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对现代人有什么启示?

经典影视剧大本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明在封建社会价值观单一,个人价值取决于是否得到庙堂的认可,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在一个价值取向可以多元的社会里,个人的成功和成就与他人的认可是无必然联系的。比如:今晨我看到了晨曦,霞光万仗,心旷神怡。别人知道吗? 社会认可了吗? 外在的眼光与我内在的心灵感受没有任何关系!

让“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种心态滚蛋吧,我存在,世界就存在!


alfa628


此两句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秋日登冯府滕王阁饯别序》,嗟夫!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用此来比喻自已的不幸,深感人生易老要趁时。王勃有才气,但恃才傲物,两次遭贬,父亲也受到牵连,被贬到荒蛮之地当县令。表达的意思有几层,想奋飞有所作为,有志难伸,只能听从命运等。

冯唐为西汉大臣,为人正直,在文景两帝时仕途不顺。等到武帝广招天下贤才时却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李广为大将,性格耿直,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率先冲锋陷阵,被称为飞将军。数十人被封侯而他始终未得,羞愤而自杀。他深受军民爱戴,死讯传出,三军恸哭,百姓流泪。汉武帝听相士说李广运气太背。李广作战勇敢,但心胸有些狭窄。

有何启示?一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最终能不能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自已要有才干,有能力,能担大任,且德才兼备,这样的人上边哪个不喜欢。第二要有伯乐,有人赏识你提拔你。你踫到了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领导,那是你的造化。第三要懂为人处世之道。领导用人当然要按规定选拔优秀人才,但听话,能坚决贯彻领导意图,用起来顺手的更喜欢。灵活对待不等于曲意奉承,过于耿直,直言不讳有时不召人待见,性格就是命运。第四是要趁早趁时,在年轻力壮时干出一番事业来,莫待老时空惆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尽管时不济、命多舛,李广和冯唐还是做出了贡献的,被后人称道。如果李广地下有灵,看到后人给他如此高的评价,会含笑九泉,花荣也用你的名字作为绰号,也应感到欣慰。那冯唐呢,尽管你年高未当成官,儿子当成了。九十多岁,应当休息了。

我们更多地要把时运理解为时机和运气,时机的把握靠自已,那运气呢有时只能靠闯,莫怨命。



蓝天夜月



宁可要听话的蠢材,也不要一根筋的能人!

这是现实,也是无奈!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卡耐基的成功学、人际交往、语言的艺术、怎样成为什么什么高手、与人打交道的忌讳与心得等等书籍,风靡一时,就连《厚黑学》也搭上一段快车,让多少人感叹不已、跟风不止。

如今社会环境下,高房价、高消费、看病难、就业难、找媳妇儿难、养老难……,激发许多普普通通的人们追求功成名就、渴望有权有势、不折手段多赚一点钱、想方设法靠几个用得上的朋友,因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就像被无限挤压的弹簧,永远无法恢复自己的正常姿态。

一辈子、几辈子都蜷缩成一团,不是窝窝囊囊,就浑浑噩噩,皇帝不都还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吗?

不是大家不够努力要玩儿点儿旁门左道,不是大家好钻营、投机取巧,实在是轰轰烈烈的世道无法让人按常理出牌:你耿直正派,原地打转悠已经混得不错了;你忠厚老实,这已经成为窝囊的代名词了;你坚持原则弘扬正气,就站到了大多数的对立面,变成人不是人鬼不是鬼了……

我们周围的确有很多技能超群、本事了得的人,所谓高手在民间,但却无人赏识,要么自娱自乐,要么自说自话,要么看着溜须拍马却没点真材实料的春风得意,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的确,社会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各种美德各种底线坚守,可“冯唐易老”!

冯唐为什么易老?这与他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有关,冯唐能把皇帝怼得够呛,他只图自己痛快噼里啪啦说完就拉到,就像我们常说的“我都是为你好”,这点没错的,了解的说他就是那么个人,不了解的会说这人咋这个样子,文帝了解,所以遇到文帝以后,冯唐官运还是挺亨通的,景帝之时还当了楚相,乃至年过90,还有人把他推荐给汉武帝。

这么看来,不够圆滑也好,不懂忌讳也好,只要你有过人的本事,能胜任别人无法胜任的事情,总归英雄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李广的威名、智勇,从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哇,神人!

就这么个神人,对部下也是照顾有加,功勋也卓著,常常能以少胜多,胡马都不敢度阴山,可这人,却独断专行,领着几千人打战,自个儿常常见首不见尾,搞得底下人摸不着头脑,“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典属国公孙昆邪对李广的评价,一针见血,自信可以,但极端自信就成为自负,骄兵必败!他自己也挺纳闷:那些不如他的,个个高升,连手下好些人都得到了提拔,找个算命先生算了算,感叹自己天生没有福相!

