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這些年喝了那麼多酒,有的好喝,有的難喝,也碰到過假酒,都是常事。有一種酒比假酒還可怕,尤其當別人拿起來敬你,咣噹咣噹的喝下去,然後用童真的眼光看著你,用空杯子戳你,讓你乾杯的時候,你一定想哭出聲來。


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這種酒是“死酒”,也就是因為存放的不好,已經過氣,甚至斷氣了的葡萄酒。

大多數時候,尤其當酒很貴的時候,10次裡依然有8次說服不了對方,於是乎,硬著頭皮,客隨主便。有時候遇到一瓶上萬塊的酒,開了發現還沒百來塊的酒好喝,卻要本著一萬塊的感激之情去喝掉。

話說回來,無論是誰花錢買的酒,作為愛酒之人看到一瓶好酒活生生被“養死”,難免心會痛。

葡萄酒猶如人的肌膚,也是需要養護的。有些人,一瓶Pola精華幾千塊買下去不心疼,然後幾百上千的葡萄酒往家裡各處藏,喝的時候都不知道該去鞋櫃還是床底找。

這樣的人啊,要麼小氣,不是真心喜歡葡萄酒,這就難治了,要麼是

掉以輕心,覺的葡萄酒都可以久存,也放不壞,那麼我們還是應該來聊一聊葡萄酒存儲的5大誤區。

#1 把酒當工藝品露天展示

“我買了這麼貴的酒,如果不擺出來,別人怎麼看得見?我還怎麼裝x?”


這幾乎是最常見的一種毀酒方式了。

把酒直接暴露在自然陽光下,甚至還心狠手辣的去人造一些光線(射燈)去加強殺傷性。


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我彷彿聽到了葡萄酒的尖叫吶喊

葡萄酒最怕:高溫強光

A、溫度

如果需要長期儲存一款佳釀,恆溫是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條件。即便夏天開了空調,如果你捨不得電費不全天開,那麼在空調開關來回摧殘的房間裡,葡萄酒就像是一隻活螃蟹被蒸熟了又涼下,反反覆覆,你說這螃蟹還好吃麼?

被熱壞氧化的葡萄酒一般還會有一股奇怪的爛果醬味和煮熟的菜味。切記:葡萄酒最喜歡的溫度10℃-15℃,條件不允許的話,哪怕18度甚至20度,也切記要恆溫!恆溫!恆溫!

B、光照

和明星的稅單一樣,葡萄酒是見不得光的。光線尤其是含紫外線的光會加速葡萄酒的熟化,瓦解葡萄酒的結構,讓葡萄酒患上熱帶病的狗子一般,疲軟無力,見人就倒。

因此,正如你去酒莊參觀時看到的,大多數酒莊會將酒窖建在地下,常年涼爽避光,甚至爬滿了蜘蛛網,走進去跟進入了一個鬼屋一樣。


如果你覺得在當今的高房價下,花錢裝修了不用不划算,非要放上面塞酒,那麼你可以:


1、三個月內儘快喝掉,尤其不要過夏天;

2、把你的名貴拉菲、康帝、Krug。。。喝掉以後買瓶最便宜的醬油灌進去,然後把塞子塞緊了擺好;

3、把架子拆了,砸爛!把名酒酒標撕下來,然後拿相框裱起來,掛上去。

#2 把酒當牛奶塞進冰箱

“好嘛,葡萄酒怕熱,怕溫度變化,我放冰箱總OK了吧,穩定,不變的溫度,嘻嘻。”

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對,酒鬼的冰箱大概是這樣


這樣的方式的確比放射燈來好了一些,起碼我們處女座眼不見為淨。

但是依然不是長久之計。冰箱的溫度太低,有可能促進葡萄酒內含有的萃取物過早結晶、沉澱,然後同樣可惜了本來可以陳年的潛質。

另外,冰箱的乾燥和異味,也是葡萄酒所懼怕的。

C 溼度

因為冰箱的製冷機制和防止發黴的目的,導致冰箱內部極為乾燥。而乾燥加上低溫,葡萄酒長期凍得瑟瑟發抖,會讓使用軟木塞密封的葡萄酒變硬而失去彈性,進而導致密封失效,空氣侵入導致葡萄酒氧化,如果是香檳,那麼泡泡也會悄悄溜走的哦。

D 異味

我們每次喝酒前都要煞有介事的端起葡萄酒,深深的聞上幾下。因為葡萄酒的魅力之一就是她成千上萬的令人愉悅的香氣。

可你要不要想象一下自己家的冰箱都有些啥:沒喝完的牛奶、中午沒吃完的剩菜、買多了放久了快爛了的蔬菜,還有昨晚買了還沒有吃完的榴蓮......那麼一旦葡萄酒的塞子密封效果失效,這些味道就會慢慢的進到酒裡。

如果說香氣是葡萄酒的容顏,那麼冰箱異味汙染過的葡萄酒就像是被剩菜剩飯噴了一大口的臉,多可怕!

