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諮詢中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尊重孩子,可是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尊重?那麼怎麼能夠尊重孩子呢。當自己成長過程中沒有被尊重,自己就不懂得怎麼去尊重孩子,自己不會給自己沒有的東西。因為自己也是被打壓被壓抑的長大的,當父母的更多的會把自己受過的苦給孩子演示一遍,因為自己成長中學到的就是這些,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所以每個父母都看著書本把孩子培養成完美的樣子。

諮詢中遇到一位女士,她的孩子因為輟學,她太痛苦了才來求助。當隨著諮詢的深入,慢慢幫助她回溯自己的過去,她突然嚎啕大哭,想起來自己在高中宿舍住宿那幾年,自己每天拼命地學習,就是因為爸爸媽媽給自己的壓力大,所以自己斷絕了和同學們所有的交往,只是一心學習,每天都學到後半夜2點,自己用手電給自己照亮,當自己考上大學的時候,自己整個人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所以沒有回溯就看不到自己在學習上吃的苦,也就不能理解孩子,更談不上共情了。

當自己當上媽媽之後,她就忘了自己受過的苦,當一個人只是看到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努力學習得來的,一個人就會把學習更加強化,對自己的孩子更會拔苗助長。所以她自從有了孩子就把孩子培養的既有修養學習成績又優秀,直到孩子在高三突然出現抑鬱情緒,然後孩子就開始不上學了。對於一個能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不上學那就是晴天霹靂,這種情況一下子就把全家人都嚇到了。原來那個聽話,勤奮的孩子不見了,代替的是一個任性,懶惰。好吃好玩兒的孩子,每天沒有一點兒意志力,晚上玩遊戲,白天睡覺。自己也是討厭自己的樣子,自己想好想上學,可是自己一上學非常恐懼。到學校見到同學有一種要吐的感覺,更不能提學習,這種情況大人孩子都非常痛苦。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不妨問問自己,有多少痛苦是因為從父母、社會、老師的眼光而來的?對小孩子來說,早期兩種眼光最重要,一個是父母的眼光,另一個是老師的眼光。如果他們的眼光跟孩子內心是衝突的,孩子就會有很多矛盾、掙扎、痛苦。孩子在家裡被媽媽爸爸批判,或者說不批判家長也是給孩子很高一個標準,一個永遠是更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父母對此刻的自己永遠是否定的,未來的更優秀的學習更好的成績突出的,那個才是自己更好的孩子。

同樣情況,在學校老師也是一樣。老師看法都是聽話的孩子和學習好的孩子才會被表揚,沒有人喜歡個性化的孩子。沒有人喜歡有思想的孩子,有思想的孩子代表自己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主見,就會反對老師。老師為了好管理,就像家長為了好管理自己的孩子一樣,總會選擇一個簡單的模式,就是你要聽話。我常講中國的孩子多數都是壓抑的孩子,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被壓抑了,所以她不會反抗,不敢表達自己。

這樣孩子的內在活潑好動的,思想活躍的自己一直被壓抑。因為家長和老師都喜歡安靜的孩子,安靜的孩子才被讚美,聽話的孩子才會讚美。每個小孩兒都是喜歡被老師和家長認可的,他成長過程中為了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讚美,必須做違背自己本性的事情。當孩子心中自私,家長總是剝奪孩子的自私行為,我們一直稱讚無私。家長和老師總覺得寬容才好,斤斤計較不好。總認為人陽光,熱情,才好,不允許孩子表達心中的不高興。這兒一個人很難形成自我,處處被剝奪,孩子根本沒有安全感,更不要提孩子會有勇氣了。家長和老師更注重道理,沒人注重感受,說道理很簡單,滔滔不絕。尊重孩子的感受就不容易,因為需要家長耐下心來理解孩子,需要老師學會傾聽,很多老師都是講道理最拿手,傾聽最難。所以當有一天孩子大了,他自己發現什麼也做不了,自己不會和別人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做事是一個白痴,這時候他才很痛苦,當然,他痛苦了就會把這種痛苦轉嫁到大人身上。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因為父母從來沒有給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父母總是給孩子一個捷徑。過去父母是指路的,現在父母是一直陪著孩子,帶著孩子走路,甚至揹著孩子走路。父母所有的怕限制了孩子發展自己的機會,很多父母都會很無辜的說,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走冤枉路。可是孩子自己不走冤枉路,孩子自己就沒學會成長的方法,人生的苦需要去吃。人們在甜中或者說順境總是積累不了經驗,能讓人積累經驗的,往往是家長認為的那些苦和傷害,當一個人成長中這些被剝奪,也就是說,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成長。最後父母還怨孩子,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這麼幼稚。想法像個初中生,父母忘了今天孩子這個樣子,正是自己給孩子造成單純的原因。

