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向都会听张良的建议,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没有阻止?

韩圣希


根据题主的提问,有书君认为,需要先更正两个不确切的说法。

首先,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是指的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的时代,刘邦想依仗张良的谋略对付项羽。

而韩信被杀已是大汉天下初定之时了,此时的刘邦功成业就,踌躇满志,根本不会特别听谁的话。

其次,韩信被杀之时,刘邦正率兵在外地平叛。

严格来说,韩信并非刘邦所杀,而是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死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刘邦幕后主使的可能。

话说至此,我们再转到正题讨论。

且不管韩信是被吕后所杀还是刘邦幕后指使所害,一直对韩信非常欣赏的张良,在韩信被杀时为何袖手旁观呢?今天有书君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一、张良很识时务,他不想阻止。

用“一条好汉三个帮”这句俚语来描述刘邦成就千秋霸业的历程非常恰如其分。

对于创业打天下时代的刘邦,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各具所长,缺一不可。

因此在历史上,三人又被称为“西汉三杰”。

其中萧何资历最老,曾为刘邦举荐了许多栋梁之才,韩信就是他拉来的;张良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智多星军师。

而韩信,则是个军事奇才。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平定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他被后世人奉为“兵仙,战神”,他统领士兵打仗的本事,甚至胜于刘邦。他被萧何誉为“无双国士”。连刘邦自己都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功勋卓著,因此在天下初定的大汉王朝具有极高的地位。在他统领过的,与他一起出生入死共创大汉基业的士卒中有一呼百应的威望。

当时七个诸侯王势力范围广阔,拥有军队,征收赋税,实力足以与朝廷抗衡。而且个个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在刘邦的心中,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胁大汉政权的一颗颗地雷,早晚得一一铲除。

而韩信更是七王之首,说他“功高震主”一点不为过。刘邦把他由齐王改成楚王,再由楚王贬至淮阴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要灭了他的节奏啊。

刘邦忌惮每一个可能觊觎他皇位的人,他甚至不放心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连襟樊哙,何况是打仗本事比他都大的韩信呢!

“兔死狗烹”,自古君王大致如此。刘邦也不例外。这些张良心里明白得很。他是韩国贵族的后裔,依靠刘邦推翻了秦朝,报了家仇国恨就了了心愿了。他可不想招惹与自己无关的是非。

后来,天下平定,张良做出退隐的人生选择,去跟着赤仙子学道,也表明了他这种想法。

二、韩信咎由自取,张良不能阻止。

如果仅仅是功高震主或可原谅,关键是韩信还先后三次在刘邦被困,危难之际提条件,索要封赏要挟刘邦。

韩信第一次要挟刘邦是在平定齐国后。他自我感觉功劳卓著,便派使者送信给刘邦,请求立他为假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形势危急,对韩信这样居功要挟之举当然十分愤恨。

第二次,是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垓下前夕。刘邦约韩信,彭越出兵,合击项羽,两人却按兵不动,结果刘邦大败。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被迫临时为韩信加封土地,并封彭越为梁王,两人这才率兵前来,估计刘邦当时就有杀了他的心。

第三次是赵相国陈豨发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平叛,临行前令韩信随从。不料,他竟然称病不从。这显然又是在要挟索取。

这三次临阵要挟,让刘邦从心底里对韩信打上了解不开的死结。

刘邦当时就气的破口大骂,是张良从大局考虑,一次次劝说提醒,告诫刘邦现在是必须要重用韩信的时候,刘邦才压下怒火,一次次跟他妥协。

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平定了天下,腾出手来了,不收拾韩信才怪了。

而此时,时局今非昔比。张良如果再劝阻刘邦,不但他肯定不会听,没准儿还会连累自己。张良那么聪明的人,才不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买卖。

三、张良与韩信交情不深,张良没必要阻止。

张良跟随刘邦较早,因此他对刘邦的忠心要远胜于他跟韩信的交情。韩信是后来加入的,他们二人之间并没有多么深厚的革命感情。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

韩信和萧何的关系应该算得上铁杆儿了。然而杀韩信,具体策划人正是萧何。

铁杆儿好朋友已成仇敌,只不过是普通朋友的张良,当然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了。

况且,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霸王项羽都是其手下败将,那么刘邦死了之后,还有谁能控制得了他呢?