其实,对比一下稍晚一些的霍去病,不难发现,两人有共同点,皆不善言辞,皆善于打仗,但霍去病做事更能获得多数人,包括领导层的认可,而李广则不同,领导层认可其能力,却不认可其做事方式,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保不住哪天就犯二!所以,李广就算战功卓著,可羞愧至死率兵都没能超一万,更别说加官进爵!

一个人要成功,或者说在职场、官场要获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常讲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则中至少要保证任意两点。

性格决定命运,个人是自由的,但拥有权力后,不受控,或者让领导有点担心控制不住,就会发生“李广难封”的现象。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喝凉水!

及时行乐、滥用职权,其实从反面诠释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内涵,但这是逆潮流而上的,注定被捉!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便只能改变自己去最大程度适应环境,如果因为不老、因为易封而让自己违背根本的原则、准绳,做一只摇尾乞怜或者泯灭人性的“小人”,我宁愿安于现状!


一路鸣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一句诗词,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两个典故。

冯唐易老,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李广难封,是指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人生的命运是谁把握的,是自己?是他人?是上天?恐怕三者皆有之。

    我的地盘我作主!说命运是自己把握的,“每个人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斯梯尔说,他引导鼓舞了许多人;“一个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培根这样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克劳狄乌斯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们,无一例外都成功了。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阿基米德说。他能举起地球,却被一个卑微的士兵杀死,他没能掌握生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们的命运是由谁主宰的?冯唐是由老天,李广既由老天也由皇帝。

所以,曾仕强教授认为:人的一生一部分操之在我,一部分操之在天。操之在我的部分,小心翼翼、全力拼搏;操之在天的部分,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信夫!


采菊东篱漫步人生


这八个字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怨气,其出处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一、先讲讲背景。

在做这个序的时候,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已经遭受了人生中的两次打击,第一次是因为不小心掺和到权贵之间,再加上因为少年成名遭人妒忌,结果触犯了游戏规则,被皇帝赶出京城;第二次是因为办了一件不靠谱的事儿,牵涉到了人命案里面去,幸好遇到大赦,逃过此难。

书香门第,少年成名,又经历了这两次打击,王勃的心理状态可想而知,可以说是变故后的心灰意冷,也可以说是怀才不遇的愤概,于是在南下看望父亲的时候写下了这篇序。

带着这种情绪复杂的“怨”,王勃在《序》文中列举了历史上的一系列人物,即他认为跟他一样“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的人物,来跟自己“组团求温暖”,其中两位就是冯唐和李广。然而真的是怀才不遇吗?不是的。做文章的人,老老实实做文章就行了,文人墨客总有个不好的毛病,但凡有点才气还嫌不够,非要不着边际地哭着喊着建功立业,达济天下,其结果是不断碰壁,以至于将自己局限在想象出来的世界中而无法自拔。

冯唐和李广就是王勃用来组团求温暖的历史人物,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二、冯唐其人

冯唐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为了救魏尚跟皇帝的一番对答能看出来,冯唐不是不懂套路的人,懂得曲线救国,但性格心直口快,从不会给别人留面子,包括皇帝在内。领导们哪会喜欢这样的人?所以冯唐到历经几任领导,也没当大官,到头发白了才有了机会(碰到赏识他的领导)。当然也不排除人各有志,人家冯唐也许就不好这一口呢。

三、技能训练处处长李广

李广就更奇葩了,他的事迹可以看看记载去,我对他的评价是:一个被战场耽误了的“优秀军事训练教官”。更适合李广的是到军事学院去做技能训练培训,而且还不能当院长,对这种技能型人才来说,最适合他的岗位是:训练处处长。

皇帝不是傻子,格局不够,天生务实的人才,怎么能提拔封侯?那样会出乱子的。


天下壹茶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都是原因的,不能怪外界,只能怪自己,不懂太极之道!

冯唐和李广都是西汉时期的人物。冯唐极有才能,只因性格耿直,正直无私,处处受到排挤,到老了也没有得到升迁。李广虽然武艺高强,打仗勇猛,但无谋略,打小仗可以,大仗从未胜过,且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所以到老了也没封侯。

冯唐性格耿直,就是太刚,没有柔,不懂中庸之道,太极中的重要哲学思想就是刚柔并济。所以冯唐如果在为人处世上讲究一点艺术,不要那么刚就好了。

李广有勇无谋,就是阴阳不平衡,发展不长远;心胸狭窄,就是心中容不下他人,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包含的哲学思想就是为人要谦虚,要有容纳包含之心;目光短浅,就是没有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太极就是阴阳,阴阳就是变化,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发展久远。

