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唐朝最好的詩人,為什麼杜甫潦倒困頓,李白卻能一生遊山玩水?

太極星空


第一,兩人出身不同。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他的家庭是做生意的,因此非常富有。有一個例子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公元725年,李白“辭親遠遊”時就帶了30萬錢。結果花了半年,就把錢花光了。從這可以看出,李白是富二代,手頭有錢。杜甫就不一樣了,他的祖父雖然也做過宰相,可那已經是幾十年的事了。所以到了杜甫年紀大了,他就過得不好,甚至於窮困潦倒。

其二,兩人在當時的知名度不一樣。李白和杜甫都是詩人。不過,兩人在當時的知名度有很大區別。李白的詩汪洋恣肆,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愛。因此,李白活著的時候名氣就已經很大。而杜甫則不一樣,他的詩主要是寫現實題材的,在當時並沒有特別高的評價。甚至於當時的詩歌品評專家把杜甫的詩評為中品。也正是因為兩人知名度差距大,所以李白過得瀟灑,而杜甫過得窮困潦倒。

其三,兩人的運氣不一樣。李白出生於701年。因此,他一生的鼎盛時期是在盛唐渡過的。而在盛唐,府庫豐盈,物價低廉,所以李白可以過得很好。而杜甫就不一樣了,他出生於712年。別看他只比李白小十一歲。但是,兩人的境遇就大不一樣。這其中的關鍵還在於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使唐朝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李白已經54歲了,已經時日無多(李白只活了61歲),而杜甫只有43歲,正當盛年。正是因為兩人運氣的不同,所以才造成李白過得很瀟灑,而杜甫則窮困潦倒。

其四,兩人的性格不一樣。李白是一個豪爽大方的人。在他“辭親遠遊”的時候,他只要見到自己欣賞的人,就給對方一筆錢,這讓他結交了賀知章、九公主等社會名流。後來,李白也正是在賀知章的推薦下做了翰林供奉。反觀杜甫則不同,他情商似乎有些低。為什麼這麼說呢?公元736年時,杜甫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唐朝的科舉考試與宋元明清都不一樣,考生需要找達官貴人“溫卷”方能有考中的機會。而杜甫在長安呆了十年,“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但是仍然沒什麼作用。從這也可以看出,杜甫不擅長搞關係,這導致他後面的路走的比較辛苦。因此李白過得瀟灑,而杜甫則窮困潦倒。


這個歷史有點料


很簡單:李白是商人之後,按如今的話就是富二代,後來又娶了孔雀女(第一任是名門望族之後許氏,最後一任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一生算是衣食無憂。而杜甫則是希望科舉改變命運的鳳凰男,並且鳳凰未遂,因為杜甫終身未中舉,為官的父親作為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去世後,杜甫生活更加窘迫困苦。

當然,商人在當時社會地位不高,李白這富二代跟如今比起來是要打折扣的,李白不能參加科舉,也未能在仕途上實現抱負。這一點上,二人一生都可以說同為懷才不遇,並且還是生活中的好朋友,但經濟條件及境遇的差距、性格的差別造就了二人詩歌意境及格調的天壤之別。

先說詩聖。杜甫家世代為官,但到他這一系家道中落。父親杜閒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為官雖小,但俸祿穩定。事實上,杜甫30歲之前過得並不算太拮据,十九歲開始漫遊吳越,二十四歲科舉落榜,繼續遊歷四方。但公元741年,父親病逝,杜甫失去主要經濟支撐,加之之後自己在科舉與官場也均以失敗告終,可以說從此開始了困苦潦倒的一生。

科舉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公元735年),杜甫參加了第一次科舉,落榜。到底是考場有內幕,還是杜甫不是“考場型選手”,或者根本就是當時遊山玩水無心考試?如今已不得而知。可以確認的是,十年後,公元746年,杜甫的第二次科舉失敗,卻屬躺著中槍。因為這一年,布衣之士竟然無一及第。原因便是當時的奸相李林甫暗做手腳,對於當時學識出色的人他非常忌憚,擔心威脅到自己的權勢,所以肆意打壓,最後還向唐玄宗報告說“野無遺賢”。

