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母亲自杀而死,为什么徐庶不再次投奔刘备?

李鑫


这个问题要从刘备一路败退南逃开始说起。公元200年曹操开始征讨刘备,刘备是一路败退,第一次丢失夫人、走散兄弟。曹操生擒住了关羽。刘备逃亡青州,召集旧部,公元201年,曹操开始攻击汝南,刘备失败逃走并弃城,投奔刘表,刘表让刘备驻扎新野,刘表对刘备不以重用,刘备一筹莫展之际,遇到了水镜先生,推荐了徐庶、诸葛亮等人。这时候有一个人来到刘备这里,自称姓单,名福。《三国演义》是这样介绍的。这就是徐庶出场了,其实徐庶只是改名,并未改姓。《魏略》说他“本单家子”,是出身单寒,并非高门大族之意。解为“姓单人家之子”。

徐庶,字元直,少时好学击剑,曾为人报仇杀人,被官府缉捕,逃脱后化名单福,折节学文,大成之后,刘备拜其为军师。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即退了来攻的曹兵,初显身手,为曹操所注意,因其母被曹操所执,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被迫降曹后,徐庶作过中郎将,御史中丞。最后默默无闻老死门户,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徐庶的经历。

徐庶临别之时告诉刘备: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并且在进入魏国阵营后从不提供任何建议,徐庶(即单福)虽说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次要人物,是为诸葛亮的出山作铺垫的,但他的形象鲜明、十分生动,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这句歇后语: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到许都后,老母因此羞愤自尽,但他在老母死后,虽然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可也没有再回到刘备身边。许多人为此惋惜,那他为什么没有回到刘备的身边去呢?

1.第一条理由,徐庶投刘备时,刘备势单力薄,徐庶是因为他"仁德"的名声才跟随他的,徐庶在走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提醒他要把完成统一大业时时刻刻牢记心中,在那时徐庶的心里面,刘备就是救黎民于水火中的仁德之主。但在徐庶走后,刘备火烧新野,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这恐怕不是一个仁德之主应该做的。刘备在逃离樊城时,发动流言,结果十几万军民随他一起逃难。如果没有十几万军民给他当盾牌的话,他可能早就被曹操抓住或者杀了。他带这十几万军民逃跑,既有了盾牌,又使自己仁德的名声传遍天下,而曹操既没抓到刘备,又给老百姓留下了一个魔鬼般的形象,为其以后争夺天下留下了一个不利因素。这种既损人又利己的事刘备做做的很漂亮,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人都被蒙骗了,可像徐庶就没被骗倒,以徐庶的智慧他连周瑜火烧赤壁的计策都能看出来,刘备和曹操、孙权一样,都是打着各种幌子,只为争夺天下而实施都各种手段,怎么会不清楚这点呢?既然徐庶看清了刘备并非心目中的仁德之主,那么他在曹营还是在刘营又有什么区别呢?

2.第二条理由,徐庶在即将离开刘备去曹营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主角登场,配角就该谢幕呢。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一向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了,徐庶如果重回刘备阵营,应该位居诸葛亮之下,以徐庶的性格,这恐怕是他未必可以忍受的。想那庞统到刘备手下后的下场,徐庶回去了又能怎么样呢?按徐庶的性格不应该也不想回去和诸葛亮争。

3.第三条理由,东汉末年都文人一般都很重视气节,很讲究做事从一而终,舆论轻视那些朝秦暮楚的人,吕布的下场就是反面教材。徐庶先投刘表,再投刘备,最后投曹操,如果再回刘备阵营,舆论对其评价如何?徐庶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因为曹操“名为丞相,实为汉贼”。他比较看重舆论名节,所以这是徐庶留在曹营不回刘备阵营的又一条理由。

总之,徐庶也算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整个《三国演义》作品中,从他亮相到谢幕就只有三处。但一个忠孝兼顾、智慧谋略的士子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一直到了一千多年后都今天,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地谈论他,包括我们今天也是。读者朋友,您对徐庶是怎么看都呢?


老龙说历史


徐母既然已经自尽,徐庶跟曹操已经有了“杀母之仇”而且了无牵挂,为什么不像关羽那样“逃归刘备”而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呢?难道他是准备找机会刺杀曹操替母报仇吗?翻开史料一看才知道我们都被《三国演义》骗了——徐庶进曹营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他说的话比谁都多,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言官二把手,就是靠说话换饭吃的,而他离开刘备投奔曹操,也没有在母亲死后刺杀曹操或逃归刘备。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是百分之百的虚构,这一点从他后来的官职中就能看得出来,他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就是靠发言来吃饭的——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提意见。徐庶在曹营先后当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秩比二千石随侍君王左右,那是可以参与机要的,而御史中丞就更了不起了:那是仅次于御史大夫的言官首领。而更重要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御史大夫又叫大司空,陈琳替袁绍起草檄文骂曹操,称呼就是“司空曹操”。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不会任命一个“一言不发”的人来当言官二把手。事实上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说这个汉是汉献帝倒说得过去,因为徐庶投奔曹操的时候,汉献帝还是大汉天子,曹操还是大汉丞相,徐庶在他那里顶多算是“身在汉营心在汉”。而徐庶对大汉王朝的“忠贞”那也是远远比不上荀彧荀攸的,这叔侄二人都因为反对曹操称公称王被迫害致死,而徐庶则是在曹丕篡汉之后还当他的御史中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说徐庶只是个御史中丞,还替他打抱不平:“曹魏人才何其多也,咋就不重用徐庶和石广元呢?”这说明在三国时期,谋士们都是打工仔,跳槽换老板都是正常现象,根本就没有“一言不发”的事情,因为每个三国枭雄都很知人善任,谁也不肯养一个废物。