所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对现代人的启示就是要多学习中国优秀的太极哲学思想,并在在做人、做事上运用好太极哲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策马蓝天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怎样使人才发挥自己作用的话题。

关于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压制人才的话题暂且不论。我们在这里说一说,人才怎样才能显现提拔出来,并且发挥他们最大作用。

A,人才大致分为几种:

(1)统领之才。

(2)创新之才。

(3)守成之才。

B,发现并提拔荐举人才的人也大致分几种:

(1)领袖人物。

(2)谋划人物。

(3)识才人物。

c,阻碍人才发现并提拔的人大致也分几种:

(1)有野心的人。

(2)有私心的人。

(3)嫉贤妒能的人。

这几种人组成了当今的社会,而每个人可能同时又具备了这ABC三种人中的某一种或多种心态和地位,在他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过程中,他的思想和行为也必然在变化。在整体社会政治形势状况的复杂变换中,形成了千头万绪的社会纠葛,也必然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的社会真人秀历史剧。

举个例子。秦皇嬴政、李斯、韩非、赵高、胡亥、扶苏、子婴。懂得这段历史的人,不须我说,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现实社会中,在哪怕是一个基层的小社会团体中,都会重复这种社会属性。这也是许多小说作家描写过的社会厚黑现象。也是一些人才抱怨的社会公正不被光大的原因。

综其因果,千差万别,ABC类人的原因都有。如何排列组合,才能让阻碍因素(C)消减,让人才(A)健康成长,让发现(B)更加透澈明亮,这是当今社会的选择。所幸,十九大之后的方针路线,清源正溯,正带领人民逐步走上这样的一条康庄大道。

用一句老话来概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中山评谈


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组织部门要德厚者主方是协力。掌握者是企业,政府部门的命脉,古今如是。德才兼备好,德为首,才为未。容者大也,能容人知贤者而用。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国家机器是人掌控的,共和国建立后迅速立于东方巨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祖国,回顾即明!古今兴兴向荣都是重道贵德,因果醒是,甘心为孺子牛,他们利国利民利家利子孙,何乐而不为!过去是一面镜子,分分明白。南无阿弥陀佛


平常心132178314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于唐朝王勃自己不得志时候的“言辞”。那么,这句话又能给予现代人什么启示呢?

虽然“冯唐易老”与“李广难封”被王勃强粘在了一起,但两者意思是有区别的。

冯唐易老,是典故主人公冯唐,因耿直不谙事故,职场上几次起落,最后一次的如愿得志,竟是花甲耄耋年岁。这是王勃借此典故,映射自己内心恐老而不得知的惶恐心态。

李广难封,是典故主人公李广,骁勇善战,倾于力勇而少于智谋,心胸狭隘而少于韬光,迟迟未得候封。李广难封的悲剧不巧被唐朝王勃借来抒发自己的低谷心境,也只是一时的借用而已。

现代人不乏有效仿唐朝王勃,借题发挥职场的某些挫败心境。这两则典故,相通之处有二,一是都不得意;二是把不得意的原因以王勃的立场放在了外边,而非反求诸己,内观反省的立场。我认为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就是在职场上正确面对挫败或者不如意,因为这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经历。然后就是给予自身面对挫败或不如意,应给予自己科学的心理反应程序:反求诸己,内观反省,给自己列需要改进的清单,通过自身孜孜不倦的努力,避免“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职场遗憾!


如法先生


这句话出自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一句话,里边的人物都是汉朝时期的官员。意思是说这两个人都是非常有才华非常有名望的人,却得不到更高的封赏。这对于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我觉得有三点启示:

一,要懂政治,懂规矩

冯唐不是没有才能,也不是没有机会接近高层,就是因为不懂规矩,大嘴胡说。比如他曾经做过汉文帝是车前侍卫,当他和皇帝谈起廉颇李牧时,文帝说我要能得到他们多好。可他却信口开河说你得不到的。惹文帝老不高兴。用他自己的话说“鄙陋之人,不懂避讳”这就告诉我们,说话要有分寸,不可乱来。还有李广,战功卓著,但是不懂政治规矩,“七国之乱”他带兵平叛功勋卓著,但经过梁王属地时却接受梁王刘武的将军印,回到京城还大肆宣扬,景帝刘启怒欲杀之。

像这样,这两个人怎能得到重用。

二,要善于总结包装自己。

古人云人是衣服马是鞍,这是表象,实际上保重自己非常重要。李广善骑射,善带兵但不善表述,许多战绩不了了之。包装不是伪装,而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社会。

三,心胸要大度

李广兵败时,被皇帝免职,一个将军就轻薄了他,他怀恨在心,复职之后立即找机会把这个人杀了。这样心胸狭窄的人堪称大任?

所以我的结论和王勃相反不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而是自己还没有做到位。努力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