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護士做皮試有的消毒,有的不消毒?

为什么护士做皮试有的消毒,有的不消毒?

皮試時臨床多選用75%酒精作為消毒劑。但如果患者對酒精過敏,護士應該怎麼辦?皮試到底需不需要消毒?到底用什麼消毒?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護士。

案例

張女士罹患肺炎需住院治療,護士為其進行皮試時未進行消毒操作,直接進行皮內注射。為此張女士特地打電話給自己在醫院工作的朋友諮詢,為什麼皮試時不消毒?

案例分析

案例中,張女士的朋友收到求助後趕快查詢資料,在第五版《基礎護理學》給藥章節裡記載的,發現消毒皮膚要求“用75%的乙醇消毒皮膚,要點與說明: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影響局部反應的觀察。”

張女士的朋友為了確保準確,又特地打電話到護理部,詢問皮試的相關問題,護理部的老師也去查閱了相關資料,但內容卻和朋友查到的略有不同。

为什么护士做皮试有的消毒,有的不消毒?

護理部的老師查看的是第六版的《基礎護理學》,上面寫著消毒皮膚要求“用75%的乙醇消毒皮膚,待幹,要點與說明:忌用含碘消毒劑消毒,以免著色影響對局部反應的觀察及與碘過敏反應相混淆,若病人對乙醇過敏,可選擇0.9%的生理鹽水進行皮膚清潔。”

为什么护士做皮试有的消毒,有的不消毒?

可見第六版教科書中更詳細的說明了消毒時用75%的乙醇,並要待幹,並提及了酒精過敏時的處理方法。禁用消毒劑中不僅僅是碘酊,而是任何含碘消毒劑,影響皮試結果的不僅僅是碘製劑的著色現象,還有碘製劑的過敏反應。

那麼像案例中不進行消毒就直接皮試是否可行呢?患者酒精過敏,皮試怎麼做?

1、用生理鹽水代替 75% 的酒精:生理鹽水在皮試前對局部皮膚的擦拭,雖起不到消毒的作用,但其能夠達到清潔的目的,而且皮試時用的是一次性無菌針頭,僅刺入皮內,只進入針尖斜面,傷口淺,不具備感染條件。同時通過臨床跟蹤觀察,在皮試局部並未出現紅腫熱痛等感染現象,皮試假陽性率明顯較用75% 酒精作皮膚消毒的假陽性率低。

2、不消毒直接皮試:《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年11月第4 卷第22期文章《皮內試驗皮膚不消毒的研究》,對4658名病人採取了該方法,直接皮內試驗無皮膚感染, 排除了由皮膚消毒劑引起的假陽性,降低了假陽性率, 減輕了患者的痛苦,節省使用消毒棉籤及焚燒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皮試結果真實可靠,臨床應用比較多。

但筆者認為現如今醫患關係緊張,不消毒很容易引起醫患矛盾,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若無必要最好還是進行消毒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