這次考場失敗之後,杜甫客居長安十年,期間鬱郁不得志。曾任官職左拾遺,但因為營救房琯觸怒肅宗差點蹲大獄,幸虧宰相張鎬出手相救,之後棄官,一直在躲避戰亂而逃,開始了“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的漂泊生活,一家人窘迫至極。公元770年,杜甫病逝舟中,終年59歲。

杜甫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也正是如此,他適合寫憂傷離亂,他的詩也是一部史,見證興到衰。而他曾寫過的那些抒情、唯美的詩句,被現實主義的光芒掩蓋掉。

話劇《杜甫》,劉佩琦主演杜甫)

再說李白。隋唐時期“士農工商”商排最後, 商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作為商人之子,加上年少時又有打架滋事的案底,李白並不能參加科舉。

據說開元十三年,25歲的李白辭親遠遊,父母出手闊綽一給給了他三十萬金,他到了揚州到處揮霍,樂善好施到處接濟落魄公子,不到一年便花光三十萬。此軼事的真實性雖然不可考,但李白輕財重施,任俠好客這是公認的。

與當時的宦遊士子一樣,李白也是滿腹為官報國之志,多次投書長吏,即使寫出“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依然未被當時的荊州刺史韓朝宗接納。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曾任供奉翰林,實際就是宮廷侍從。但桀驁不馴的他不久便得罪了楊貴妃和高力士,後離開京城,放浪江湖。


李白先後有四位妻子,不能說李白的婚姻有多幸福,因為他似乎沒有家庭觀念,遊山玩水縱情杜康習慣了,應該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好男人。不過李白幾任太太確實家室不錯,加之自己家境也不錯所以與杜甫不同,生活窘迫這樣的形容離李白還是較遠的。

(北京人藝經典劇目《李白》濮存晰飾演李白)

李白的詩本人甚愛,大抵是因為那股凡人再不曾有的仙氣和霸氣,讀他的詩總有“骨骼清奇非俗流”的感覺。木心說:讀李白,好像世上真有浪漫主義這麼一回事。唐人比西方人還浪漫。歌德說,每個時代的特徵都是浪漫主義。我說,青年人會嚮往各種主義,但是他們要自己提出主義,只能是浪漫主義。


經史通義


李白遊山玩水,杜甫窮困潦倒?那是毫不知情的一種說法。

我們先說說杜甫。杜甫青年時代其實非常喜歡遊山玩水,而且一遊就是十年!甚至連科舉考試這麼重要的事情都沒放在心上。

比如說,開元二十四年,唐玄宗在洛陽考試,二十四歲的杜甫參加了,這次也許杜甫有點輕視,也許他運氣不好,反正沒考上。杜甫也不知道為這事兒想想,他想都不用想,騎著駿馬帶著帶著雕弓,又去山東河北遊山玩水去了,就在這一時期,他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望嶽》。

你們說說,杜甫詩中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心情多高大啊,沒有南北旅遊,見多識廣,開闊心胸的遊山玩水,他能“一覽眾山小”嗎?可是,這個時候,他還什麼功名都沒有呢!

杜甫從開元二十四年,一直漫遊到天寶元年大約五年的樣子,才回到家鄉,歇了幾年吧?大約天寶三年春,杜甫認識了李白這位明星大哥,兩人一見面,都覺得挺開心,正好李白要去河南的梁宋(開封商丘)和山東的兗州一帶遊山玩水,還包括訪道問仙活動,杜甫一聽,好啊,我也有此意,這倆人就約了一夥人,又接著遊山玩水了。

杜甫天寶三年倍李白遊了兩次山東,第二年,他們又相見,這年夏天和初冬繼續遊了兩次,才從山東兗州的石門分手。

杜甫與李白分手之後,李白去了南方遊山玩水,杜甫回到家鄉。

這時,杜甫家裡出事比較多,先是姑姑去世,不就父親杜閒去世。

杜甫父親去世以後,家裡的唯一經濟來源就沒有了,杜甫也一下陷入經濟危機。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杜甫想遊,沒有這個能力了。所以,天寶五年以後,杜甫就貧困下來了。加上十年以後,爆發安史之亂,杜甫的經濟狀況,除了在朝廷做左拾遺的半年時間還過得去,以後基本沒有過什麼好日子,一直到他死。

所以說,杜甫沒有遊山玩水,那是不真實的。而且,杜甫在四川,也是經常遊山玩水的。

李白呢?他和他的父親這一輩人,屬於商人階層。李白家裡弟兄很多,他排行十二。他的哥哥弟弟,基本都是做商人的,只有李白聰明愛讀書,所以,李白家族一直把光宗耀祖的重大責任寄託在他的身上了,所以,只要李白想幹什麼,這些弟兄們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拿錢”啊!

