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作者 | 區塊鏈大本營

區塊鏈大本營(ID:blockchain_camp)出品

1.沒有孤獨的故事

整整三百年前,一家名為“南海公司”的貿易企業在英國建立。為吸引投資者,公司董事散佈謠言——墨西哥和南美人只待羊毛入手,就會用珠寶黃金交換,擁有南海貿易特權將讓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

實際上,領地國王並無此意,根本不允許各殖民地自由貿易。但這難不倒董事,他們個個都是講故事能手——如果向公司投資100英鎊,每年都將獲得數百回報!

因而股票一經發行,立即被搶購一空,沒有搶到的人捶胸頓足,期盼著下次發行早日到來。

當時,江湖騙子僅需要在某個咖啡屋或交易巷附近租間房子,開辦認購賬冊,稍微與商業、製造業、種植園或某種發明有關,把消息發佈在報刊上,幾個小時之後,就有一兩百萬虛假股票的認購者登門。

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金融創新者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家公司是為了“將水銀轉化為一種延展性良好的固態金屬”,還有公司宣稱可以從蔬菜裡分濾出陽光……

不過,有一名科學家,憑藉對事物比常人更理性的認識,眼見人們瘋狂地購買南海公司股票,卻於當年4月20日出售了所持有的全部股票,從中獲得了100%利潤。然而剛剛賣掉,他就後悔了,因為這年6月,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達到了它的巔峰——1050英鎊!僅僅三個月之前,還只是330英鎊。他終究屈服了,衝動地再次入場買入了更大數量的股票,指望再次大撈一筆。

不幸的是,這次,這位科學家失算了——南海公司的董事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股票的價格完全不能反映其慘淡收入。

12月,市場已是一片恐慌,南海公司的股票泡沫輕易地戳破,股價一落千丈。這位科學家未及脫身,虧了2萬英鎊(相當於今日的4000萬人民幣),是他十年的薪資。

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在蘋果樹下悟出宇宙運行規律的智者——伊扎克·牛頓。

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2.科學天才,折戟區塊鏈投資

時鐘向後撥轉三百年,與所有少年天才一樣,剛剛離世的張首晟教授的學術生涯彷彿一部快進電影。

他1963年2月15日出生於上海,小學期間正值社會動盪,科學書很少,家中閣樓裡能找到的任何書他都會看——多數是伯父留下的人文科學書——《西方哲學史》、《西方藝術概論》……儘管父親是工程專業,但他一生都鍾愛文學與藝術。

15歲時恰逢高考恢復,靠父親的一套數理化叢書,自學一個暑假,考上了復旦大學物理系。

16歲,復旦就讀一年,被選中公派留學;

17歲,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他有五年獎學金,卻只花了三年就完成了學位;

20歲,取得了德國碩士。接著,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深造,在楊振寧門下,24歲成為物理學博士;

32歲,他成了斯坦福大學正教授,是這所頂級學府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他做出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十載之後——也許有人還記得《生活大爆炸》中謝爾頓為了炫耀學識提到過一個術語“拓撲絕緣體”——張首晟找到了拓撲絕緣體。

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2007年,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科學》雜誌把這項工作評為“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這一系列成就也讓張首晟贏得了幾乎所有物理學界的榮譽:歐洲物理獎、巴克萊獎、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富蘭克林獎等。

在對人類的貢獻上,我要向富蘭克林學習,就是不止於科學研究,同時也能把科學研究,轉化可應用的發明,並且把科學理念真正帶到科學投資之上。

——張首晟

2018年1月22日,馬化騰的一則朋友圈讓張首晟的名字闖入剛剛熱起來的區塊鏈創投圈。

這則朋友圈分享了張首晟教授的演講《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並配發評論:“張教授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及用生命對比很有意思。”

此前,國內創投圈對張首晟創立的丹華資本瞭解並不多。而隨著這則朋友圈,這個名字瞬間成為國內區塊鏈創投圈的焦點。

這家由張首晟在2013年創辦的資本,早先關注人工智能、VR、大數據科技創業;2014年之後開始關注區塊鏈創業和投資,2018年,丹華資本將主要投資精力投入到了區塊鏈。

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然而8月開始,被認為離錢最近的區塊鏈,亦步亦趨走入資本寒冬。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今年4月全球區塊鏈資產總值為4366.65億美元,而到5月減少為3352.18億美元,下降30.26%。

6月日均總市值為2948.49億美元,環比下跌24.55%,之後繼續下跌。7月已跌至2739.19億美元,不足4月份總市值的2/3。

而丹華資本對區塊鏈項目的投資,主要集中在2018年。數據顯示,該年度投資的區塊鏈項目佔投資項目總數的67.7%。這也正是區塊鏈行業最熱、被認為泡沫最大的時候。

在丹華資本投資的這65個區塊鏈項目中,進行交易所上市的項目有28個,佔比43.1%,接近半數。

有人在未名空間做了如下解讀。

科學家之歿,竟是區塊鏈之過?

“南海泡沫”之後,牛頓曾感嘆:“我可以計算出天體的運行,卻無法計算出人們的狂熱”。

1721年初,塵埃落定之後,南海公司的董事們一個接一個受到了審判,他們的財產被沒收,部分人被關進了倫敦塔監獄。

我相信,沒有孤獨的故事,也不會有孤獨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