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氣象科技大事盤點

編者按: 2018年10月至11月,IPCC審議通過《全球1.5℃增暖特別報告》,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歐洲極軌氣象衛星Metop-C發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升級全球水災防護系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利用數據集探索氣候預測等一系列國際大氣科學事件發生,引起廣泛關注。

IPCC審議通過《全球1.5℃增暖特別報告》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10月1日至6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48次全會在韓國仁川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全球1.5℃增暖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並接受了報告全文。該報告基於第五次評估報告以來的文獻,就全球1.5℃溫升有關事實、影響和減排路徑等開展了評估,旨在為各國政府提供1.5℃溫升有關影響、適應和減緩信息,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2018年促進性對話和《巴黎協定》下全球盤點提供了科學依據。

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11月,世界氣象組織(WMO)發佈《溫室氣體公報》稱,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紀錄。根據公報,2017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5.5ppm,高於2016年的403.3ppm和2015年的400.1ppm,是工業化前(1750年前)水平的146%。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也有所上升,其中,2017年甲烷的濃度達到1859ppm,創下新高,是工業化前時期的257%。

歐洲極軌氣象衛星Metop-C發射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當地時間11月6日19時47分,“聯盟”號運載火箭在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成功發射歐洲極軌氣象衛星Metop-C。衛星搭載了包括法國紅外大氣探測干涉儀(IASI)在內的9臺儀器。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稱,IASI可以精確測量包括大氣溫度、溼度、海平面條件、空間天氣條件在內的多種數據。該衛星有助於促進全球天氣預報和氣候變化監測,而Metop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對進行12小時至10天內的數值天氣預報具有關鍵作用。(來源:歐洲航天局)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升級全球水災防護系統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11月中旬,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對全球水災防護系統(GloFAS)進行升級。該系統將天氣預報與水文模型相結合,對產品進行持續監測。2.0版本利用新的水文路徑校準方法,考慮到不同地區水文過程的差異;改進了涉及預測河流異常流量的評估;對氣候學內容進行改進,使其與實時預報更加一致;發佈了20多年來的河流徑流量預報再運行結果,使用戶可以對GloFAS預報技巧進行自我評估。該系統已於2018年4月正式運行。(來源:ECMWF)

NCAR利用數據集探索氣候預測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建立了一套新的大型電腦模擬系統,用於進行十年尺度大集合預報(DPLE),旨在幫助識別最容易預測的天氣氣候事件類型。DPLE包含海洋、生物、地質、化學等領域的數據。科學家利用歷史觀測數據建立了40個模式模擬的初始條件,使模擬可持續運行十年。大部分模擬數據在NCAR懷俄明州超級運算中心的夏延系統上運行。DPLE包含62個單獨的集合或成套的模擬,是1954年到2015年每年模擬的集合。這一新數據集利用了NCAR的公共地球系統模式。DPLE給科學家提供了新的工具,可檢驗實現幾年到十年時間尺度長期預報的可能性。(來源:NCAR)

NASA測試用微型氣象衛星追蹤風暴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測試一種大小和鞋盒差不多的微型氣象衛星——雨立方(RainCube),旨在監測全球風暴。RainCube是一種“技術演示”試驗,用來檢驗將天氣雷達縮減為低成本的微型衛星後是否仍然可對風暴內部進行實時監測。RainCube通過雷達“看到”物體,就像蝙蝠使用聲吶感知物體一樣。這顆衛星利用傘狀天線發出信號,再從雨滴上反射回來,最後帶回風暴的內部圖像數據。(來源:NASA)

日本發射溫室氣體觀測衛星IBUKI-2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10月29日,日本成功發射溫室氣體觀測衛星IBUKI-2。該衛星將記錄地球大氣溫室氣體長期測量結果,並提供大氣PM2.5濃度監測數據。IBUKI-2號衛星位於613千米高度上的太陽同步軌道。其核心儀器為Tanso-fts-2,能觀測大氣中多種溫室氣體的濃度,包含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其搭載的PM2.5濃度監測感應器能夠探測空氣中的氣溶膠含量。此次發射還搭載了另一顆KhalifaSat衛星,是第一顆完全由阿聯酋製造的衛星,旨在改進天氣預報,並協助進行城市環境監測、土地規劃、船舶追蹤、救災等,將成為該國第9顆運行的衛星。

印度發射地球觀測衛星

2018年10月至11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當地時間11月29日9時58分,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搭載高光譜成像衛星(HysIS)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該地球觀測衛星將被置於636千米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預期壽命為5年。衛星搭載兩個成像光譜儀,可以收集處理不同電磁光譜信息,實現地球上的物體、物質與過程的清晰識別。該衛星有助於觀測大氣活動和氣候變化,為地球磁場研究提供支持。火箭還同時搭載有來自8個不同國家的1顆小衛星和29顆納米衛星,這些衛星將被置於504千米高度的軌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