李白就是仗著家庭的良好經濟實力,從二十五歲開始一直漫遊天下廣交朋友,加上李白豪俠,走到哪裡都有一幫粉絲追隨,李白也熱情大方,有人缺錢,手頭只要寬綽,拿出一把給他們拿去用就行了,也不管給人家是多了還是少了。

李白一直在湖北,山東,安徽等地旅遊,天寶元年在朋友的推薦下,做了一個唐玄宗的翰林,但是,也就兩三年,幹不了御用文人的活,老子不幹了,唐玄宗也有點煩他,就送了一大把錢,把李白給送出門了。

李白開心啊,剛出了唐玄宗家大門,就碰到不少朋友,其中也有玲瓏可愛的杜甫小弟。李白領著一幫小夥伴,遊山啊玩水啊。北方遊足了,也與杜甫告了一個別,就去遊南方了。沒有半年,把杜甫想的一塌糊塗的。一心想找李白繼續同遊,可是,杜甫一直沒有與李白聯繫上,杜甫只好心理唸叨唸叨而已。

不過,李白在安史之亂以後,日子也過得不是很好,加上參加了永王的幕府,結果受到牽連,從此,李白就沒有好日子了,他死的時候,連安葬都沒有錢。


千千千里馬


同為唐朝最好的詩人,為什麼杜甫潦倒困頓,李白卻能一生遊山玩水?


別的回答裡已經講了很多了,李白本人是富二代,有家庭資助,後來又娶了個有錢的老婆。我還是要說一下,杜甫一生潦倒困頓,是有個人原因的。


雖然詩寫得不錯,但杜甫個人卻是沒什麼事業心,不肯也不會幹事的人,這種人窮是活該。


為何我這麼說?


我們看他的經歷:杜甫第一次得到當官的機會,是就任河西縣尉,即縣公安局局長。

這個官職是從九品下,唐代官員二十九階的最後一階,除了負責治安還要掌握戶口,催繳皇糧,可謂事情多責任大。屬於最能為朝廷和服務的基層崗位。


這職位本身來說被當時的文人們鄙視,因為錢少事情多,不過也不絕對,因為杜甫本身出身不怎麼樣,能有這樣的工作其實也不錯了,像比他晚幾十年的白居易同樣幹過這個職位,卻為這個職位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從詩句裡看,白居易對縣尉官職的報酬很滿意,還謙虛的說自己沒做什麼,沒有農民伯伯們辛苦,所以拿到三百石的報酬實在有愧。


杜甫卻受不這份苦,他託關係,找了個清閒的活,當了“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是一個看管武器倉庫的小官,正八品下,工資每月大約2500文,另外每年還有60石米可領,按當時物價換成錢大約是9000文。所以一年大約是4萬文錢。(李白曾經一年花了30萬文)


當時記載,“高薪藍領”福建茶廠工人每日報酬可以達到30文,每年不超過1萬文。所以實際上杜甫的工資也足夠養活自己了。


而且這看倉庫的工作也清閒,可杜甫過了段日子就開始煩躁了,開始在詩裡抱怨工作無聊。然後很快安史之亂爆發,這工作自然就沒有了。


757年,杜甫從長安逃出,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當時新皇帝唐肅宗所在地鳳翔。得到了一個新官職“左拾遺”,這是一個同樣為正八品下的諫官,雖然品級不高,但好處是經常可以見到皇帝,升官機會多。