尊重孩子,孩子根本不會叛逆。打壓孩子,孩子一定會反抗。諮詢中遇到很多精神分裂的孩子,每個孩子都特別優秀,特別有禮貌,很多女生說話,很溫柔很甜。如果她不說她自己有幻聽恐懼,如果你不刻意觀察她的眼神,你根本看不出來她是有心理問題的人,偽裝時間長了,當然累了。她們自己內心又非常單純,根本沒有學會成人的複雜,在她們的世界裡,世界不應該參雜著不純潔的一面,同時她們對自己要求也是非常完美。一個完美的人總會累,因為她不是真實的自己,只有真實的自己,活的才自在。所以她們只有在發病之後才活的自在,很多家長都會說我的孩子怎麼變了一個人,我總會說這才是孩子真實的自己,或者說是自己一直想做的自己。

因為平時大人對自己有太多的約束和講道理,你不應該穿這樣的衣服,穿名牌衣服的都不是好學生。你不應該染這個顏色的頭,你不應該吃垃圾食品,你不應該喝含糖飲料兒,你不應該玩兒遊戲,你應該有正事兒。你應該早起,你不應該偷懶。當孩子發病的時候,這些所有的情況都反過來了。平時聽話的,現在完全不聽話。平時節儉的,現在完全浪費。這時候家長才覺得問題嚴重,因為孩子完全和大人對立,如果家長在過度的管教,孩子和大人就會出現肢體和語言的衝突。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所以我做心理諮詢中對於抑鬱症或者精神分裂的患者,當我引領他們釋放心中所有壓抑的情緒和不滿後,慢慢我就會和他分析理解,讓他看到自己行為背後的真實的含義。反覆回溯成長過程中自己受到的壓抑和挫折,和那些不公正待遇,更多的不被肯定,不被理解的事件。很多人把精神分裂定位成瘋了,這就給患者和家屬非常大的心理壓力。我做諮詢中很多精神分裂患者通過吃藥諮詢,慢慢都能工作生活了,有的甚至結婚生子。今天諮詢中一個患者基本上好了,我們談論心理諮詢的效果時,她也說不是親身經歷,自己也不會相信的,因為以前也做過很多次心理諮詢,都沒有效果,所以很多人質疑治療抑鬱或者精神分裂的諮詢,我也理解。畢竟有的人想走出來,有的人不想走出來,遇到不想走出來的,老師也是無能為力,心理學上也有句話,救自己的是自己,諮詢師是指路的。

精神分裂的世界和我們沒什麼兩樣,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是有一個完美的我和一個邋遢差勁的我,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有一個道德高尚的我和一個猥瑣下賤的我。我們的思想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他們因為過度壓抑,自己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沒有過去那個坎。才走向了逃避虛幻的自我世界,在哪裡至少他不那麼批判自己,至少在那裡可以得到自己精神的滿足,至少在那裡可以慢慢療愈自己的傷口。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今天做一個抑鬱症患者諮詢,因為是第一天做心理諮詢,當我讓她釋放完情緒之後,最後我引領她和我一起開心大笑,她說一剎那自己回到了幾個月前沒發病的狀態,自己一下瞥見了原來開心的感覺。很多時候一個人能把心中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一個人才會看清問題的癥結,對於有很多現實問題不能解決的,患者也知道自己面臨著考試,有的患者也知道自己有面臨著繁重的工作和家裡的孩子。當一個人真正能夠表達出來這些情緒,當一個人表達出來他的恐懼,他的無奈,或者更多情況下是是她自己不想過的生活和人生。慢慢經過分析,他自己就會看清自己需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有的人自然學會給自己減壓,有的人就學會自己不要再承受那麼多。讓自己慢下來,允許自己不行,允許自己平凡。允許自己不從眾,這樣才能活夠自己。當然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的,因為家長和老師的每雙眼睛都在注視著的自己,都在希望自己重新爬起來繼續衝。

經歷過抑鬱的人,很多會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很多人在抑鬱中找到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式,很多人不再是那麼死板,不再是那麼要求完美,不再那麼爭強好勝。他們學會了彈性生活和學習,他們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可以當一個笨蛋,允許自己可以當個白痴。他們更能真實的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生活中和學習中學會了揚長避短。學會了發揮自己的長處,找到了自己的特質(你愛好的就是你的特質),這樣重新生活和工作後,他們才會遊刃有餘。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最後用黛比福特的一段話給今天的文章結尾,我們每個人都包含著無限的可能性。但只有承認和接納完整的自我,才能讓所有的可能性都顯露出來。正義與邪惡,樂觀和悲觀,勇敢和懦弱,這些特質都潛藏在我們的心中。倘若我們刻意壓抑某一特質,他就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顯現出來。我們越是不敢直面自己的內心世界,就越容易在恐懼的迷宮裡打轉,一點點迷失自我。很多人以為自己天生必須是完美的,實際情況完全相反,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須擁有完整的自我,而完整是美與醜,善與惡,積極與消極的調和,只有接納了自己內心的陰影,我們才能得到他的饋贈,這就是榮格所謂的金子總是常在暗處的含義。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有意合作的一線城市心理諮詢師或者做此事業的同行可以聯繫我)

活不出自己到底有多麼挫折,再論抑鬱症和精神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