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百日攻堅”大會戰初見成效

黃江“百日攻堅”大會戰初見成效

黃江加快推動一批高質量項目建成投產。圖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東莞黃江學校。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重大項目是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有力引擎,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支撐,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載體。9月27日,東莞市委、市政府舉行市重大項目建設“百日攻堅”大會戰現場會暨首批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決定從當日起至12月下旬,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重大項目建設“百日攻堅”大會戰行動,提出要在這段時間內力爭完成投資250億元,實現55個項目開工、30個項目竣工投產等系列目標。

今年初,黃江鎮政府在工作計劃中提出要加快推動一批高質量項目建成投產,其中包括靈獅小鎮、天安數碼城項目等,以示範項目帶動承接深圳產業轉移,從而擴大製造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高質量投資,加快推動高質量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目前黃江鎮7個市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1—9月重大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5.5億元。”近日,黃江鎮委書記葉錦銳向記者透露,黃江“百日攻堅”大會戰初見成效,在多個重大項目落地和建設的牽引下,全鎮悄然發生著一系列喜人變化。

●南方日報記者 韋基禮 見習記者 遊宇軒

為重大項目開通“綠色通道”

今年前三季度,黃江鎮生產總值實現131.5億元,同比增長8.5%。工業增長勢頭強勁,主要指標穩中有進,“倍增計劃”成效明顯,財力基礎持續鞏固,全鎮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和‘加速器’,隨著重大項目穩步推進,全鎮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據葉錦銳介紹,天安數碼城項目控規調整方案已報送至市規劃局,預計項目在12月份開工建設;宏道電子項目已辦理立項審批,目前,黃江鎮已推動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50萬元。

此外,黃江鎮還鼓勵東莞領益精密製造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擴產,已實現部分投產;黃江靈獅小鎮項目已完成部分二期項目,1—9月完成項目投資8500萬元,佔年度計劃73.9%;恩智浦增資項目已建成,實現部分投產。

“為了加快推進重大項目,黃江創新辦公服務機制,簡化辦事手續流程,建立多部門協調機制。”葉錦銳說,自“百日攻堅”以來,黃江全力發揮部門職能優勢,認真落實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採用EPC“綠色通道”審批,大幅度壓縮審批時間,為項目開工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在天安數碼城項目建設控規調整中,黃江專門成立部門工作微信群,通過部門間的緊密合作配合,創造出“督查室擬稿,規劃所辦文,督查室跟蹤落實”的辦文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速度。

“堅持特事特辦,積極協調市直相關部門,解決落戶項目及用地、規劃調整和土地掛牌等工作,為項目推進建設提供保障。”葉錦銳說,華南師範大學附屬東莞學校中學部項目符合向省核銷用地指標要求,為此相關部門積極向市教育局、市國土局學習相關申報要求、注意事項,為項目建設爭取政策支持。

目前,華師項目小學部已建成投入使用,中學部正在抓緊辦理項目前期手續,爭取年內動工。

聘請資深專家為城市更新把脈

項目選址不科學、城鎮總體規劃銜接不夠是項目攻堅的難點。

“一些項目確認後,選址不科學,論證不充分,與城鎮總體規劃銜接不夠,導致項目選址所在地無法或較難辦理相關手續,影響項目落地。”葉錦銳說,為了破解此難題,黃江聘請資深專家組成城市品質提升規劃建設顧問團,結合黃江建築佈局和生態優勢,出臺“十三五”規劃,打造一系列富含黃江元素、體現黃江特色的精品工程。

目前,黃江正著力推進城市更新,積極探索產城融合新方式,創新規劃靈獅小鎮、星河“互聯網”小鎮、龍見田科技小鎮等城市更新項目,加快建立以產業為主、產城融合的業態格局。此外,大力推進“三舊”改造,嚴打違法建築,鼓勵組團式成片改造,鼓勵“工改工”改造,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項目招引的選擇性和導向性,實現園區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城市更新顯得尤為重要。”葉錦銳表示,黃江鎮堅持先行先試、主動探索,重點開展黨建引領強化、產業集群優化、生態建設美化、鄉風文明培育、生活品質提升五大行動計劃。

目前,金湖酈城項目已經完成一期工程,成為黃江鎮“三舊”改造樣板項目;田美社區黨建廣場工程將於近期完工,聚富路經升級改造後,將打造成田美綜合示範區的重要入區主幹道和新型宣傳陣地。

與此同時,環境保護“攻堅戰”也在黃江全面打響。目前,黃江正加大畜禽養殖業清理力度,全面加強汙染防治,開展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的編制和備案工作,進一步規範危險廢物管理。在打好藍天保衛戰方面,黃江確定27項藍天保衛戰行動任務,目前已關停取締234家“散亂汙”企業,關停取締任務數完成率133.57%。在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方面,黃江新增完成管網鋪設58公里,全年累計建成量排名全市第二。

■對話

創新機制為項目落地

提供有力保障

南方日報:在推進重大項目落地方面,存在哪些難題?

葉錦銳:一是土地成制約落地難的主要因素。由於現時用地指標分配政策變更原因,導致用地指標緊缺,造成項目落地產生不確定因素。首先是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足,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其次是徵地工作難度大,群眾對徵地的法律意識和相關工作關注度提高,對徵地補償期望大大超過法定的最高補償標準,導致部分已批土地無法實施徵地及供地。最後是集約用地意識不強,存在土地閒置或用少佔多等浪費資源的現象。部分單位和企業,以項目取得土地後,不按時要求開發利用,致使仍然存在部分土地閒置現象。

二是項目選址不科學,與城鎮總體規劃銜接不夠,導致項目選址所在地無法或較難辦理相關手續,影響項目落地。

三是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時間長。前期手續多,審批難度大。新引進投資項目往往都沒有現成合法合規的用地,簽訂協議後,投資方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為項目尋找合適用地,選定後還需解決徵地、拆遷、補償、掛牌出讓、辦證等問題,並向規劃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過程繁瑣耗時長,少則半年,普遍一年,多則幾年都不能走完流程。

南方日報:為破解這些難題,黃江有何應對辦法和措施?

葉錦銳:一是進一步解決用地和規劃問題。加大閒置土地盤整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強力推進土地集約利用。積極探索和創新農村集體用地思路,通過改善用地結構、佈局,挖掘用地潛力,提高投資強度和利用效率。積極協調市直相關部門,解決落戶項目及用地、規劃調整和土地掛牌等工作,為項目推進建設提供保障,加快項目開工建設,縮短項目實施過程的耗時。

二要加大工業園區開發力度。工業園區是承載項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指導工業園區按《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進行自主招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注重長遠發展和科學規劃。

三要進一步創新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為項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利用政務服務中心網絡系統,實時對審批服務全程行政效能監察,保障項目順利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