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手册》,扶贫干部心中的“痛”

《扶贫手册》,扶贫干部心中的“痛”

说到《扶贫手册》,可能从事过扶贫任务的同志都不会陌生,它是一本红色的手册,主要用于记录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反映贫困户接受的帮扶情况,贫困户和村委会各执一册。《扶贫手册》能够有效证明贫困户身份,并便于随时核查对其帮扶情况。

要说《扶贫手册》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也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创新,但是在各级检查验收中,过于看重《扶贫手册》的填写情况,占据了较高的考核分值,导致《扶贫手册》的填写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心血,但最后可能还是经受不住验收,成为了扶贫干部心一大痛楚。笔者主要列举三大方面的痛:

一、痛在贫困户易丢失

贫困户之所以为贫困户,和自身是有直接原因的,要么是体力要么是智力有问题,导致《扶贫手册》发到贫困户手中,可能过一段时间有上级来考核就不见了。而《扶贫手册》发放到户又是一项考核指标,很多干部都为此苦不堪言。即使能够提前自查的时候发现丢失,重新填写一本《扶贫手册》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相关帮扶时间和过程可能有遗漏不说,连续的字迹一样,有时候又会被重点询问是否造价,所以非常麻烦。

二、痛在基础信息难一致

国家考核一致强调的都是“三相符”,即贫困户实际情况、纸质资料、国网数据要做到三相符。但贫困户本身是个动态发展你的个体,很多信息稍微改的不及时,就很难做到“三相符”。虽然《扶贫手册》本身涉及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往往检查的时候要求特别高,比如基本信息一栏,要求填写贫困户的电话,这个时候就容易出问题了。如果填贫困户的电话,上级抽查打这个电话问情况,部分贫困户容易漏接,又有部分贫困户因听不懂调查员的普通话,没说几句就挂断等等,这都会导致上级说基层在信息统计不准;有的干脆把贫困户电话一栏填成村书记的电话,但是村书记事情太多,往往会忘记到底自己是给哪几个贫困户留了电话;还有可能是贫困之前没有电话,但是后来买了一个,没有跟帮扶干部说,导致上级入户的时候发现贫困户有手机但是《扶贫手册》上面没有填写,这些都统统归纳为信息质量低。

还有其它相关的内容,比如家庭成员关系、劳动力情况、致贫原因等,都有专门的填写规范,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填错。并且《扶贫手册》的填写十分忌讳有涂改,所以导致帮扶责任人要填好一本《扶贫手册》可能要提前练习好几本。

三、痛在入户次数达标有困难

如果是专职做扶贫还好,每个人包几个贫困户,精准设计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就好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都是非常忙,需要在兼顾本职工作的时候,去做好扶贫。但是上级对入户次数又有要求,即每个月必须入户一次,很多扶贫干部都很苦恼,甚至有人觉得,自己的亲戚现在都只是逢年过节才走动一次,对于贫困户很难保证每月一次。每月都去,对于一些已经稳定了的贫困户,并没有入户并没有太多事,前段时间网上很火的照片,“我已经脱贫了,不要再来打扰”,就是这样。但是《扶贫手册》上又有专门地方需要你填写帮扶过程,通过痕迹管理来检查你的次数是否达标。即使你克服万难,达到了这个要求,但是还有可能是贫困户印象里你写的次数和实际入户次数不一致,这个时候第三方评估都会以贫困户说的为准,到时就要调查你的真实入户次数,如果你没有其他的佐证资料,很有可能定性你为虚假填写。

不过,虽然填写《扶贫手册》有诸多困难,但是在完成了一年度帮扶任务之后,回过头看下自己在《扶贫手册》上记录下的自己和贫困户结的过程,还是十分有成就感的,相信大多数帮扶干部,都是痛并快乐着。


文末福利:不会写简报的往下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