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冬至又到,思念、懷想的黑夜變得最長,翻看曾經做過各種餡料的餃子、用心拍過的每一張照片,各種思緒湧了上來…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由於太陽直射點直射南迴歸線,因此 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而過了 冬至,北半球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在古代,國人就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 冬至”的說法。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下來豐富多彩的 冬至飲食習俗。我們北方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據說是因紀念“ 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東漢時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醫術高明,後來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 飢寒交迫,因天氣寒冷,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驅寒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 餃子”或“扁食”。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 醫聖” 張仲景“ 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北方民間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在民間,更有一種說法:“冬大似年!”,這足以看出國人對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重視,尤其在讓洋節日走開的今年,冬至的到來顯得尤為重要。今年的冬至適逢週末,能回去與家人團聚吃餃子,就別停留在外喲!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在經濟條件不好的過去,只有在過年或家人生日的時候才能吃頓餃子,每逢吃餃子,那真是歡天喜地的事;而現在,餃子成了最普通的家常飯,但是多數喜歡吃洋快餐的小孩對餃子還是不感興趣的。而對於從艱苦的日子走過來、對做飯這點小事無師自通的我來說,餃子是一直是我鍾愛的飯食,包餃子自然成了我的拿手強項了,這裡其實包涵了多少對過去的日子不能忘懷的情愫。

綠松石一樣的臘八蒜,別忘了到時候醃製喲!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關於餃子,有太多的內容可以往裡填充!關於飲食,雖然不曾吃過山珍海味,也沒買過高檔補品,但每天都自我感覺富足、營養。氣色好、精力足、年輕態,怎麼來?吃出來!想像我一樣,年近半百,依然身輕如燕?那麼,就像認真做餃子一樣,精心選擇天然食材,烹飪每一頓家常便飯。

冬至:趕緊回家,吃頓餃子!

冬至到來,餃子吃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