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以上的孩子為什麼愛說“屎尿屁”3個字,其實在傳遞重要信號

1

商場的電梯裡,擠滿了人,突然一陣惡臭撲面而來。

“誰放的大臭屁啊,嘟嘟嘟,真臭啊!”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大聲說道,說完哈哈大笑,他的媽媽則一臉尷尬。

出了電梯,我聽到身邊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自責地說:“媽媽,剛才那個屁是我放的……我實在沒憋住……”

她的媽媽聽了,看看四周,有點做賊心虛地說:“噓!小點聲兒。”

……

有沒有覺得這個場景好眼熟?或者你也碰到過這樣的尷尬?

之所以會覺得尷尬,是因為在我們看來,放屁是一件很不文明的事情,尤其是當眾放屁。所以,當孩子將放屁和我們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羞恥感。

不過,在孩子眼中,“放屁”的意思卻完全不同。他們會對“屎”、“尿”、“屁”這些從自己身體裡面排洩出來的東西感到好奇。他們會仔細觀察便便的顏色、形狀,聽到放屁的聲音會特別開心。

甚至出口就是“屎”、“尿”、“屁”,尤其是3-5歲的孩子。比如,有個孩子就把《靜夜思》改造成了一首屎尿屁的打油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李白睡得香。

拉了一泡屎,

醒來臭得慌。

很多父母會擔心,孩子老說這些不文明的話,會讓人覺得沒家教,不知道要怎麼引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屎”、“尿”、“屁”的那些事兒吧。

2

當孩子對屎尿屁特別感興趣的時候,恰好也是孩子的性萌芽期。

英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兼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在《媽媽的心靈課》一書中,這樣聊到孩子的小便:

在膀胱充滿以前,寶寶並不知情,充滿後他就會有想要排尿的衝動。起初,這多半是自動反應,可是寶寶逐漸發現,憋一下就有獎賞,因為憋一下再排尿就會有快感。這裡發展出的另一種秘密儀式,豐富了小嬰兒的生命,讓生命值得活下去,也讓身體值得住下去。

拉粑粑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感覺。他們通過控制尿尿和粑粑,來獲得“排洩引發的快感”,並體驗到隨之而來的掌控感和力量感,以及與他人區分的界限感。這就是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所說的“肛欲期”

孩子們還會把自己身體的排洩物,看作他們在這個世上的第一件偉大作品。所以,我們會看到,他們在如廁後很仔細地觀察自己的排洩物,並且自豪地宣佈:“我拉出來一座大山”“我今天的粑粑像香蕉”“你看,我的火車”……像是發現了新大陸。

等孩子再大一點,我們還會發現,他們會對小夥伴的生殖器產生濃厚的興趣,男孩子們甚至還會比賽,看誰尿得更遠……

孩子們正是在不斷認識、探索自己的身體的過程中,學會了掌控自己的身體,並獲得了更多的心理能量。

所以,當孩子炫耀他的屎尿屁時,我們要給予理解和尊重,而不要嫌棄和批評哦。因為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不分年代,不分種族——回想我們小時候,不也是說“屎”、“尿”、“屁”的話長大的嗎?

3

“屎”、“尿”、“屁”的話,還是孩子某個階段的交友工具。

對於有些孩子,“屎”、“尿”、“屁”的話似乎還具有更大的作用,比如社交。

有段時間,我兒子幾乎已經不說“屎”、“尿”、“屁”的話了,但突然有一天,在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又說了起來。我覺得很奇怪,就仔細觀察了下。

我發現,當他說“屎”、“尿”、“屁”的時候,他的小夥伴也立刻興奮地跟著他一起說。

他用“屎”、“尿”、“屁”的話引導了一個新話題,自然樂在其中。後來,在好長一段時間裡,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時,都會使用這一招,而且屢試不爽,直到他找到其他可以替代的方法。

這讓我想起舊時的“以文會友”“以武會友”,只不過,孩子們的交友工具變了,變成“屎”、“尿”、“屁”的話而已。就是這樣,“屎”、“尿”、“屁”的話因為是孩子們共同的“愛好”,而成了孩子的社交神器。

所以,如果你不介意,不去大費周章干預,孩子們在“屎尿屁”這件事上能夠獲得這麼多的心理營養,並且也有能力獨自去度過這段特殊時日。

4

“屎”、“尿”、“屁”的話,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孩子喜歡說“屎”、“尿”、“屁”的話,還可能因為他們進入了汙言穢語敏感期(3-5歲左右)

大人說話,多半很忌諱“屎”、“尿”、“屁”這些不文明的字詞。聽到孩子口中的髒字,父母們可能會表現得很反感,甚至會批評他,阻止他這麼說。當孩子發現,每次說“屎”、“尿”、“屁”,都會引起大人的強烈反應時,就會覺得這些字詞特別有力量。

而且,大人越是反應強烈,越是阻止他,他就越說得起勁,直到你被他的“屎”、“尿”、“屁”話打敗。這時,他完成了一個不被允許的行為,並從中體會到了隱秘的快感——“自立”。

所以,應對孩子的“屎”、“尿”、“屁”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淡然處之。比起過度關注和干預,不如藉機陪孩子多看一看屎尿屁主題的繪本,並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多給孩子做決定的自由,以及多暗示孩子“成功地完成了哪些事,真的很了不起呢”,讓他知道,他長大了,多麼有力量。

獲得了力量感、成就感的孩子,慢慢就不再需要通過玩很虛的文字遊戲來體驗力量了。

還有的時候,孩子會通過說“屎”、“尿”、“屁”的話來引起大人的關注,或者宣洩他們的負面情緒。所以,這個時候,你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說到這裡,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文前的案例。

那個小女孩,已經過了汙言穢語敏感期,發展出了道德感,她對於自己沒有憋住屁而感到自責。所以,這個時候,她的媽媽這樣做會更好——

安慰小女孩,適時地給孩子科普一下:

沒關係的,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我們不需要刻意憋住。不過,很臭的屁在提醒你,應該多吃點水果、蔬菜了。

其實,關於“屎”、“尿”、“屁”的科普知識,兩歲以上的孩子就需要了解了,因為“屎”、“尿”、“屁”的情況也是身體是否健康的指標,知道了這些,孩子就能知道自己的腸道是否健康,平時吃什麼更健康了,對於改變孩子挑食的習慣,也很有幫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