与其给大汉江山留下韩信这么个隐患,刘邦觉得还不如提前为儿孙将他铲除掉。

作为汉朝的开国大臣,张良既然洞悉刘邦的这份深谋远虑,又怎么会去阻挠呢?

根据以上分析,有书君认为,韩信虽是军事奇才,他的死,也确实令人为英雄扼腕,但他的政治智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他既不识时务,又不会做人。所以,当萧何选择了为吕后出谋划策,韩信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而唯一有可能救他的张良,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不会去救他。毕竟这是刘家的天下,多说无益不说,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

少管闲事,明哲保身,自然是聪明人的上佳选择。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刘邦手下有两大集团,一是丰沛集团,二是诸侯王集团。张良原本并不是刘邦集团的人,他是韩国贵族公子,祖上五代为相。秦国灭亡了韩国以后,他致力于刺杀秦王,不过并未成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以后,他便追随韩王恢复韩地。不过后来韩王为项羽所杀,他复国无望,才无奈之中跟随了刘邦。

刘邦能够夺取天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团结了诸侯王集团。不过说到底,刘邦和诸侯王不过是短暂的合作关系。到最后,刘邦还是将那些异姓诸侯王各个击破了。所以张良即使投靠了刘邦,为刘邦立下了很多功劳,他其实还是不可能与刘邦丰沛集团的那些人相比的。刘邦到了晚年,甚至连萧何这样德高望重,处处谨慎的人都只是表明信任的。据说萧何自偷偷弄坏自己的名声,大量强买田地,才让刘邦心安。

至于张良,其实他和韩信是差不多性质的。不过张良还是会明哲保身,很早就功成身退了。韩信则不然,他一直是以国士对待刘邦,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刘邦还是对他不放心。毕竟以韩信的能力,如果真的起兵,刘邦多半是很难打过的。至于说张良阻止刘邦杀韩信,我只能说张良本身就很危险了,他与韩信没瓜没葛,又怎么会这蹚浑水?


历史是什么


综合来说,韩信存在重大过错,张良又喜欢低调做人,加上两人本无交情,所以当面不会出面求情了。

第一,张良本人知道明哲保身,从高祖登基之后,基本就不怎么过问政事了,每天不吃饭修仙。后来吕后为了太子刘盈地位稳固,让吕泽连哄带吓才逼得张良出了主意。所以,对于劝说刘邦(吕后)不杀韩信这种事,和张良没有任何利益,自然更不会主动求情了。

第二,刘邦能听从张良,也是因为张良在楚汉战争中的战略分析有道理。韩信其人是否该死暂且不论,但绝对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物。他攻下齐国的时候就想自立为假齐王,在垓下之战之前又故意拖延邀功,被贬之后还不屑与樊哙为伍。这样的人留着对皇权难道不是威胁?

第三,削除异姓王也是符合中央集权的,张良曾反对过郦食其分封六国的计划,对于削弱韩信自然是再支持不过。而张良和韩信本身又没什么交情,张良一直在刘邦身边参谋,而韩信基本都独立作战,所以杀不杀韩信他当然也懒得管了。


林屋公子


第一,韩信不是刘邦杀的,是吕后杀的。

韩信死的时候,刘邦在外平乱,这时有人举报韩信谋反,吕后联合萧何,计杀韩信,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二,张良不干朝政。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张良就要去修仙,回避朝堂,所以不会贸然出面。

第三,刘邦忌惮韩信。

之前有人告过韩信谋反,刘邦问诸将,答曰,坑竖子耳,说明刘邦欲杀韩信之心人尽皆知,否则为何没人替韩信解释一二。

第四,这次韩信是真谋反。

韩信第一次被告谋反是诬告,但刘邦忌惮韩信,还是夺了他的王位,砭为淮阴侯。而这次韩信被告谋反可是证据确凿,他联合在外起兵的叛军,准备在京城发动政变,事情败露被杀,合情合理。


纳特帕格sfk


一.家庭背景不一样。韩信为一个剑客,落魄时到处蹭饭,觉得只有出人头地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紧张自己的前途,是典型的凤凰男心理;而张良为韩国的士族,虽然落魄,但是一身的气场还是有的,对待名利也是看得比较淡。

二.做事情的态度。他老板刘邦问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直接说一万,刘邦问韩信那你自己呢?直接来个多多益善,这不是作死的节奏么?而张良呢,懂得及时功成身退,不骄傲,不自负。

三.交情不深。韩信与张良从刘邦拉起旗做革命,到刘邦夺得天下,也没有什么过深的交集,都是公务上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必要开口。

简单地说就是道不同不想与谋,关键是张良已经深知韩信的狂傲,已经彻底刺激到了刘邦的底线,所以必须死,那么再求情有什么意义呢?