徐庶在《三国志》里没有个人传记,但是从《诸葛亮》传里,却可以发现端倪: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也就是说,徐庶曾经跟诸葛亮一起给刘备打工,曹操也没有费劲巴力地使什么计策,甚至可能不太关注徐庶这个人,抓到徐庶的母亲,只是个意外收获。

那么徐庶为什么一听母亲被俘就风风火火地离开刘备投奔曹操呢?我们必须看到,刘备当时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要是没有孙权插了一杠子,曹操灭刘备那就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刘备集团“破产”,那就是个时间问题。而作为“择主而事”的汉末谋士,跳个槽换个主公,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


半壶老酒半支烟


首先得弄清楚徐庶为什么先投奔刘备,后又投奔曹操?

徐庶是河南颖川人,寒门出生,董卓之乱时,举家南下荆州避乱,在荆州结识诸葛亮,是认可诸葛亮才能的唯二之人,另一人是博陵人崔州平,三人是非常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聚会谈论些国家大事和个人理想。

公元201年,刘备南下荆州投靠刘表,驻地新野,徐庶去新野拜见刘备,投到刘备帐下做谋士,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直到207年,刘备才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此时徐庶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备。

徐庶在荆州多年,为何一直没有投靠明主?

首先因为战乱,不方便到处跑,徐庶又有老母亲,更不方便了。

其次荆州本地主政的荆州牧刘表,徐庶和诸葛亮等好友均认为刘表守不住荆州,非雄主,况且诸葛亮和刘表还带点亲戚关系都没投靠刘表,而徐庶是诸葛亮的好友,平时聊天都会谈到,是以徐庶也没有投靠刘表。

直到刘备的出现,刘备虽兵少将寡,但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已任,刘备虽屡战屡败,但一直像打了鸡血似的永不言败,刘备虽无地盘,但刘备是潜力股,迟早会有的,徐庶投了刘备。



直到曹操的出现,曹操一南下,荆州为之而降,刘备为之而逃,十万荆州士民百姓宁愿跟随刘备南下逃亡也不愿投降曹操,足见刘备仁义厚待百姓,但两军交战仍然是靠实力说话,刘备败逃,曹操抓住了十万士民百姓,不仅有刘备的亲属,还有徐庶的母亲。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抓获,转而向刘备辞行,投靠曹操。

汉朝以孝立国,徐庶的作为无可非议,但徐庶弃刘备投靠曹操真的是因为母亲吗?

刘备那会可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在徐庶眼里,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能有发展前途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名副其实的东汉朝廷政府军,而刘备呢只能算一支被政府军追得到处逃的叛军,叛军前途未知,是你如何选择?况且老母亲被政府军抓获!



徐庶投曹操,更深层的原因显然是曹操势力强、地盘大、代表中央,机会就更多,寒门出身的徐庶显然想建功立业、出仕为官!

这个道理讲明白了,徐庶的母亲自杀或自然死亡,对于徐庶的前途来说,不再是影响徐庶选择投靠对象的因素了!

况且对于仕人来说,反复投靠更是不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徐庶是刘备第一个军师,刚有所成就,曹操抓了,徐庶的母亲,让人代母写信,叫子回归,徐自然干不下去了。刘备留不住,也没有办法,只能放徐走,刘备相送,依依舍,深情义重,依泪作别,徐庶看刘备仁义,也就赤胆回报,这就是文人天性,对刘备诚诺,不向曹操出一计,这就是文人德,诚诺是男人品德,徐庶一直坚持诚诺,不向曹操献一计,文人风骨,走时还告诉刘备,诸葛亮才是大才,所以才有刘备三顾茅庐,千古传颂佳话。刘备得蜀好得徐庶,蜀人去曹操献图,结果曹操不管采,徐庶指点,让人去献给刘备,刘备才有图进取蜀!


说道231960427


1、古代文人是讲气节的,虽然是被逼的,还是要从一而终

2、一山不容二虎,他已经推荐了诸葛亮,当时刘备身边能人异士也有很多了

3、和刘备前期的匡扶汉室,徐庶还是有点看不惯刘备后期的所作所为


南辕北辙H


曹操由于爱惜徐庶才能才用徐母之笔骗他回去。徐庶是不会投刘备攻打爱惜自已的人的。


邝生24


您说的这个情节是演义,他不走怎么把孔明朝来?他回来干什么?


海洋257307482


告诉你不是小说那么容易,写徐庶本事大就求贤若渴!非也!如果徐再来刘备这儿!给碗饭吃就不错了!小说和历史差距大多了!


王医5


其实吧,加入了曹操才知道世间有多美好。投降曹操之后还有几个复叛的?


江南一隅傻貔貅


徐庶再投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