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眼下,我省关中地区秋粮收获进入尾期。10月26日中午,家住宝鸡市扶风县城关街道办黄甫村村民杨东来的高粱地里,一辆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帮忙给老杨收割已经成熟的高粱,繁忙的现场,还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老杨家今年种了3亩多高粱,红彤彤的一大片,在秋日里煞是好看。他高兴地说:“现在都是机械作业,播种、收割省时省力,收割后不要自己晾晒,更不愁销路。”

  老杨说的“不用晾晒、不愁销路”,指的就是陕西崇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给农民种植“订单高粱”的承诺。据了解,今年初,这家公司和村里一家农资企业、10多户农民签订了代种、代管、机收以及收购高粱的订单。

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从种、打药、收获,都由公司机械化操作,收完后算账,人家一公斤2.4元收购。我3亩地给人家把成本算完,纯收入就是2000多元。”老杨说。

  看似能赚钱的订单,当初村里很多人还是不愿种。他们担心高粱成熟期晚,到了收获季节收不了,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就划不来了。

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村民的担心也有道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粱曾是我省农村地区的主食,也被列入“救济粮”序列,当时亩产只有70多公斤,经济效益较低。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由于受市场因素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影响,已经被淡忘的高粱逐渐亮丽起来,加之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亩产一般接近400公斤。

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陕西崇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广说:“去年,我们和贵州茅台镇4家酿酒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高粱的合同,每年需求量两万吨。今年春季,我们选购了生长期短、成熟早的高粱新品种,与农户签订订单,农户只负责高粱生长季节的田间管理,收割后我们按每公斤2.4元的订单价格全部收购。目前,种植的面积还达不到我们的需求。”

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离开扶风,我们又来到岐山县红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桂凤是个“能行人”,开门见山就说:“去年我种的青贮玉米,今年我改种高粱,相比较每亩比去年多收入100块钱,800亩地算下来要多收入8万块钱。”

宝鸡农民喜种“订单高粱”

  余桂凤是岐山县今年首次种植“订单高粱”的领路人,一次种植800亩,加上合作社400多户社员种植的500多亩,她的合作社高粱总面积达到了1300多亩。

  据悉,除扶风、岐山外,今年我省西安、榆林、咸阳等6市12县的高粱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20多个村子的5000多户农民依靠“订单高粱”实现了增收。被人们淡忘的高粱又被重新挖掘开发出来,新概念带来新变化,也助推了乡村振兴理念的延伸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