农夫说历史


因为很简单,杀韩信的就不是刘邦,整个过程中也没有征求过张良的意见。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记录韩信被杀的过程如下: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可见,在发现韩信谋反之后,吕后实际上只和萧何有了谋划,而对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征求意见的举动。

因为当时是韩信的舍人被韩信囚禁,其弟弟举发了韩信即将谋反的事实。

所以,当时的情况,其实是间不容发,根本来不及搞什么征求意见。

甚至刘邦都是事后知道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的记载是:

十一年,信谋反关中,吕后诛信,夷三族,国除。

本质上,这是吕后的一次便宜行事,所以高祖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还有些痛惜他的下场。

因为汉高祖本人对于功臣列侯的态度,与他对付诸侯王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淮阴侯韩信本人是由刘邦亲手提拔起来的下属,虽然功大封王,本质上,仍是他的功臣列侯集团中的一员,属于“老兄弟”,所以,他并不想杀他。

如果刘邦本身早有杀韩信的意图,根本不需要等待他在陈豨谋反时造反,而是在相对安定的时候将他杀死,对于整个政权的动荡影响要小得多。


刘三解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是因为张良的建议可以帮刘邦取得天下,所以刘邦才会言听计从。

假如张良妨碍到了刘邦的江山,刘邦也是会眼不眨的除掉张良的。

因此,聪明的张良才会在功成名就后辞官退野,正是因为张良了解真正的刘邦,所以才会主动退隐。


刘邦也正是看到了张良不贪权柄,反而尊重张良,用“留侯”的封号来纪念昔日两人在留县第一次相遇的往事。

张良即使想要保住韩信,也不会主动出面劝刘邦。既然张良已退隐,他至少形式上都会保持不问政治的作法。

韩信不是刘邦杀的,刘邦也想杀韩信,但一直没决定,因为替韩信说话的人很多。

出手的是吕雉,这个女人的政治手腕一点也不输于她的丈夫,正是在她的一手操纵下,连老臣萧何也不得不迫于淫威,参与到吕后杀韩信的行动中来。

这便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刘邦杀功臣在历史上,并不是首创。春秋时越王勾践,多亏文种和范蠡二大夫将灭王的国家重新复国,功莫大焉。最终越王勾践对忠臣文种下一道旨意,让文种为寡人灭夫差于地下,文种叹日悔不听范大夫之言,敌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范蠡早己隐遁于江湖之中,幸免于难。至于刘邦只杀韩信,因为韩信功高震主,现在天下已经太平。如果韩信造反,无人可治。况且韩信收藏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因此假手于吕后之手,将韩信杀。当时张良已经在功成名就之后不理,朝中之事了。张良何许人也,能看不出刘邦的心思吗?会早早退出政坛,专心研究赤松子个个长生不老之方。斩杀韩信之事张良不见的知道,即使知道了,张良在此时为了自己避难,也未见得劝说刘邦。因为张良与韩信他们不是朋友。即使是萧何推荐的韩信,作为刘邦的大将,不是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吗,但最终韩信还是死在萧何定计,亲捉到了韩信,不是有这么句话吗,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用户中国布衣


张良和韩信本就不是一路人。

先看张良为人处世。

1.有勇有谋。以书生绵薄之力,找江湖义士大铁锤,刺杀秦始皇。失败被追杀,却能全身而退。

2.善于识人。作为贵族,没有看不起在路边丢鞋的老人,而是看出黄石公的不俗,得到破解战争的奇书。对于看似流氓无赖的刘邦,却看出他超人的悟性与胸怀,终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帝国。

