,這本八年前購買的書讓我受益匪淺,學習了諸如研究的方法,法律與經濟、社會和政治的關係,歷史上一些高層決策的細節,公法、私法和社會法的分類、邊界及其對應的權力架構,等等。這對於洞悉社會現象、改革發展的政策及趨勢等不無裨益。

當前,我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這一時期的鮮明態勢。這一態勢下,私權的崛起不可阻擋。全球化、互聯網、通證經濟等的迅猛發展,為個人主義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繁榮提供了肥沃土壤。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規則的發展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倡議的落實和開拓進取,為全球乃至歐亞大陸市場經濟新秩序的形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充沛動力、充足養分。主權國家集體主義關懷下的私權吶喊之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地球村的天空。不覺間,市場經濟大潮已席捲全球。

市場大勢開始慢慢推動傳統科層體制的變革。這是一個人可以脫離千百萬年來依靠某一特定地域群體配置資源的生存模式後,出現的新變化。全球範圍內的人口自由流動、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和創新創業數字平臺經濟的強勢崛起,都可以視為這種新變化的現實解讀。在這種變化影響下,儘管個體脫離集體主義的關懷還不夠徹底,但至少讓個體看到了某種內心渴求能夠實現的希望之火。

假設,某一天,當個人無需再以尊嚴、自由等為代價寄附於某個組織,以謀求生存、尋求庇護,世界將會如何改變呢?公權、私權以及社會權力的邊界又將發生哪些變化呢?這都值得深思。

不僅是當下的問題,這些事關未來的問題,也都是符合吶喊之後的邏輯的。聽到吶喊,首先是聽明白喊什麼,然後再思考其含義。我想,這私權的吶喊,我大概是聽懂了,儘管這也許還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完結)

後記:一篇讀後感,不一定對,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引發關注、探討與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