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做法——干煸鳝鱼

干煸鳝鱼是陕西省传统名菜。此菜色泽红亮,皮脆肉嫩,鲜香微辣,滋味浓郁。起源于三原县明德亭餐馆,后传入西安和其他地区。此菜创始于明朝。清光绪年间,名厨张荣(1885-1940年)在三原县创办了明德亭餐馆,经营此菜。

美食做法——干煸鳝鱼

所需食材

主料:活鳝鱼500克。

调料:蒜25克,葱30克,姜末15克,干辣椒丝1克,酱油15克,精盐3克,绍酒15克,醋15

克,味精1.5克,干淀粉40克,菜籽油2000克(约耗油50克),熟猪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将活鳝鱼放盆里,盖上筛子,浇入开水烫死,放入沸水锅中,用微火煮约3分钟,待鳝鱼嘴张开时捞出,放入凉水里漂净粘液。再将鱼背朝下,放在钻板上,用骨刀将鱼身顺长划开,除去内脏及脊骨,将鱼肉切成粗丝,截成6厘米长的段,洗净,攥干水分,抖散,加入酱油(10克)、绍酒(5克)略加腌渍,再撒上干淀粉,拌匀。蒜去皮,切成片,葱劈开,切成2.64厘米长的段备用。

(2)炒锅内放入菜籽油,用旺火烧至八成热,投入鳝丝,炸至色黄皮酥,倒入漏勺沥油。

(3)炒锅放回火上,另加热猪油烧至七成热,下干辣椒丝炸焦,用醋一烹,下蒜片、姜米、葱段煸出香味,加酱油、绍酒、鳝丝迅速下锅,颠翻出锅,装盘即成。

美食做法——干煸鳝鱼

药用价值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

美食做法——干煸鳝鱼

作用

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鳝鱼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中毒。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