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老師,班上只要有學生犯錯誤,就會讓全班學生罰抄作業,這是什麼心理?

cbyLdsz4444


確實有老師採用這種方式,而且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都有,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好或者不好,這種做法同樣也是,不過總的來說,這種方式是弊大於利的。

先說有利的地方。這種方式是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的,一個人有錯,其他人都跟著受罰,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大家不能只是單純地搞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還需要關注同伴的學習。這可以督促學生,在有人做錯的情況下,其他人會主動地去幫助他改正,或者有人主動地去幫助他避免錯誤。如果能形成這種互幫互助、同進共退的風氣,那不止對一個班級的成績提升有益,還可以很好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再說不利的地方。這種連坐的方式,有可能會激發哪些受牽連的學生產生不滿情緒,學習是個人的事情,他學不好是他的責任,和別人有什麼關係?這不但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不滿牴觸,降低老師的威信;還可能引發對犯錯的那個學生的怨恨,激發同學之間的矛盾,反倒不利於團結。如果犯錯的孩子只是偶爾一次犯錯,他自己也會因為讓其他同學受牽連感到內疚、不安,這會打擊這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這個孩子經常犯錯,他可能覺得我犯了錯別人也跟著受罰,反倒會幸災樂禍,反正有人陪著我呢,很可能會破罐子破摔,更不在乎。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可能還能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如果是低年級的學生,體會不到老師的用意,反而會使師生關係更加對立。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都討厭老師,這老師還能把課上好,提高學生成績嗎?

因此,總的來說,這種連坐的處罰方式還是要慎用的,如果一定要用,也要事先做好鋪墊。首先,要給學生講明這麼做的目的,徵得學生的支持;其次處罰要適度,不能為了罰而罰;最後要因事而已,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連坐,如果是無關原則的小錯,讓其他人連坐受罰,以示懲戒也可;如果涉及到大事大非的問題,恐怕單靠處罰,就難以解決問題了,那需要老師用心去尋找對策,各方通力合作了。總之,管理教育學生真的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和藝術,作為老師需要用心去琢磨,“因材施教”說到容易,做到太難了,它甚至需要老師們用畢生精力去探索。


道道快談


這樣的老師,幸虧沒有遇見過,這種心理,已經屬於極度不健康的狀態了。

作為老師,對於學生的管教,我是支持採取一定的懲戒手段的,對於犯錯的孩子,尤其是反覆犯錯、屢教不改的孩子,通過一定的懲戒措施,罰站、罰抄作業,都有可能讓孩子更加記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但是,不管怎麼做,懲戒的對象應該僅限於犯錯的孩子,這種株連九族、連坐的做法,危害太大了。

這樣做,可能會帶來幾方面的問題。

一、孩子們人人自危,互相猜忌,互相質疑,對於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的培養,情緒的穩定帶來負面的影響。

二、導致一些孩子放棄努力,因為即便自己做的再好,只要有同學犯錯,自己就同樣要受到懲罰,這樣的做法,會讓上進的孩子看不到希望。

三、犯錯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反正我受懲罰,大家也都一起受懲罰,不會產生差別對待的感覺,大家的待遇都一樣的,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認識到錯誤,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的可能性會更大。

古時候的一些暴政,喜歡採取連坐的措施,一人犯錯,株連九族。這樣的做法,短期來看似乎能起到效果,但是卻無法壓制反抗的情緒,該造反的照樣造反,而且一旦自己的族人造反,因為自己反正要被牽連受到懲罰,還不如一起造反算了。

如果這個老師沒有這種邏輯常識的話,不懂得因材施教、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老師要麼是心理上存在疾病,對孩子存在厭惡的情緒,要麼則是過於緊張、追求完美,不管是哪種心態,來擔任老師都是不合適的,應該進行撤換。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兩種心理:

1、對自己不接納,對孩子不接納

這一方面是處罰學生,另一方面,也是老師潛意識中,希望全體同學孤立、討伐那個犯錯誤的同學,讓他處於大家的聲討和埋怨之中,讓犯錯的孩子受到指責,受到進一步的心理懲罰。

這樣把懲罰擴大化,說明老師對孩子的不接納,也能看出老師對自己的不接納、認可。

2、可以看出老師非常焦慮

老師非常擔心錯誤擴大,特別牴觸孩子犯錯誤,怕學生犯錯誤,認為只要有一個犯錯誤,就會蔓延錯誤,擴大出錯率。

為此,對全班實行懲罰。用這種方式,警告其它孩子,不要犯錯誤,要不然,也會有這樣的下場。

這樣的老師心理不是很健康。


歡迎關注、留言、轉發!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我不贊成這樣的處罰模式,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多的會產生恨。

也許部隊裡面是這樣的模式,一個士兵出現了差錯,可能全隊都會有性命危險。這時候強調集體,對整個部隊的團結確實有幫助。


但是在班級裡面,本身大家的學習都是有很強的競爭關係的。如果因為一個學生犯錯誤,而讓全班受罰,那麼勢必會讓其他同學對犯錯的同學產生怨恨心理。


這種方式不但不會讓班級的同學之間更團結,反而會引發孩子之間互相埋怨,甚至有報復心理。

比如:

都是你,害得我們都被罰抄!

反正你們不喜歡我,我就故意搗亂,大家一起罰抄!


這樣的懲罰,當然也可能會換來一個好的結果,就是學生都害怕,最後大家都戰戰兢兢地不犯錯誤。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孩子們到底會養成什麼樣的品格呢?

推薦一部電影《熱血教師》,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一部電影,裡面提到的一些教育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鑑,當然,這並不容易。


克拉克老師在班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班規,大家必須在這個框架的範圍內行事,如果逾越這個界限,立馬進行糾正。

這裡面有一個片段:

就餐的時候,有人插隊,克拉克老師根據班規,立刻對違規的學生進行懲戒。


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應不應該懲戒孩子,以何種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相信這部影片能夠帶給我們足夠的思考,不管是對教師還是家長。


最後,教育孩子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父母的努力也同樣重要。如果碰到老師懲罰孩子的時候,我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守規矩,學習進步。如果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有質疑,我覺得第一步可以跟老師溝通,儘量想辦法解決。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看來你就是一個經常被罰的學生吧。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誰犯了錯誤,誰需要承擔犯錯誤後的後果,那就按照班規或是校規來處理就行了。

但是如果是班內有一個學生犯錯,然後就讓所有學生都“連坐”,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或者說這就是一種“報復”、“洩憤”的心理。

這樣的懲罰方式,實際上弊端是比較大的,我認為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破壞師生的信任關係、影響師生和諧。久而久之,學生對該老師恐怕只有抱怨,而無任何感恩之情了。

如果師生關係不和諧了,難道還指望學生能好好的學習該老師所教的學科嗎?

在學生管理方面,也會出現“連坐式”的懲罰措施,我也曾試過,但是這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 比如,班內百分之八十學生的作業都是抄寫的,或是寫的不認真,純粹糊弄作業的,這樣我就會讓所有學生重新再一遍,如果資料上面沒有地方了,可以寫到作業本上。

  • 比如,某一週班內的政教處量化分比較低,無論是衛生、還是紀律等方面處處扣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不強,我就會在班會上採取集體受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


當然,即使是懲罰,也是要講技巧的,而不是盲目的,為了懲罰而懲罰的。


教育苦行僧


我不贊同這種“株連九族”的懲罰方式。

從教20多年,從我的回答裡面,大家也可以看到,我贊同懲戒教育,沒有戒尺在手的老師,就像唐僧面對頭上沒有緊箍咒的孫猴子,可以說,如果不是頭上被緊箍咒約束著,不要說遇到妖怪,就是沒有妖怪,唐僧也早被猴子一棍子打死了。