但是杜甫又犯了錯誤,他為蠢材房琯辯護,因為房琯是他的文友。


房琯做了什麼事呢? 房琯率領軍與叛軍交戰,房琯按今天的眼光看,是個不懂軍事終日沉溺於空談的文人,愚蠢到居然用書中春秋時代的戰法,弄了兩千頭牛組成“牛戰車”與叛軍交戰,於是數日之內全軍覆沒,葬送了數萬人的性命。


可杜甫不這麼認為,他很欣賞房琯,覺得是個“醇儒”,現在房琯有難了,他應該挺身而出。於是,他上書為房琯辯護,說房琯“罪小功大”,不應罷免,那些攻擊房琯的人都是一些人格卑劣的小人。


和平時代這麼做頂多是蠢一點,但在安史之亂這種時候,稍有腦子的人都明白這種人待在政府裡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於是杜甫很快遭貶。


在後期,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依賴於朋友嚴武接濟為生,很多次嚴武建議杜甫出仕,其中不乏京兆功曹等不錯的官職,但杜甫放佛患上了職場恐懼症,再沒有做官的心思,而那個時代的士人又拉不下臉面去經商務農,所以杜甫的窮困,還是來源於性格。


閉家鎖的紅楓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有名的兩位詩人,一個被後人稱為詩仙,一個是詩聖,地位槓槓的。

我們學過兩人很多作品,李白整體上是浪漫灑脫,杜甫則要接地氣很多,悅史君認為,這與兩人的人生經歷有關。

武周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有的史書記載他是唐朝興聖皇帝李暠的九世孫,與唐朝皇室是一個祖先,身價自然更高。

唐朝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出生在一個士族家庭,祖父杜審言、父親杜閒都是官員,家庭條件也比較好。

唐朝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和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氏結婚,生活更加安逸,但去長安尋求入仕機會無果,只好回到安陸隱居。

唐朝開元十九年(731年),杜甫開始多地周遊,曾參加科舉但落第。

唐朝天寶元年(742年),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下,唐玄宗李隆基命李白供奉翰林,但並沒有重用,在此期間李白得罪了高力士等人,最終被唐玄宗疏遠而離開。

唐朝天寶三年(744年)到唐朝天寶六年(747年),李白和杜甫多次相遇並一起出遊。

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在困守長安十幾年後,被任命為河西尉、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等芝麻綠豆大的小官,連小兒子都被餓死了。

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李白一家輾轉避難。

唐朝至德元年(756年),杜甫在投奔唐肅宗李亨途中被抓,直到第二年才冒險逃出,被任命為左拾遺,但很快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李白則投奔永王李璘,結果兵敗入獄,後來又被流放夜郎。

唐朝乾元二年(759年),李白在大赦中獲得自由,依靠朋友接濟生活,杜甫則棄官去了成都,過得也很艱難。

唐朝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直到一年後去世。

唐朝廣德二年(764年),杜甫又做了檢校工部員外郎,但很快辭官,顛沛流離,房子破了都沒錢去補。

唐朝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在輾轉回家而不得的情況下,貧病交加死在途中。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很清楚了,李白前期的生活確實不錯,但杜甫也不差,兩人都是遊山玩水;可到了安史之亂後,兩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斷崖,可以說各種苦難襲來,杜甫因為多活了8年,生活更加不堪,但悅史君認為,簡單的一刀切並不合適,兩個人的命運,其實跟唐朝的命運是一樣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更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偉大。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盛唐,李杜,無疑是兩顆最亮的星。

一個,天生狂放,才華橫溢,無人可及,詩歌天成。

一個,沉斂憂鬱,勤奮異常,苦吟為詩,達濟天下。

李白看得最開,杜甫過得最苦,差距為何這麼大呢?

