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请张伯驹当老师

潘伯鹰

潘伯鹰(1904-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别署孤云,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早年从吴闿生学习经史文词。国共和谈时,曾担任国方代表章士钊的秘书。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对文学颇有造诣,著小说《人海微澜》、《隐刑》、《强魂》、《雅莹》、《残羽》和《蹇安五记》,后潜心于诗词及书法。是近代书坛“二王”书风的积极追崇者之一。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等。

李君少春执贽记

 吾友张君伯驹,以贵公子为名下士,掉鞅词坛,回翔艺苑者,且四十年。生平真赏有在,取径绝高,即之温然,吉人辞寡。近岁尤罕交游,豹雾自隐,长居故都,间一南下,亦惟知交数人与相过从而已。日者,伯驹忽复与谢稚柳居士相过寒斋,偕饮市楼。因观其行笈宋人书画。

李少春请张伯驹当老师

《夜奔》李少春饰林冲 

 伯驹从容语及,李君少春久欲相从乐府,执贽门下,屡以为言,业允其请。明日行谒师之礼,子与稚柳宜预其会。 

 及期,稚柳与仆欣然往焉。其地在静安寺路吴君仕森宅中。李君及吴君梁孟,与吴君之戚吴嫣女士先在。别有江君一秋梁孟,列坐其次。语笑丝竹,杂然并陈,甚可乐也。其时绛炬高烧,兽香微袅。吴君总持其事,条理秩如。既肃伯驹正坐,李君叩谒如仪。伯驹含笑挥手答之。 

 李君复以吴女士先列门墙,谊为学长,亦行相见之礼。未即入席。伯驹言曰,“吾生平不喜实过其名,于仕禄之途,处之尤为淡漠。雅志所存,惟欲延中国艺文一线不坠耳。以此朋友切磋,志同为尚,初不欲拘墟于师弟子之名也。然少春意极殷勤,必以此为请。意者,若其名不立,则其或有隐乎之心,是以诺之。夫戏剧之事,自乐府至于词曲,至于皮簧,其变不可胜举矣。今之就皮簧以求皮簧者,品斯下矣。应知其所以不得不变之故,而存其必不可变之理。庶乎可以喻俗,而不与俗流合污。程谭之事,则既往矣。即如叔岩所歌,皆尝经魏铁珊订韵。此戏词之源于文学者也。至于舞台举措。谓之身段。身段者画之谓也。”

李少春请张伯驹当老师

李少春拜余叔岩为师之照片

 伯驹乃指稚柳曰,“谢先生专精唐五代以来之画,久居敦皇尤工人物。少春试叩之。当知舞台身段,皆纸素间之线条。岂不然乎。此身段之通于绘画者也。抑有进者,人生万化,皆有其哲理存焉。以哲人之心眼,取慧解于人生;而以此哲学慧解,表之戏曲。斯为造极,而非俗工之所能矣。吾于伶官先辈之传,颇得其秘,兼喻其尔。少春试就吾寻省,倾囊倒箧无所隐乎尔。”

 言至此,吴女士指李君笑曰,“老师所云无隐者,意谓汝当戮力精进也。亦知之乎?”

李少春请张伯驹当老师

《四郎探母》余叔岩饰杨延昭 张伯驹饰杨延辉

 仆坐于伯驹之次,笑语伯驹,“吴女士诚不愧学长哉!”此时,江君举杯为祝,且言曰,“某少年时,亦好戏曲,至今未已。尝见论戏册子,有张先生与王凤卿,陈德霖,杨小楼,余叔岩诸大家之戏照。张先生领导其间,风神独朗。当时即欲亲炙矣。是以今日虽有他事,亦必预此。而少春以盛名之下,折节从师。即此一端。知其虚心求益,已足以范今之名伶矣。夫名师高第,继往开来,辉映如此,不可不祝。”

 于是合座引满焉。是夕李君兴尤高,数数挑邻座战酒。及尽欢言别,已近午夜。稚柳与仆同归,风雨载途。车中仆诵汉人“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之语,引为笑乐。

 翌日,遂为录之。丁亥十一月初五日余庆坊居记。

(《潘伯鹰文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