#3 把酒當知己反覆揉搓

“我真的好喜歡我的葡萄酒,我每天不拿出來看看,和它聊聊天,我都睡不著。”

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講真,我曾經也是這樣的“變態”,我時常會以新貨到,要整理位置的藉口來拿出我喜歡的那些葡萄酒,進行愛撫並嘗試交心。直到有一天我成功摔碎了一瓶 Quilceda Creek,我就安分了。

為什麼不要老拿酒出來摸,除以上ABCD之外,葡萄酒儲存還有另外一個經常被人遺忘的盲點:

E 震動

你會發現酒櫃的價格也有數十倍之差,而它們的價差中,很大的2個點是保溫和壓縮機,而這兩者暗藏了葡萄酒存儲時安靜的重要性。

葡萄酒如果一支存儲在震動的環境裡,除了會加快它的成熟,也會讓酒塞子加速脫落以外,還會影響它內部各種物質的融合。

震動厲害到一定程度,例如從國外寄過來的一瓶酒立刻開喝的話往往不在狀態,專業人士戲稱之為“暈酒”,非常形象,跟一個人暈車或者暈船一樣,想象它貌似經歷了戰鬥民族俄羅斯航空的洗禮,快被抖吐了,無論是人還是酒,只要一想吐,給你呈現的肯定就不是什麼愉悅的口感啦。

當然,我不是道德綁架每一個人都要買酒櫃,在國外,老外也經常有把酒放冰箱的經驗,但是還是一樣,應該放:

1、馬上就要拿來喝,不長期儲存的日常餐酒;

2、一瓶喝不完,隔夜存放的葡萄酒;

3、想喝酒,卻發現酒太熱,臨時放進去降溫的葡萄酒(這一點,放進去了記得拿出來,尤其當你放在冷凍格的時候,我有一次就把一整瓶的Dom Perigon給凍成了冰塊,媽的,然後就開始解凍過程!簡直傻到不能原諒自己!)

#4 把葡萄酒當菜塞到廚房

“美食美酒不分家,美劇裡不都是這樣嗎?廚房裡放幾瓶酒,做飯的時候喝。”

廚房也是美好的地方,沒聽過那句“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可對於葡萄酒來說,真的是個冰火兩重天的“重災區”。


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我不聽,這麼能凹造型的廚房也不給放


在讓人又愛又恨的廚房裡,你沉浸在自己超凡廚藝中,可那個熱,那個油,那個乾燥。哪怕是瓶82年的拉菲也給你搞成醋了。

更不用說,水煮牛肉、魚香茄子、回鍋肉,這些重油重味粘附性極強的氣息都有可能汙染了葡萄酒,說不定哪天,你就能從赤霞珠裡喝到大腸味。

所以,可以在廚房裡喝葡萄酒,但是千萬不要放葡萄酒,除非你要拿葡萄酒當料酒使。(來吧,告訴我,你用的最好的葡萄料酒是多少錢的?有用康帝炒白菜的嗎?)

#5 把葡萄酒當貨塞到後備箱

“我腦子不好使,要喝酒老忘記拿,乾脆塞幾瓶在汽車後備箱,一勞永逸。”


還有人跟我說:“現在流行自駕遊旅行,隨時從後備箱裡能拿出一瓶酒喝,超酷der,skr skr!”

我立刻看到了一個移動的微波爐。先不說一車子酒氣影響駕駛技巧,你對你家人朋友有什麼意見可以直說的,為什麼想要給他們喝受過汽車後備箱折磨的葡萄酒?互相傷害嗎?


5大誤區,讓好酒比假酒還難喝



雖然方便,雖然唾手可得,汽車後備箱依然是葡萄酒的致命殺手:

-高溫暴曬下,白天溫度超級高,而夜裡溫度又超級低

-極度乾燥,溼度低

-震動異常強烈

於是乎,葡萄酒非常容易漏酒,也就是橡木塞失去了密封效果,進而氧化,喪失果味,味道發苦。

快點去把你後備箱裡的酒拿出來吧,包括茅臺,也不要放裡面了,除非你想人工做舊“老茅臺”。

苦口婆心的小結


總結一下,儲存葡萄酒需要的條件是:

A 恆溫(10-15度)

B 恆暗(避光)

C 恆溼(橫放保持木塞溼度最佳)

D 無異味

E 恆靜(避免震動)

因此請儘量避開這些地方:

-廚房(重災區!)

-汽車後備箱(重災區!)

-客廳展架(溫度變化大、太亮)

-廁所/鞋櫃(這個不需要解釋了)

-冰箱(不適合長期儲存)

-床底(老年人酌情)

葡萄酒理想的存貯地有:

-酒窖(一個好的酒窖每平方構建成本在2000-10000不等)

-恆溫酒櫃(一個小型電子式酒櫃只需要800-900元)

-涼爽避光的小角落(老宅子)

-山洞/防空洞/窯洞(注意防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