1 家庭

李白,從哪裡來?無人可知。

據說的,祖籍西域,西域王子,父親從商,家境優越。從小好劍術,喜任俠,濟窮困。

我們知道的,受儒教,更喜道,天生放蕩不羈,集江湖痞氣,學子儒氣,道家仙風於一身。

杜甫,史料清晰,官後代,祖宗十八代皆為朝官。受封建正統教育,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志向,儒家濟世思想深入骨髓,致學為官,嚴謹恪守,標準的封建大家庭,士族子弟。

生長環境不同,後天性格不同。一個好玩,一個好官。


2 李白比杜甫有錢

24歲那年,李白離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據說帶了三十萬金。

30歲那年,李白第一次入長安求仕,歷居五年,拜謁達官。

41歲那年,唐玄宗才召其入宮,供奉翰林,成為公務員,有了工資。

前後將近二十年,李白遊山玩水,疏通權貴,不是一般有錢。

李白也頗有女人緣,幾任妻子都是家世顯赫,不用養家餬口。

公元744年,李白被“賜金放還”,唐玄宗是給了錢讓他辭官的。

李白被稱為謫仙,在世已是名氣響噹噹,唐玄宗都是其詩迷,白迷眾多,到哪兒都有人接待,還有稿費,不用花錢。

安史入幕,時值戰亂,晚年的李白,生活才困窘許多。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有錢任性,有才華也任性,遊山玩水,一生瀟灑,就是做官不行。

杜甫的一生真是沒錢,窮困潦倒。

二十歲之前,家境優越,瀟灑優遊。

公元735年,鄉試落第。

當官的祖父,父親去世,家道中落。

公元747年,因李林甫“野無遺賢”鬧劇,科舉再次落第。

為了謀仕,長安京漂十年,甚至擺攤為生。

公元755年,終於任兵曹參軍(軍隊看大門),薪水可憐,甚至小兒子都餓死了。

安史之亂爆發後,躲避戰亂,到處輾轉,顛沛流離,生活更慘不忍堵,生計難保。

杜甫也會寫詩,然而戰亂年代,誰還在意?

杜甫生前無名,死後都無錢安葬。死後幾十年,才被人發現其詩稿,名聲大振。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現實主義的詩歌來源於杜甫親見親歷。

李白正值盛唐繁榮之時,詩歌能夠兼容幷蓄,激情綻放。

杜甫生不逢時,艱難困苦也成就了他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偉大。

3 性格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典範與楷模,“先天下之憂而憂”應形容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憂時傷世的苦痛與沉重,緣於深沉的責任感!“獨善其身”已是艱難,依舊不忘“兼濟天下”

杜甫的兼愛,使他活得更累!

李白,也有赤誠與熱愛,但更多瀟灑達觀,自我放逐。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有失意,有落魄,更有自信的從容與達觀,李白的喜怒哀樂,都給人酣暢淋漓的快感。

李白的樂觀灑脫,往往縱情山水來遺忘人生的不痛快,而杜甫的隱忍與執著,清醒與理智,不忘初心,痛也堅持著。

性格即命運。

“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兩大巨星,一個是仙,一個是聖,戴著鐐銬跳舞,才有唐詩的空前絕後。


一綠浮芳


這問題說起來複雜也複雜,簡單也簡單。

複雜地說,涉及到當時社會的階層分野,貴族文化的風尚以及選官制度等等。

簡單地說,打個比方,就是當代70後大學生和80後大學生的區別。

當代70後大學生,趕上了國家包分配的尾巴,大學生在社會上還屬於“稀罕物”,“天之驕子”的名頭還在,在畢業進入社會之後,因為人數不多,進入圈子之後被高看一眼,獲取社會資源更容易,時至今日,仍是各個主要行業的中堅力量。

反觀80後大學生,由於“擴招”,畢業時恰恰處於身份貶值的下降區間,畢業進入社會之後,競爭壓力陡然增強,所以,在各個行業之中,除了少數極為優秀者,往往是止步於行業、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向上的天花板難以突破。

李白和杜甫兩人的年齡差和活躍時間差,恰恰可以比附這種反差。

李白是開元年間開始活躍於詩壇,此時的大唐帝國,恰恰處於唐玄宗與“文學”宰相們勵精圖治,互相借力的時期,比如張九齡為當代詩壇聖手,張說則是一代文宗,唐玄宗任用他們,一方面是借重他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比附儒家經典政治故事中的套路,為自己“立名”。

正是政治當道者的特性,決定一個時代“士風”的特質,李白作為“文學之士”中的佼佼者,在當時的頂級詩人(與高官群體一定程度上重合)圈子裡打出名聲來,完全是意料中事,但他本人性格中的缺陷,比如輕率隨意、功名心重、政治敏感性差,又決定了頂級圈子對他只能是重其詩才,而不用其吏能(因為他就沒有)

