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01

說起國產青春片,我們往往總會想起三角戀、打群架、墮胎流產、陷害自殺等等,中老年人看到直搖頭,年輕人看到大喊“這不是我們的青春”,然而我們並不是沒有優秀的國產青春片,比如這部被禁了好幾年的好片子——《狗十三》。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靜林、智一桐等人主演的關於青少年成長題材的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的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說起曹保平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談起《李米的猜想》和《烈日灼心》我想很多人都很熟悉,曹保平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這部片子,並且在2014年憑藉這部片子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曹保平始終關注現實生活,一直堅持拍現實批判主義電影,並且對電影深入人心的要求很高,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狗十三》這樣一部片子為什麼被禁,直到今年我們才能在電影院看到。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02

《狗十三》這部片子的劇情簡單又真實,真實到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甚至能在主人公李玩(張雪迎飾)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疼痛的成長過程或許你我都曾經歷過,而導演通過養狗這個主線,串聯起不同年代的幾個關鍵人物,向觀眾十分準確的傳達了一步步走向殘酷成人世界的陣痛,讓人實在控制不住的落淚。

李玩是一個普通的初中生,額頭冒著青春痘,帶著牙箍,平時總是穿著鬆鬆垮垮的校服,不喜歡喝牛奶,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也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她古怪又寡言,倔強又敏感,這些都是她長期缺乏關愛造成的。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李玩的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父母離異,她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親總是很忙,後來又組建了新家庭,新來的阿姨她也不熟悉,後來還多了個總讓她帶著玩的弟弟,她始終就像個局外人。

李玩喜歡物理,喜歡天文,她相信這個世界有很多平行宇宙,這樣她在這個世界沒有完成的事情再另一個世界就能完成,比如她想報物理小組,但是父親卻聽老師的意見強逼著她改成了英語小組,她想在另一個世界沒準她就能報自己喜歡的吧。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父親為了哄她開心買了一隻咖啡色的小狗給她,她嘴上說著不要心裡卻喜歡的很,還給小狗取了個名字叫做“愛因斯坦”,有了“愛因斯坦”的陪伴,李玩的生活變得開心了很多,不料爺爺帶狗出去買菜的時候把狗弄丟了,李玩發了瘋似的到處找狗,四處貼尋狗啟示,還衝著大人們發脾氣。大人們重新買了一條相似的狗想阻止李玩的胡鬧,但是李玩堅持要真正的“愛因斯坦”,還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自己還跑去喝酒,逼得父親對李玩大打出手,強逼著她向爺爺奶奶道歉,保證不再胡鬧,李玩就此放棄了尋找愛因斯坦。

大人們不理解都是狗你把這條狗當做“愛因斯坦”怎麼就不行了,狗難道還比人重要?所以當弟弟用晾衣杆打狗被狗嚇著的時候父親用拖把拼命打被關在廁所的狗,所以當弟弟再次打狗被狗咬傷的時候阿姨逼著父親把狗送去狗肉店,大人們不在乎狗怎麼樣,但對於李玩來說不管是丟掉的“愛因斯坦”還是假的“愛因斯坦”都是她的陪伴。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最初的李玩拼命的要真正的“愛因斯坦”,最後的李玩看見真正的“愛因斯坦”沒有去相認轉身跑到無人的地方抑制不住的哭泣;最初的李玩因為父親逼自己改成英語小組十分生氣,最後的李玩英語考了全校最高分;最初的李玩陪著父親吃應酬局最後沒忍住一個人跑去了天文展,最後的李玩被親戚勸吃紅燒狗肉也能笑著嚥下說“謝謝”;最初的李玩面對陪弟弟玩特別不耐煩,最後的李玩也能默默看著弟弟學滑冰。

