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茅臺飛天的價格!再成焦點

隨著十一黃金週的臨近,茅臺酒的價格再成焦點。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1499元的低價飛天茅臺,市場根本無貨。以京東為例,目前該平臺的飛天茅臺處於無法下單隻能預約的狀態,且預約已經超過22.4萬人,由此可見,茅臺將長期是一款供不應求的產品。

對於這條消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茅臺的價格不光居高不下,最最關鍵的是,你有錢還買不到,這是不是有點“店大欺客”的感覺了。

茅臺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首先是消費水平的提高擴大了需求量。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收入增多,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買得起茅臺,而且有購買茅臺慾望,整體需求快速增長。然而,茅臺酒的產量增速過緩,不及需求增速,出現供不應求。另外,茅臺酒有天然稟賦,質量穩定,酒質優勢明顯,深受酒友青睞,使得人們對茅臺酒的需求不斷增加。

其次是隱性消費帶動需求。今年以來茅臺酒已經不是單純是飲用的酒水,而是已成為人們用來投資、收藏和送禮的對象,這些隱性需求在總體需求中的佔比可能最大。另外,隱性消費是難以預計的,可能存在暗箱操作,這些生產者也無法準確預料。各種各樣的原因引起該方面需求的暴漲都會令茅臺酒的實際需求量超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常水平。

最後是產量受到了人為控制。事實上,茅臺酒公司若立即增加茅臺酒的產量以應對消費者的需求,這完全是可以實現供給平衡的。但是為了提高利潤率和管控產品質量,茅臺酒公司就人為地控制了產量的增長,讓產量增長跟需求增長不同步。

其實茅臺的成本沒那麼貴

從茅臺2017年年報中,我們可以看出茅臺酒營業成本佔比是非常之低的,但毛利率竟然高達93.5%,若以一瓶茅臺酒出廠價819計算,實際酒的生產成本僅佔819*(1-93.5%)=53元。(當然53元未包含稅務成本、 財務成本、 管理成本、銷售費用等),生產成本53元的茅臺酒,市面售價高達1500元,就這樣,竟然還一瓶難求。

在明知道茅臺酒的成本與銷售價格不成正比,就這樣還讓我們一瓶難求,難道茅臺真的有什麼魔力能讓我們為之瘋狂嗎?


飛天茅臺飛天的價格!再成焦點


這是我在今天京東網站上搜索的牛欄山二鍋頭的價格,價格與茅臺不分上下,相信質量與口感也並不比茅臺差。

此時我相信有人會提出質疑,你說牛欄山二鍋頭與茅臺的釀造工藝不一樣,茅臺的特點是醬香型白酒,因為它香味細膩、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的特點才會受到廣大酒友的追捧。

那好,我們同樣在來看看醬香型的白酒價格。


飛天茅臺飛天的價格!再成焦點



圖中的古井貢酒同樣是今天在京東上看到的價格,也基本上與茅臺價格持平。

不管是醬香型、濃香型還是清香型,我想問真正董酒的有幾個,真正能品出好酒質量的又能有幾個。

如果三種酒放到一起,你會選哪個?我相信大多數的人會說——茅臺。但是我還想問,你選茅臺真的是為了自己喝嗎?

這就問題的關鍵,為什麼三種酒放在一起,大部分的人要選茅臺——因為有面兒。這就是品牌效應。這就好比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送禮時我們到底送的是月餅還是月餅的禮盒?

茅臺成功的關鍵在於品牌效應

茅臺之所以能賣這麼貴,歸根到底全靠品牌效應!試想同樣的茅臺酒,裝在別的瓶子裡,貼上一個不知名的商標,它還能賣出1500塊嗎?如果不告訴你裡面裝的是茅臺,恐怕100塊都賣不出。

在2012年胡潤全球十大最值錢的奢侈品牌中,就“茅臺”兩個字,以120億美金的品牌價值成為全球第四大最值錢的奢侈品牌,其品牌價值比奔馳和香奈兒還高。在同類商品中,茅臺的品牌價值甚至超過了軒尼詩、酩悅香檳和人頭馬。

奢飾品中的飛天茅臺

站在另一個角度分析,茅臺不光是消費類的產品,而佔據更多的是奢侈品屬性。在國際上,奢飾品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

通常情況,奢侈品一般具有三個特徵:一是毛利潤率超過90%。每瓶成本53元的茅臺出廠價為819元,毛利潤率92%。沒有概念?對比一下其它被稱為“暴利”行業的利潤率:谷歌、facebook、微軟、蘋果、騰訊這種近似壟斷、特別賺錢的公司,淨利潤沒有一家超過25%的。所以茅臺92%的利潤簡直是在搶劫。 二是手工打造的超高品質帶來的喜悅和舒適感,但是非必需。物以希為貴,全自動的流水線是生產不出奢侈品的,許多國際大牌都強調“手工打造”,而茅臺酒諸多生產環節都大量使用人工操作,這一特點又牢牢的抓住了消費者“只買最好的”心理。 三是願意為非必需的高品質掏錢的消費者不介意掏多少錢,而追求的就是“名貴”,所以奢侈品一定要貴。

高品質、非必需、名貴、毛利潤率超過90%、手工打造……,這些奢飾品的標籤茅臺酒都佔全了。所以,不可否認的是,茅臺品牌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產品本身,人們喝茅臺時,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種身份,一種榮耀。

對於酒來說我也好喝一口,也曾為了“高品質”追過茅臺,直至現在我的酒櫃裡還珍藏著一瓶5年前買的飛天茅臺,但這卻違背了我的初衷,我買酒是為了喝的,不是為了看的。通過“酒精”考驗我知道了自己的需求,“好酒打腿不打頭”,並不是只有茅臺才能帶來酒後的這種“愉悅感”。當然,你要是為了其他目的而選擇這個品牌也不是不行。但我最後想問你一句,買酒是為了什麼呢?而喝酒又是為了什麼呢?因為情感?因為事業?因為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