而到了杜甫出山的時代,已經到了天寶年間,此時的唐玄宗年事已高,對於政事,準確地說對於陪著天下人一起表演儒家政治秀已經有些厭煩,而且,這些政治秀並不能解決日益嚴峻的財政和軍事危機,所以就在人才任用上,逐步走向偏重“吏能”。

比如李林甫,屬於非常重視條格的行政官僚,而楊國忠則非常擅長理財,這些都屬於專業技能專才,對於開元年間的“文學之士”就開始了排擠,甚至李林甫還要斷絕新人的入仕之路,杜甫就是受害者之一。

恰恰由於“士風”的變化,杜甫這樣的新晉人才在帝國的頂級圈子裡難以出頭,無論詩才如何,都不可能取得李白一樣的終南捷徑。

另一方面就是杜甫本人的“詩風”並不符合當世的主流審美,也就是說,別人看不出好來,他的詩聖名頭,是晚唐到宋代才開始鼓譟起來的,這一點和李白有盛名於當世,完全不同。

正因為如此,杜甫的社交圈子遠不如李白廣闊,安史之亂中又沉淪下僚,隨波逐流,日後只能託庇於老友嚴武,在四川混跡,屬於典型的天寶後的中下級京官的遭遇。

而李白自始至終都是在帝國的上層圈子中廝混,哪怕潦倒,也是圈子意義內的潦倒,不是普遍意義上的潦倒。

試想,部級領導概念裡的潦倒,能等同於屌絲們交不起網費嗎?


劉三解


縱觀二人的家庭背景,其實都出生豪門。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李白是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而李淵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孫。按照這種說法,李白和李世民同輩,是唐太宗的族弟。而杜甫是京兆杜氏,北方豪族,他的祖上一直在朝廷做大官,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祖父杜審言在唐高宗時期還是一個進士。由於交友不慎,被朋友牽連,被放逐越南。不過他的父親,在朝廷做官,官至兗州司馬。按理說,杜甫就是一個官二代。而李白那一代與唐朝宗室毫無聯繫,其祖上還被流放到了西域。所以,杜甫的生活條件更加優越。

李白5歲發矇讀書,15歲就能賦詩,就是一個天才。所以,因為詩歌的出名,接觸到了當地的一些社會名流。不過,能進入上層社會,經濟基礎肯定不差,家庭條件肯定也很好。根據《舊唐書》的說法,李白祖上在隋朝時期犯法,被流放西域。後來父親在西域賺了不少錢,一家人回到四川江油定居,也就是說李白出生在西域,成長在江油。按理說,李白的父親是個鴻商富賈,非常有錢,他就是一個富二代。

李白在唐朝做官,不少靠祖上的關係,而全靠自己的才華,得到唐玄宗的賞識。李白在唐朝做官這段時間,見證過“開元盛世”也見經歷過唐朝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李白因為放蕩不羈的性格,後來得罪了唐玄宗,被貶官。由於,在朝廷做過大官,所以全國各地的朋友眾多。在他的晚年,全靠朋友救濟過日子。總之,晚年的生活也很窘迫,還被流放貴州。在61歲時,據說因為醉酒去河中撈月而溺亡。

杜甫是個官二代,家境優越,不愁吃不愁穿,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杜甫7歲能夠作詩,和李白一樣也是一個天才詩人。他在19歲時出遊,24歲時,參加進士沒有考中。不過他的父親已經是兗州司馬,出國旅遊都沒有問題。不過,杜甫沒有趕上好時代,剛好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時期,他的家庭也跟著唐朝一起衰落。《安史之亂》爆發以後,他聽說太子李亨(唐肅宗)在靈武繼位,北上靈武的時候還被叛軍俘虜過,錯過了成為唐肅宗“元從功臣”的機會。後來,唐肅宗進入長安,杜甫投靠了唐肅宗。被肅宗授為左拾遺,不久觸怒了唐肅宗被貶官華州。總之,他一生的仕途都不順利。

