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著名的一首采桑子,整篇无处不是佳句,第一句尤其妙

晏殊,富贵宰相,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晏殊的词,一洗之前侬艳的词风,风格含蓄柔婉。又因为晏殊一生显贵,生活十分优渥,所以他的大多数词作都是描写亭台楼阁、花前月下的富贵气象,笔调清新,用词造句十分雅丽,音律朗朗上口,非常受后人的推崇。

晏殊最著名的一首采桑子,整篇无处不是佳句,第一句尤其妙

比如下面这首《采桑子》,便是晏殊词作中十分空灵多情的优秀之作,也是他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起句便已见不凡,将时光比拟为人,中间又暗含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和“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双重含义,将多情二字描绘的淋漓尽致!而且以多情统领全词,接下来的所有句子,都是为了说明“多情”而已。接着三四句写出了主人公感慨时光飞快、多离别少欢聚的现实情况,因此心中的烦恼无可解脱,只能借酒消愁,然而,李白早已经说过“举杯消愁愁更愁

”,所以酒是不能解脱自己的“多情”的,因此才有“泪滴春衫”。

晏殊最著名的一首采桑子,整篇无处不是佳句,第一句尤其妙

下片首句的意境极美,在西风吹起,梧叶潇潇的时候,不眠人惆怅之余,一股凄凉寒意不禁透人心扉,而窗外的月色朦胧,更加渲染了惨淡的气氛,仿佛月亮也被西风吹散、吹伤了一般。

作者在这里先写失眠,再写惊梦。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做了美满的好梦,可惜又“好梦频惊”,连多留一刹都不能够。好梦被惊,本来就已经令人惆怅了,更可况这个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孤雁哀鸣之声,将寂静的空间、时间一下子全都打破,响彻天际,直入离人心中。就在这伤情达到高峰之时,收结全文,给人以无限遐思和怅惘。

晏殊最著名的一首采桑子,整篇无处不是佳句,第一句尤其妙

总体来看,这首词上片写时光易逝、离情难平,下片触景生情、好梦难寻。全篇笔法空灵轻巧,字里行间中饱含无限感情,抒发了流年易逝,迟暮伤别等复杂感情。就风格而言,全词悲凉却不显得凄厉,清丽而不哀怨,自然体贴,尤其是“好梦频惊”四个字,意境十分高远,结尾恰到好处,给人无限怅惘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