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起源很早,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会在甲骨文上刻鸟,汉代画像砖上刻连理木,唐墓中也出土了花卉图样,正经开始画花鸟画,要属五代西蜀黄荃,那时是为了装饰宫廷,所以花鸟画特别富丽堂皇。据说黄荃用“勾勒填彩”法画工笔花鸟,能够骗过宫廷的真仙鹤。

说起画仙鹤,到了辽博,怎么能不好好看看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说实话,要是没有这件,我估计是不太会打高铁来沈阳的。

北宋 徽宗赵佶 瑞鹤图

这是我最想去现场看的一幅画,也是实物和图片差距最大的一幅画,我这里发的每一张图都和原作有差距,我以往看过的无数画册,无数图片都和原作有差异。

我为什么会对这件画产生如此大的好奇,因为我以前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这幅画的图片,包括众多衍生品,但是我纳闷的是,为什么每一个图片上,那片天空的蓝色都不一样?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蓝?

看到实物时,终于明白了,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蓝,不仅和以往图片上看到的不一样,即便画面上的每一处,也不一样,不是均匀平涂,而是层层变化的。

展厅灯光昏暗,平常首先都被白鹤吸引了视线,但是在实物面前,反而是那屋檐下的祥云,仿若有暗暗金光,向上发散,烘托着整个建筑,烘托着大宋的祥瑞平安。

只为这一张画,来回9小时高铁,值了。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经过千年时间,这片蓝已经氧化变暗,但仍能够看出蓝色并非均匀平涂,而是按照实际天空叠加上烟雾缭绕的效果,渲染出的深浅不一、富有变化的蓝。真的很美。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首先,是题材独特。

以前画花鸟,对象很单一,要么只画花,要么只画鸟,最多画花鸟+山石。但宋徽宗的《瑞鹤图》,把花鸟和风景结合起来了,不仅让人感受到皇宫的富丽堂皇,还仙气满满,甚至仿佛自带仙乐BGM。

然后,看这个不寻常的构图。

画面下方正中间,是北宋汴梁的皇城宣德门,中国建筑的对称美,使得整个画面中正稳固。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光有正殿很沉闷,因此视野之中还能看到偏殿,层次丰富,宫殿周围,祥云缭绕,流动的线条,将整个画面的气韵生动了起来。

而且宫殿和祥云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平面。

祥云越过殿顶,引着我们的视线往上走。两只仙鹤立在殿顶,抬首看向天空。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画面上方三分之二,是石青色的天空,万里无云,正大光明,妥妥的皇家气象。

十八只仙鹤盘旋飞舞,几乎没有相同的姿态,却在顾盼之间,和同伴相互呼应,从里到外构成三个环形,紧凑抱团。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放大看每一只仙鹤,造型精致纤细,翎毛轻盈柔软,每一笔都一丝不苟。

因此虽然仙鹤数量繁多,却多而不乱,不至于把画面往下坠。

整幅画面绘于绢本纸上,设色低调奢华有内涵,笔致清俊、飘逸,充满了格调。

当然还有他的瘦金体,筋骨清健,独一无二。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其实历代皇帝都有命人绘制这种吉图,但多繁花似锦,恨不得把所有吉祥物都往上堆,但宋徽宗出手就是不一样,他信奉道教,道家倡导“清净无为”,因此他的审美反映在色彩、线条上,也走的是清净、极简、性冷淡的路线,如今时尚圈“less is more”的理念,宋徽宗一千年前就做到了。

辽代 佚名 竹雀双兔图


展厅里另一件颇有意趣的花鸟画来自于一件辽代的佚名画。这幅画出土于辽代墓葬,因此也有可能是辽代贵族的收藏,那么年代就不至于辽,甚至晋唐六朝都是有可能。

我看到这幅画,只有一个感受,这三只鸟是小鸟,但这两只兔子是老兔子!小鸟逗老兔,超级有趣~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大宋边上的辽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贵族喜欢诗文书画的不在少数,辽兴宗耶律宗还曾画过一幅《千角鹿图》赠送给宋仁宗,可见两国在艺术上交流还是很密切的。

1974年,秦陵兵马俑被发现的同一年,这幅《竹雀双兔图》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辽墓。

可以看出《竹雀双兔图》的工笔画法受宋画影响很大,但还是带有辽国自己的特色。

来看画面,首先墨竹采用双钩法,而未填色,这点和常见的宋画不太一样。

构图具有对称美,三只麻雀分踞三根竹枝,神态动作各异,但画家捕捉得很到位。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这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梳理羽毛,不亦乐乎。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这只麻雀在向下俯视着什么,神态平静。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这只姿势有点难度,大头朝下挂在竹枝上,眼神中充满好奇,稳中带皮。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两只麻雀到底在看啥?

揭晓谜底,原来地上有两只小灰兔,一只在吃草,一只站在它对面看着它,应该是同伴吧。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这幅小品画活泼有趣,装饰性也很强,很符合花鸟画刚摆脱山水画的从属地位,独立成为一个画种的特点。而且这幅画的珍贵,还在于可以借助它来了解辽国绘画的面貌。


明 吕纪 狮头鹅图 轴

在明代,不会画画的锦衣卫不是好大臣,吕纪就是这么一个穿着飞鱼服,佩着绣春刀,但是拿着朗豪笔,画着呆头鹅的锦衣卫。

他笔下这只大ne,我就想抱回家去!呆头呆脑,还知道赏花,简直是天然反差萌。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明代花鸟画,因为统治者的喜好,又复古了,宫廷花鸟画主要承袭南宋以来的院画风格,宫廷画家吕纪,是个中翘楚。

《狮头鹅图》就是他很经典的一幅作品。

狮头大鹅白得耀眼,牢牢占据画面C位,看来皮肤白真是有先天优势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开个玩笑,其实这是吕纪的习惯,他的很多花鸟画,飞禽都在左下角。

他处理羽毛,技艺也是一流。洁白的羽毛细腻、丰盈,根根分明,排列整齐,想必是只爱干净爱梳毛的鹅。连脚蹼的细纹也画得一丝不苟。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大白鹅扭着长长的脖颈,抬头仰望一株梅花树,大概是被风吹梅树的动静所吸引。

老枝虬干,形态佶屈,通过浓墨勾勒,别有古味。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玲珑的太湖石与梅花树,不仅在造型走势上有相似,也同样用了重墨,从构图到笔法,二者都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狮头鹅、梅花树、太湖石,三者相互呼应,尽管梅花树和太湖石只露出了画面一部分,却在画外延伸构成了一个稳健的三角形态,使得画面中的三个主要描绘对象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画面的温暖色调和平静氛围,都是院体画最擅长营造的“岁月静好”的感觉。

清 郑燮 幽兰图轴

中国艺术史在清代气息弱了不少,但花鸟画中的生命力还一直保持的比较顽强。明末到清代,写意花鸟势头猛进,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继承发扬了八大的大写意精神,不仅画竹子一绝,兰花也是独家高格。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兰草生于空谷幽涧,破石杂草之中,看似纤弱,内在却又坚韧的筋骨,郑板桥“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画出兰叶的秀劲潇洒,也画出了文人爱兰的精髓。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为什么说瑞鹤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事



辽博的宝贝太多,一篇文写不尽,下一篇,咱们来说说山水画。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