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北京南城的這七條斜街是“龍脈”?

中國古代都城的街道格局大多是橫平豎直、經緯分明

的棋盤形式,只有個別河湖旁邊的街道為斜街。比如在明清北京城的外城就出現了由七條衚衕構成的斜街群,號稱“龍脈”,在這些斜街交匯處又出現了七處“三岔口”和七座廟宇,成為老北京城中一道奇特的景觀。為什麼人們將這裡稱為“龍脈”?


為什麼說北京南城的這七條斜街是“龍脈”?

龍脈七斜街



明代北京城中,有一條從西苑中南海西側向南穿過琉璃廠的排水溝,稱為“臭溝”,也就是今天的南新華街。再向南,溝上架有一座橋,名叫章家橋,也叫臧家橋,過橋往西是一個四條斜街交匯的小廣場,端頭有一座五道廟。

這四條斜街分別是櫻桃斜街、鐵樹斜街、韓家衚衕和五道街。清末,因為街上新建了一座大澡堂,在它的前面又新開了一條堂子街,從而形成了一座輻射五街的小廣場。

廣場北側供奉“五道將軍”的五道廟始建於明代,“五道將軍”在道教中是主持陰間事務的主神,相當於佛教中的閻王。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有一位名叫揭真誠的道士在這個通衢之處建一座玉帝行宮統攝閻王五道,竣工後還請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王象乾撰寫碑文以記其事。

碑文上說:“正陽門西,由臧家橋至宣武門乃龍脈交通輻輳之地”,第一次把正陽門向西南至臧家橋間的斜街稱為“龍脈”,這通碑也被稱為“交龍碑”。

“龍脈”是風水用詞,意思是所選地形蜿蜒曲折如龍之脈,是大吉之地。

關於“龍脈”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從這裡的地形來看,它的骨幹如同交龍,以五道廟為首,觀音寺為尾,七條斜街和七個交會口構成“龍脈”,故有此說。還有一種說法是,這裡地處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城之間,國都世稱“龍庭”,一脈貫三都,故稱為“龍脈”。這兩種說法哪個才是正解,如今難以定論。此碑在清代已佚失,但碑文在明代文獻中保存了下來。


為什麼說北京南城的這七條斜街是“龍脈”?


那麼,由七條斜向衚衕構成的這個“龍脈”又是如何形成的?

過去普遍的說法是,元滅金後新建大都城,金中都城中宮殿被毀,但其他地方還有興隆的商業、娛樂業和遊覽勝地,元代稱為“南城”。金中都主要商業大街檀州街,位置約在今廣安門內大街,正對的是東門施仁門,舊城居民出城往新都或是新都居民到舊城娛樂遊覽,由西南向東北逐漸走出了若干斜路,於是這個“城鄉結合部”也就無序地“走出”這些斜街,並沿著斜街形成了許多商鋪、住戶。

所謂“風水寶地”、“龍脈”之說,大多虛無縹緲,也許將來“龍脈”會隨著城市更新而消失,但它是北京城最早的地面遺蹟,更是很多老北京人的記憶。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