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一碗酸湯麵

蘭州的一碗酸湯麵

一碗酸湯麵,那其中蘊含著的媽媽真切的母愛深情,卸下我心頭的煩憂,讓我永遠忘不了那母親的味道。

白玉似得麵條是母親精心擀制的手擀麵,暖黃色的雞蛋是特意買的柴雞蛋,紅豔豔的辣椒被切成細細的碎末,翡翠色的小蔥和香菜剛從地裡摘回來,濃濃的湯頭是熬了許久的排骨湯,撲鼻而來的還有陳醋的酸,胡椒的辣,小磨油的香。

“快吃快吃。”來不及拍照的我在母親的催促下拿起筷子,甚至來不及攪拌均勻,也不管熱飯燙嘴,便迫不及待往嘴裡送。

十多年不變的味道,真香。

小時候正是七十年代,能吃上一次媽媽做的手擀麵是很奢侈的事,就別說大米、白麵了,而每個月領回限量的那點白麵,都是留作關鍵時候的存糧。母親偶爾也會為我們做上一頓手擀麵,既能讓我們解饞又能讓一家人吃上一頓飽飯。

在那個年代,家中生活極為困難,錢少糧缺衣食愁,在艱難中讓我更懂父母心,不是爹孃不疼我,只因家中困難多。媽媽做的酸湯麵,我也是在生病的時候才得以享用,讓我好了病、解了饞一舉兩得。一是因為細糧極缺,媽媽難為無糧只好做碗酸湯麵。二是小病不用花錢求醫,只要喝一碗酸湯麵,睡上一覺,頭痛腦熱就都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