在朝廷遭受多次打擊,加上對社會黑暗的不滿,他最早辭官,回到成都蝸居草堂。不過他才華橫溢,詩歌寫得好,他在成都也結交了不少的官員,其中就有他的貴人劍南節度使嚴武。由於嚴武的賞識,他成為參謀,併為其掛靠了一個“檢校工部員外郎”的中央職務,於是有了“杜工部”的個頭銜。所以,工資加倍,可以吃肉了!嚴武去世以後,杜甫離沒有了依靠,開了成都。又開始遠遊,最後到了重慶奉節。不過他做官賺了不少錢,所在奉節自己買了四十畝果園,僱了幾個僱工,生活還是很不錯的,杜甫晚年,由於思念家鄉,他坐船回家,但是路途不順,不是兵災就是自然災害,最後病逝在船上。

其實,李白和杜甫在晚年都很淒涼。李白在晚年,全靠朋友救濟生活過日子,而杜甫還有自己的田地。只是在回家的時候遭遇變故,一直在船上,估計是花光了所帶的錢財。在他回家這段時間,也有縣令幫助他,只是沒有像李白死得這麼瀟灑,喝醉酒了去河裡撈月溺亡。


謀士說


因為李白與杜甫齊名,是唐詩的兩座高峰,導致不少人錯以為這二人是同時代成名的文壇巨星,應該有同樣的人生軌跡。其實不然。

首先,杜甫絕不是一生窮困潦倒。30歲以前,杜甫過的都是富家公子哥的生活。有詩為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意思就是說,他杜甫少年時期的同學都是長安一帶的富家子弟,個個著華服,騎駿馬,可見杜甫少年是在京城讀的貴族學校。原因不難理解,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時期著名的“文章四友”之一,杜家也是系出名門,其父是朝廷官員,至於杜甫的母親,更是於大唐皇族李氏有親戚關係的崔氏一門。

其次,杜甫也曾”快意八九年”,所以才兩遇李白。年輕時候,杜甫也和李白一樣,遊山玩水,縱情詩酒生涯,19歲那年,杜甫踏上了為時4、5年的旅途,最遠走到了江南,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南京、蘇州,浙江紹興等地。有杜甫詩歌為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再次:據洪業先生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一書中的考證:杜甫父親任兗州司馬期間,收入大概是當時社會上普通家庭的11倍,再加上杜家世代為官,家大業大,所以,完全有資金與能力供杜甫四處遊歷。

只是,一切的變化來得突然,首先是其父去世,本來杜甫有機會補一個9品的缺,但他把這個機會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外加他又沒有功名,從那以後,杜甫才開始了居無定所的漂泊時光,40歲以後,又遭逢安史之亂,日子自然更慘。

再來看李白,世人只看到了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千金散盡還復來”等豪情,卻不知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的悽慘解決,他死時窮的連安葬費都沒有。

如果說杜甫一輩子窮困潦倒,他又如何寫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般豪氣干雲的詩篇?


例外狀態


李白從24歲那年開始旅遊,一輩子幾乎把中華大陸都走遍了。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古代的旅遊成本相當低。

揹著乾糧,憑一雙腿,一匹馬,就能晃晃悠悠的走四方,重點是李白這種浪漫主義的詩人,閒暇時間真的很多,多到為了去一個地方玩,走兩三個月的路那都是常事兒。

另外,李白在出名前,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一事無成,他的計劃是這樣的:

遊歷天下,希望結交到厲害的朋友,能夠通過朋友的幫助提高自己,從而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

可是遊歷了小半輩子,好玩的地方走了很多,卻一個厲害的朋友都沒遇著,於此荒廢了一二十年的光陰,直到他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後,期間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詩篇,被大眾廣為流傳,因此才真正積累出名氣,甚至朝廷裡當官的也知道,民間有個詩人叫李白,寫的詩堪稱世間含有,後來到了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這才召李白進京,封了他一個供奉翰林的官職。