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她已經見過成人世界的虛偽和殘酷,已經意識到“以後這樣的事還多著呢”的事實,已經被生活強逼著成為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只有牆上已經斑駁的尋狗啟示還在提醒我們——李玩她曾經同這個世界對抗過。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雖然很同情李玩的成長遭遇,也很反對暴力的教育方式,但是仔細想想,這些給李玩帶來傷害的大人們並不是壞人,他們甚至是懷著一顆為李玩好的心的,我們看不慣的生活也不是這些大人們願意讓孩子經歷的,他們也很無奈,而李玩和這些大人之間存在了太多不理解,所以產生了不可避免的衝突。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李玩的父親(果靜林飾)是典型的“中國式父親”,是女兒李玩的成長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他工作忙於應酬,總是不得已的陪笑陪喝陪聊,再婚之後的複合家庭也令他焦慮不已,他在這種雙重壓力下本身就自顧不暇,甚至叫錯女兒老師的姓,還會讓女兒陪著喝酒,他想對女兒好但他不知道怎麼做,李玩取得成績了他也會開心的親孩子,他打過孩子之後也會流淚。據說演員果靜林演完這出打孩子的戲後都抑制不住的痛哭,可見父親有多難。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而李玩的爺爺奶奶雖然總是罵她“死女子”但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她,甚至可以說心疼孩子一直在慣著她,奶奶會一邊說著“真是糟蹋了”一邊放任李玩給狗喝牛奶,會在李玩被父親打的時候抹著眼淚去攔,甚至多少年都不出門了會因為擔心李玩出去找她差點走丟。而爺爺會在奶奶說李玩和狗同食時替她說話,會在李玩被父親責罵的時候護著她,甚至怕出去找狗的李玩著涼追著給她披衣服,就算被李玩發脾氣推倒也沒說一句責怪的話。老年人隔代撫養進不去孩子的內心,但他們是真的疼孩子。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至於李玩的繼母和弟弟客觀來看也沒什麼錯,繼母愛自己的孩子天經地義,對李玩這個繼女也算是儘量在討好,也不是誰都能把寵物當成家人看待,而弟弟還不過是個2歲的孩子,確實不懂事並且未來的他也逃不脫李玩現在成長的命運,終究會被生活逼著長大,就像現在被逼著學滑冰一樣。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03

這部電影我看完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裡悶悶的難受,看的過程中幾次強忍眼淚,我不敢哭,因為沒帶紙。

電影有著很真實的生活節奏,略帶灰暗的畫面,經常伴隨的白噪音似的背景音傳達出無形的壓抑,用無聲的哭泣,沉默的掙扎,啞然的吶喊表達情緒宣洩更能讓人感同身受。想到自己的成長經歷,真的在李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是跟著爺爺親戚長大,也曾被父母逼問過“你到底想要什麼?”,也一直被很多人勸說“你已經很大了,要聽話,要懂事”,也正在被生活和社會逼迫的去接受“以後這樣事還多著呢”。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雖然也能夠理解像李玩爸爸這樣的大人也有著自己的辛苦、無奈和心酸,他們有很多不得已,不得已離婚,不得已陪笑,不得已失約,不得已撒謊,不得已虧欠,甚至這種不得已最後成了習慣,成了成熟的標誌。

但是我真的很討厭“聽話”和“懂事”這兩個詞,聽話懂事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嗎?父母總覺得孩子的某些情緒化的行為是不懂事,是無理取鬧,甚至是不孝,但是他們沒試圖去理解或者也理解不了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就像李玩要的從來不是一條狗,而是大人對待錯誤對待孩子甚至對待動物應有的態度,但大人卻總試圖拿物質用打罵去逼她不要鬧了。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李玩掙扎之後還是在這種“要聽話懂事”的中國式教育中完成了成人禮,她聽話了懂事了,學習成績好了,能在飯桌上陪笑了,和父親和解了,看見愛因斯坦也不強要了,但她真正失去了些什麼只有她自己知道。也許每個人都是被逼著長大,甚至可能無人倖免,李玩是,她弟弟也是,哪有什麼是學不會的,學滑冰逼著逼著就能站了,逼著逼著就能滑了,逼著逼著就習慣了,生活也是這樣。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也許成長就註定著會失去,這種被逼迫的感覺就如同被強灌你難以下嚥的牛奶,被強行塞下你不忍直視的狗肉,被強迫著低下頭去認錯道歉,被強逼著去適應和接受,然後成長為一個獨立成熟的大人。希望中國式教育不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用“懂事”和“聽話”去壓他們,他們能任性的時間其實很短,“明事理”和“懂事聽話”是兩碼事,望眾人知曉。最後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很棒,推薦大家去看。

《狗十三》:看過的都說好,誰說我們的青春只有墮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