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從純手工作業到全部實現電腦操控,從粗放型工業到精細型工業,從低效能、高汙染到高新技術、綠色環保,改革開放40年來常寧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調結構、轉方式,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常寧經濟實現新跨越,也奮力書寫了改革開放的“常寧篇章”,創造了創新發展的“常寧成就”。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陳玉明是水口山金翼有色金屬綜合回收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機電維修工,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進自己的辦公室,打開電腦,從網上查找相關的機械資料,今年已經60歲的他用起電腦來得心應手。他告訴記者,自從公司去年正式成立後,所有設備全部實現自動化,已入花甲之年的他也學會了使用電腦,曾經揹著一大包維修工具往來於各個車間的他,現如今只需隨身攜帶一支小小的電筆,就可以查看調試各種電子設備,這要是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公司作為一個百年老礦區,百多年的礦冶開採,在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讓整個礦區揹負著環境嚴重汙染的問題,粉塵飛揚、居住環境惡劣,曾經“紅火”的礦區,因環境問題關停,經濟停滯不前。“要發展就必須轉型升級!”,這個存在了百年的老礦區走上了綠色轉型的新生之路。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近十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共關停淘汰192家小採選冶企業,將39家有色化工企業整合成6家入園企業,並對水口山三、四、六廠落後產能逐步予以淘汰退出,關停煤礦9家,關停磚廠15家,騰出了寶貴的環境容量。通過對產業升級改造,利用高新技術企業先進的工藝改造舊工藝,真正切斷環境汙染源;去年一年,僅金翼有色金屬綜合回收有限公司在環保一項上的投入就達到了6000萬。為了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要,公司還建立了自己的人才數據庫,安置礦區原有的勞動力,陳玉明就是在整合的過程中作為技術工人由原來的小企業安置下來的。說起現在的工作狀態,陳玉明這個不擅言詞的老維修工將自己的幸福感都寫在了臉上。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從零散無序到整合抱團,“鳳凰涅盤,浴火重生。在經歷脫胎換骨式的升級改造後,常寧的傳統產業已逐步走出困境:就金翼有色金屬綜合回收有限公司而言,每年能將園區所有企業生產形成的10餘萬噸廢渣全部“吃掉”,一天的生產量由原來的10噸提升到現在的200噸,產能達到500萬,全年的產能更是達到30億,稅收達到四億元。相較整合前翻了上百倍。通過循環利用,水口山工業園逐步形成“工業食物鏈”,2016年,水口山經濟開發區列入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2017年,水口山經濟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88.3%,增幅在省級以上產業園區中排第一。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在轉型升級這條路上,整合原有的老企業只是邁出了經濟發展的第一步,隨之而來的便是大力推進技術升級,引導工業轉向集聚化,拓寬經濟發展的思路,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工業轉型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2015年,總投資達2億元的常寧市隆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並於今年1月,註冊了以專業生產銅杆加工項目的子公司——常寧市銅業有限公司,一期生產線也於今年6月份正式投產運營,憑著七條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的銅壓延生產線和50多名員工,僅僅三個月時間,產值已經達到1億多元。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在這個10000平米的現代化標準工廠,一個生產車間內,目之所及的80多臺銅壓延設備,只有12個員工在進行操作,一臺臺不同規格的銅拉絲設備24小時不停地高速運轉,一根根細如蛛絲的銅線不斷從機器口中“吐”出。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區兩園”產業佈局規劃,以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為“一區”,以水口山有色循環產業園和宜陽工業園為“兩園”,在有色循環產業園重點發展有色產業,宜陽工業園圍繞電子信息、製衣製鞋、智能製造、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重點發展輕工製造產業。目前,水口山有色循環產業園已有12家企業入駐,宜陽工業園31家企業入駐。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為了給全市經濟鑄就強大的後盾力量,常寧大力加強了電力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並投運了印山220kV變電站、城北110kV變電站、勝橋、新河、白沙3座35kV變電站,2017年新改造了5條10kV線路、新建了19個縣城臺區布點、103個村改造項目,並先後完成了西嶺鎮石江村、煙洲鎮親仁村、新龍村用電秩序整治和蔭田鎮漳慄村、水口山鎮新合居委會特殊電價整治。這些地區線損從最高時98%到目前已控制在5%以內,結束了長期以來無序用電的歷史。


「輝煌四十年」創新轉型促發展 逐浪前行再出發


40年砥礪前行,常寧的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新升級所帶來的新動能和新活力不斷迸發湧流,為推動常寧經濟、常寧經濟轉型,書寫“常寧華章”,貢獻“常寧智慧”。

記者:曾志 曾娜

審核:阿貴 阿盼

三審:白雲

新聞熱線:0734-72211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