但是,學生個體千差萬別,不可能處於同一個水平,因為一個學生而罰全班同學,美其名曰,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刻苦學習,然並卵,只會讓跟不上班的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責怪,影響同學之情。

更有甚者,有些同學破罐子破摔,反正,懲罰全班同學,有時候故意不去完成任務,讓全班同學一起受罰,他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的。

其實,採取這種懲罰辦法的老師,是懶政。教學本來應該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個體進行不同的方式教學。現在還統一懲罰,實實在在的懶政,不足取也。

上面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留言,共同探討教育教學問題。


秦山之巔


你好,這種老師的處罰行為美其名曰是為了增加大家的團隊榮譽感,讓所有同學明白班級是一個集體,大家是一個團隊,一個犯錯,團隊一起受罰。

這種處罰行為一般在部隊和企業裡面用得比較多。

對於用這種方式教育學生的行為,我的看法是出發點是好的,讓同學們有團隊感,在學習生活上可以更好的互幫互助。但是使用時機一定要得當。不能是不管大小錯誤,只要一犯錯就這樣處罰學生只會適得其反。

因為中小學生還不具備成熟的心智,很多時候沒辦法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而經常這樣處罰學生會造成原本很聽話的同學有叛逆心理,有些同學可能會想:我老是替別人受罰,為何要這麼聽話,何不讓別人也為我受罰。長此以往,就沒辦法達到原本預想的效果。

因此,建議可以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偶爾用此辦法管理同學,並且要曉之以理。不能盲目使用。


蝦老師


我兒子的老師都會採取這樣的方式,班級有孩子說小話,全班罰,然後跟孩子們說都是因為你們中間有人說小話你們才被罰的!有孩子課文沒背出來全班罰,有人課堂作業沒完成全班放學後留校,太多了!孩子每次回來都覺得很委屈,我沒說小話,我作業都認真完成了還要跟犯錯誤的同學一起受懲罰,太不公平了,我們做家長的能說什麼(ー_ー)!!只能跟孩子說多抄幾遍課文能記得更牢一些



辰先生愛吃雪糕


只能說這方法太古老了,我們曾經在古代就見過這種方法,被稱為株連九族,如果再惡毒一些那就是株連十族。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樹立團隊意識。

其實這種連坐方式最容易引起同學之間的矛盾,許多孩子會因為這種情形的發生而把責任歸責於其他孩子,從而造成了孩子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有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當然有可能會引起另外的一種結果,就是孩子們之間互相幫助幫助完成作業,幫助共同進步,老師最初的想法可能是這樣,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一個團隊來對待,讓他們之間進行互相競爭的結果。

一種方案有兩種結果這兩種結果都是兩個極端,處理不好的話就不一定能有效果了,老師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孩子們的特點來實行,比如說一個團隊中有一個孩子,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學習,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進步,這個團隊就倒黴了。

就像老師班裡有幾個孩子永遠不進步,永遠不努力,永遠不學習,從而影響了老師在幾年齡的年終考核和量化成績一樣,或許這一倒黴就是六年,如果這個案例我們轉移到孩子們身邊,那麼這一道門就是一個學期一個學年。

這孩子和老師都一樣,都會感到很無助的,但是無助之外也沒有方法,畢竟說的不太科學的話,這就是命運。

所以說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我們在培養孩子團隊意識的時候,不應當使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只能讓孩子們更加渙散,甚至樹立孩子們之間的仇視心理。

反正我是不理解也不支持這種做法,當然老師可能有好的出發點。


杜宜城老師


我的孩子在三年級時遇到過這種情況,回家後抱怨不停,對老師的做法很不滿意。我身為教師,對此做法也不支持。

我認為老師應該讓該承擔錯誤的孩子承擔就好了,不能為了懲罰而懲罰。在觀察孩子即將要有錯誤行為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提醒或制止,或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