官職全名叫:翰林待詔,六品。

再後來因為朝廷權貴們的排擠,李白這人屬於有啥說啥,我看不慣你,就寫詩諷刺,最後得罪了不少人,被排擠出京,於是他就又開始了遊歷天下。

之前是沒錢,純憑一雙光腳走四方,如今是當過官,再不濟腰包也鼓,那撒傢伙的玩吧,怎麼痛快怎麼來。

所以大家看到的史料記載,李白多數時間除了遊山玩水,就是吟詩作詞,是因為他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一直過著旅居的生活,而官場那一套烏煙瘴氣的規矩也不適合他,作為浪漫主義的詩人,只有如此瀟灑,不被勢利蠱惑,保持心境灑脫,才能真正寫出好東西。

容我點根菸,再說杜甫。

與李白的出身不同,杜甫呢,是大官的後人,最遠可以追溯到晉代名將杜預,而杜甫正是杜預的第十三代孫。

往後幾代非官即將,可以說杜甫家從祖上開始就一直是公務員,那為什麼他給世人的感覺,始終是窮困潦倒呢?

這和他後來的經歷有關。

杜甫當過最大的官兒,叫“左拾遺”。

這官職大概相當於給皇帝挑刺兒,專職負責指出皇帝話裡的錯誤,一開始杜老爺子做官做的也是順風順水,又會寫詩,不管是同僚還是民間,都很敬重他。

而當時杜甫有個好朋友叫房琯,此人學有所成,頗有些本事,被唐玄宗賞識之後,官至吏部尚書。

但此人雖然本事很大,可偏偏不通兵事,又在策略上用人有誤,導致在“陳濤斜”(地名)大敗而回。

這“陳濤斜”是一場戰役,當時正是為了平息安祿山發起的“安史之亂”,才在“陳濤斜”這個地方與安祿山的軍隊展開大戰。

大家就想啊,本來唐肅宗委以房琯重任,讓他幫著把亂子給平息了,結果這哥們兒非但沒平,還因為用人失誤導致戰役失敗,更讓安祿山重創,連帶著兵馬都丟了不少,那皇帝肯定大發雷霆啊。

(注:唐肅宗:唐玄宗的兒子,也是當朝太子,玄宗逃難後,由唐肅宗掌握國家局勢。)

所以唐肅宗這一氣之下,就要咔擦了房琯,否則難定軍心。

於是這時候,神隊友出現了,誒,正是咱們這杜老爺子,出面為房琯求情,好說歹說用盡渾身解數,才把房琯給救出來。

可死罪能免,活罪難逃,最終這房琯還是被貶,讓唐肅宗安排去教太子,不再手握大權。

而為了救他費盡心力的杜甫,則也被龍顏大怒的唐肅宗貶官,來到了華州(今華縣),主要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醫筮、考課等事。

諸位瞧瞧,跟以前的朝廷大官相比,這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基層幹部啊,而且還幾乎沒啥權力,同時杜老爺子這人又出了名的清廉,更是出了名的與百姓打成一片,所以除了微薄的俸祿,沒有任何其他的油水,日子過的自然非常清苦。

在這個地方,他一待就是小半年,五個月後,長安收復,安史之亂平定,皇帝一高興,又讓杜甫回去,可回去沒多久,還是因為房琯案的牽連,杜老爺子再次被貶。。。。

(杜甫:你說你讓我回來幹嘛呢?)

之後被貶回了華州,任華州參軍,就此一生落地,再未高升。

所以對照李白與杜甫二人的生平,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

第一,性格使然,李白天性浪漫,年輕時就喜愛遊山玩水,所以就算身陷困境,還是一樣照遊不誤。

杜甫則心繫萬民,自小就跟百姓打成一片,體思人間疾苦,哪怕是當個小官也為民謀福祉,不取百姓一針一線,所以生活潦倒且困苦。

第二,時代與機遇的不同,李白名揚天下時,國家安定,更沒遭遇到政治事件,所以比較杜甫而言,還算平順,沒有啥大災大難。

杜甫則不同,差點兒因為房琯案搭進去身家性命,若不是自己確實為官清廉而又認幹,換成貪官汙吏,遇到房琯案這種事情,估計也早就交代了。

但不管如何來說,二位作為中華文明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留下了諸多傳頌千年的詩篇,這才是值得我們真正去紀念與緬懷的。

至於他們的各自生平,我估計到了這二位風燭殘年的時刻,估計也都付之一笑,盡賦一壺酒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