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快速發展 降低對海外光伏市場需求依賴度

光伏行業快速發展 降低對海外光伏市場需求依賴度

隨著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國的全國發電量同步提高。2017年全國發電量年度累計為6.5萬億千瓦時,比2016年增長5.9%。其中,火電增長5.1%,水電增長0.5%,風電增長24.4%,太陽能發電增長57.1%,核電增長16.3%。從2012年的約5.0萬億千瓦時到2017年的近6.5萬億千瓦時,我國發電量實現了年均增長5.4%的穩步發展。目前,我國電力發展呈現出以火電、水電等傳統能源發電為基礎,以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為代表的新型能源發電快速發展的態勢。

近年來,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環保壓力增大,太陽能光伏發電得到了廣泛關注。2009年以來,國家為大力發展光伏電站產業,推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通過上調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目標、提高電價補貼政策、做好併網服務工作,積極開拓國內光伏應用市場,推動光伏電站的發展。

我國光伏應用市場起步較晚,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在應用環節還存在較大差距。但因國土面積、人力成本、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勢發展迅速。尤其在2000年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沉澱,全國太陽能發電由2011年發電僅6.79億千瓦時,增長到2017年的967億千瓦時。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光伏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全國光伏裝機容量自2009年開始,在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下開始快速增加。政策由最初的引導、扶持、保護,逐步走向市場化。截至2017年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量達1.3億千瓦,同比增長68.7%,連續3年位居全球首位;新增光伏發電裝機5306萬千瓦,增幅達53.6%,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已經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目標。新增裝機量為2016年的1.5倍、2015年的3.5倍、2014年的5陪和2013年的4倍。

隨著下游光伏裝機容量快速增長,上游硅片產業也發展迅速。我國多晶產能多於單晶,但是2016-2017我國單晶發展迅速,在近兩年金剛線技術改革全面鋪開,這一對多晶成本控制較單晶成本控制有利的局面下,單晶產能市場佔比依然上升較快。

國外的經濟形勢變化、行業政策調整、我國進出口政策改變以及外匯市場波動等因素都會給國內光伏製造企業乃至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因此,培育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將成為緩解過度依賴海外光伏市場需求、降低行業整體運營風險、增強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的關鍵。

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認為,新能源產業關係到國計民生,太陽能發電具備無汙染、可再生等優勢,而且我國幅員遼闊,太陽能資源獲取方式多樣,具備了良好的發展條件,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