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如何做到“0”盲區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說到視覺盲區,車主們第一反應肯定是車前、車後靠人眼或藉助外後視鏡看不到的位置,一旦有小孩躥入這些區域,往往會釀成慘禍。實際上,除此之外,還有因車身構造而導致的A柱盲區、內輪差盲區,因駕駛技巧而導致的超車盲區、泊車盲區,等等,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如果不小心進入這些區域,都很容易被行駛中的車輛傷到。本期就來深入探討如何“掃盲”排除隱患。

特殊後視鏡盲區:不連續變車道,多看後視鏡

右轉或左轉時,遇上轉彎角度大或連續變道2次以上,通過後視鏡根本看不清轉彎過去後車道上的來車,這時也就形成了一個“後視鏡盲區”,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在路面較寬的高速路上。所以,建議車主們在保持正常行駛時,經常觀察後視鏡,隨時掌握車後的情況。如果後面的車輛忽然消失,就很可能已進入盲區,要多加小心。

A柱盲區:多看慢速可避免

一般轎車兩側有3個立柱,其中前風窗玻璃兩側的斜柱稱作A柱。在車輛轉彎或者進入彎道前,車主的視野都會被A柱部分遮擋,造成一個視野上的盲區。現在不少車輛都安裝了智能安全系統,只要有車輛或人進入前方A柱的盲點,就會出現警示;而對於一些沒有安裝智能安全系統的車輛,車主們則應多留意前方路況,減慢車速。

內輪差盲區:注意街角行人,擴大轉彎半徑

所謂內輪差,是指車輛在轉彎時,前內輪轉彎半徑與後內輪轉彎半徑之差,這個區域是車主視線的盲區,貨車、公交車等車身比較長的大型車,車頭轉過去了,往往長車身還沒有完全轉過去,“內外輪差”的盲區就成為“死亡地帶”。一般小車會產生接近1米的內輪差,大車會產生多達2米的內輪差。所以,轉彎時要注意站在街角的行人,特別是靠車輛較近的行人,如發現行人應擴大自己的轉彎半徑,並鳴喇叭提醒行人注意,確認安全後小心完成轉彎。

超車盲區:超車看車頭,會車看車尾

無論是超越前車和與對向的車輛會車,車主往往看不清前車或來車的前後情況,特別是要超越公交車等大型車時,超車盲區更大。在超越同向行駛的車輛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因為看似慢吞吞行駛的車輛,其實有可能正在避讓行人;而與對面來車會車時,則需注意它的尾部,因為這個區域也可能會突然躥出橫穿馬路的行人,此時如果貿然加速超車,很可能撞到行人。

泊車盲區:慎選停車區,請人來指揮

車輛在泊車時,因為兩邊緊挨著其他車輛,後視盲區較大,座位越低,盲區越大。所以,儘量不要選擇在狹窄的地方停車,如果必須這樣做,可請別人指揮協助停車。

山路盲區:山道多彎,過彎先減速鳴喇叭

山路崎嶇、狹窄且盲區多,許多看似普通轉彎其實是連續的S形彎路,很可能會有一輛莽撞的車輛從彎道里衝出來。另外,像遇到抬頭坡(即前方坡度很陡)時,前方也是很大的盲區。所以,山路行駛時一定要多留意路邊的提示牌,通過彎道時最好鳴喇叭示意;而且,彎道行駛更應注意控制車速,儘量靠車道右側行駛。

光線盲區:出隧道或夜間行車不要跟車太近

開車出隧道時,車主的眼睛因一時不適應光線的突然變亮,會眼前發黑,這時就會出現短暫的視覺盲區。同樣,夜間開車時,車主的眼睛容易受到各種燈光的刺激,視力所及範圍受限,也容易產生盲區。所以,出隧道或開夜車時,不要跟車太近。

對於這些視覺盲區,除了主觀從駕駛技術上改進外,還可以選裝“掃盲”設備,比如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大視野後視鏡(或者是後視鏡上加個小圓鏡)、全景可視系統、盲區輔助系統等,“技術+科技”或許還真的能夠實現視覺“0”盲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