3.智慧超然。不贪恋功名利禄,功成而身退,只做一个边缘人。他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不给刘邦添麻烦,也不让自己处于危险境界。

再看韩信做人做事。

1.越位。请求刘邦册立张耳为赵王。这本是皇帝的抉择。看上去是请求,实际上是要挟。

2.不仁。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投降。韩信为了巨大的功劳,仍然发起进攻,导致郦食其被烹杀。

3.贪名。攻下齐国之后,以方便治理为名,要求封为假齐王。第二次要挟刘邦。

4.无忠。私藏楚国逃将钟离昧,置国家法令于不顾。看上去忠肝义胆,实际上毫无政治头脑。这是实打实的与皇帝对抗。

5.高傲。在众臣面前,声称耻于灌婴、樊哙为伍。丧失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6.自闭。被贬为淮阴侯后,明明大势已去,还要策应陈豨造反。终被吕后设计除杀。

张良韩信对比。

张良顺天道看大势,不以个人好恶做事。对自己定位始终很准:辅佐,谋划,功成,身退。

韩信有能力有本事,但爱名好利。一生都被自己的私欲左右。又想成为大王,被人尊重。又不想失去道义,被人辱骂。左右摇摆随波逐流。从来没有看清过大势。

总结一句话:no zuo no die。韩信的路是自己走的,即使张良劝阻也没有用。这一点张良看得清楚。所以没有出手。


Fandy


张良何等人物?我对他的定义是军事家和政治家。军事家就不必多言了,他为刘邦打下江山出了很多奇谋,成了后世军师顶礼膜拜的对象。可能是他在军事上成就太高,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其实张良也是位情商极高的政治家。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让他在刘邦要杀韩信时一言不发。

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要有哪些有点?首先要有理想,没理想的是政客。张良起先是有理想的,作为韩国贵族后裔,他希望趁着天下大乱重新复兴韩国。他将这个理想寄托于刘邦身上,跟着刘邦诛灭暴秦。但当韩王信自立山头,树起“韩国”大旗时,张良心动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回归祖国了,于是决心向刘邦辞行,投奔韩王去了。

其次要现实,政治家光有理想不行,理想不能当饭吃,还要认清现实。在韩王信被项羽杀害后,张良复兴韩国的理想灰飞烟灭了,如果他还一意孤行,执着于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于是,张良果断选择重新投靠刘邦,并绝口不提复兴韩国的事情。

只有在理想与现实中把控有度,时时做出调整,才能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生存下来。韩信偏偏是个只懂得打战不懂政治的军事家

。比如,当刘邦被项羽20万大军团团围在荥阳之时,身为第二集团军统帅的韩信,不但不火速救援,还变相要挟刘邦封他做齐王。这是一名臣子该做的事情吗?这是商人间的讨价还价。气得刘邦想现场开骂,谁知站在一旁的张良一眼看穿了天下大势:此刻怎么能与韩信翻脸?韩信助汉则刘邦胜,助楚则项羽胜,必须稳住韩信才能成就大业。于是张良偷偷踢了刘邦一脚提醒他。这就是一名成熟政治家应该干的事情,不能意气用事,韩信不成熟,刘邦要成熟。刘邦明白了张良的意思,立刻变脸哈哈大笑:“韩信真没出息,男子汉要当就当真齐王,当什么代理齐王?”

从这件事上,张良和韩信还有刘邦的政治水平高下立判。

等到天下归汉后,张良深知,刘邦这个皇帝做的不踏实,朝内有一帮骄兵悍将,嚷嚷着要好处;朝外有一群诸侯王,各怀鬼胎。他自己被封了个留侯,子孙后代衣食无忧,自以为应该到了闭口不言,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时候了。

刘邦要杀韩信,张良不开口,因为他知道劝不动,刘邦和韩信的矛盾已闹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是皇帝与诸侯的矛盾,也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的矛盾。刘邦想要坐稳皇位就要杀光这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纵使韩信立下盖世奇功,威胁到了皇位还是要死,这是政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既然如此,张良已算到结局,为何还要把自己搅进浑水之中?搞不好,刘邦怀疑起自己来,张家也要满门抄斩。

等到吕后掌权后,政治环境更加严酷,张良干脆对外宣称自己修仙了,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躲避宫廷中的明枪暗箭,求得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