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假体检、假医生,连血检报告也是假的。

近日,某知名体检机构董事长捅破了行业窗户纸——有些体检机构无底线造假,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甚至抽了血,不做检查就扔掉,直接出结果。这些体检机构之所以敢铤而走险,就是出于一种投机心理——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体检抽血不化验,错误率最高也不过千分之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也愈加重视。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不仅是一些企业员工的标配,也是不少人为寻求健康保障自主选择的定期医疗项目。正所谓“防患于未然”,体检,就是防未病,对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筛查疾病和促进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检人次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3左右,达到4.56亿人次,保守估计,到2021年,体检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400亿元。

不过,随着体检行业市场规模急速扩大,近年来关于体检行业乱象的曝光也此伏彼起:过度的体检泛滥、小问题“夸大化”、流水线式体检、漏检误检、还有一些体检机构的医护人员资质存疑,甚至有护士代替医生上岗的现象。

体检行业的乱象,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由于体检行业处于公共事业和纯粹商业之间的灰色地带,缺乏监管导致这一行业良莠不齐,问题丛生。此外,利润大,违规成本低也构成了假体检蔓延的常见“病因”。

体检者挨饿、扎针以及排队,最终却被一些虚假的数据误导,明明可能是某种病症,结果却因为体检“健康”而耽误治疗,这种“假体检”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更是严重威胁了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

作为守护公众健康的前置关口,健康体检关乎民众身体健康,岂能沦为商业资金的筹码?遏制假体检,容不得一时迟疑。

首先,必须提高体检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健康体检机构设置管理,建立统一的“体检医疗服务规范”。

其次,对体检行业需要进行“真体检”。相关部门应及时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明确政策规范,完善市场制度,让一些机构该处罚的处罚,该退出的退出,尽快形成健康管理的标准化服务。

再次,还要“动真格”,监管与惩戒需要加大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整改或取缔不达标、违规操作的体检机构、吊销违规人员资质,对那些涉嫌作假的必须罚到痛处,树起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有力遏制种种体检造假行为。

只有给体检行业进行“真体检”和“动真格”,让造假者不敢造假,才能让体检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守护公众健康的一道屏障。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订阅:cien_offical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时事针砭|遏制“假体检”需要动真格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