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龙港“九刀连”

龙港“九刀连”

文/余作栋

前言:走进龙港“九刀连”村之前,我听说了许多有关这个印刷之村的故事,从这里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印刷、包装、无纺布等产业的企业家,他们遍布温州整个鳌江流域,乃至全国。然而,这个叫“九刀连”的地方,提及它的前世今生,析去所走过的非凡历程,而今依旧在美丽地绽放。只是那些沉淀的岁月、所谓神化的传说,唯独透过记录的文字解读,才能释怀抑之于心的些许疑问,还原“九刀连”本真。

解读龙港“九刀连”

(一)“九刀连”取名来由

江南垟的语言融合及其地缘关系,很多讲蛮话方言的地方,在我童年的生活里早就耳熟能详,但一直心存好奇为何取名“九刀连”的这个村庄,终在2018春去夏来之际,我有幸走近了它,原是村中的前人也许根据村东首有貌似一条九龙湾之河道,故名“九道连”。后又为何改称“九刀连”,可能是在村庄渔业鼎盛时期,有歌谣云:“九刀连,打刀鱼”(蛮话称:白鱼),“道”与“刀”蛮话谐音,故改“道”为“刀”;又或许在某个时期前人为回避先祖“应道公”之名讳而改。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二)九刀连林氏肇基祖

林彦士,字法儒、伯中、商若,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人才荐举,授宁远税课大使,工部文思院副使。他为官清正,敢于创业,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昆阳后林迁于水心(九道连),为九刀连林氏肇基祖。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三)九刀连村史演变

清朝属廿十一都

民国时期归老城乡管辖

1949共和国成立至1991年,归新城乡

1991年归属舥艚镇管辖

2011年归属龙港镇新城社区

目前的九刀连村民以林姓为主,另有吴姓等。村里500多户,2200多人。

九刀连,地处龙港新城社区中北区域,接壤的村有:陈处、北大垟、金家沿、西浦口、新桥、水心、浦东、浦前。

村内路网主要由九龙路、东路、西路、南路、北路组成。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四)九道连地块布局称谓

村庄地域上目前有农田与宅基约有400多亩。前人为了便于生活生产需要,曾对分布各处的地块分别加以不同称谓(现因村庄房屋格局变化,原有土地被蚕食,有些土地称谓渐渐消失)。

1、东头、西头、五户头、门前幢、老房屋、四户头、前后幢、三间囝、楼里、后面幢、桥头、田当心、西岸、老厝基。

2、水沟头、东桥头、西桥头、九亩畔、东山园、河囝下、沙龙河、河湾头、东河、西河、西河垟、犁头田、大河沟、西浦口前、陈处后。

3、祠堂、白马爷庙、供销社(合作社)。老厝浃、水井头。

解读龙港“九刀连”

(五)白马庙

浙南闽东一带,很多城镇和农村也建有白马庙供奉昭明太子。据记载,天监18年(519)秋温州地区遭山洪暴发,萧衍派昭明太子骑白马到温州赈灾。后来温州瑞安城乡民间多处建有昭明太子庙,感德立像以纪念。温州市区就有座白马殿,门口有一联:此地昭明曾驻马,当年圣德永安民。大殿右边的一块石碑上,还刻有《文选》中的一段文字。瑶岙白马庙应是承袭于此,但建于明嘉靖,较温州白马庙的清朝中叶早很多。鲍田镇的梁储观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供奉萧统神像,以表对昭明太子的敬重和怀念。可见,昭明太子在百姓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神圣。我想,今天的百姓在敬奉昭明太子时,如多一点敬慕他编《文选》传世的伟大贡献,其意义将会更为深远。

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很多人曾提出过置疑:上世纪20年代,编过《平阳县志》的学者刘绍宽就对此产生怀疑。他在为瑞安剧作家洪炳文所作的《白桃花》传奇的一首诗注写到:“白马庙神为东汉张湛,省、府志皆从其说,然俗传为昭明太子。”他从《福宁志》中得知,所谓的白马三郎是闽越王郢的第三个儿子,民间则把此人错当成萧统。

但不管是非真假,不论何时何地,用现在的话说,在位期间为民办过实事好事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供奉他的神像,深受人民爱戴与怀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六)沙龙河

九刀连村东向九龙湾大河,西向宋港下游,犁头田三角形河叉即分出一条“之”字形小河贯穿村内。这条小河被人们誉为“沙龙河”,因东段河床奇特,中隆沙土,喻为龙脊;河口对岸潜伏二处沙丘,喻为龙珠;中段之字形转弯特深处,喻为龙潭。1967年遭遇大旱107天,此处便成为方圆五里邻村供水饮泉。因此,有关这条小河,前人曾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小风吹水碧鳞开,月照滢潭琉璃来”,正是“沙龙河”的真实写照。曾记否,在此钓鱼捉虾拔荷花;曾记否,潜水去摸河埠头石块下面的河螺,午后游泳戏水激起层层的浪花;曾记否,河岸边捡起碎瓦片抛向河面即为“打水漂”游戏那时的天真无邪乐哈哈。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七)风水湾

风水湾啊风水湾,前三弯来后三弯。

水曲有情万物盛,当中有座风水湾。

一首“风水湾”之歌谣唱尽了七八十年代,九刀连乡村往事、生活的朴实。风水湾,东自上游宋港河分叉而来,前环绕数村至水埠头,称为“前三湾”;再从大水埠头迂回数村至九刀连大河沟垟界,此称“后三湾”。

前人见村庄东河水势运行非同寻常,在首建宗祠同时,经地理风水师指导,遵循“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饶”的风水格局,在水埠头西旁特设半月型风水湾。唯见岸上石碑写道:水湾映月,一块硕大的磨刀石对着“鲤鱼戏水”,真是“鱼潜河水溶溶月,燕掠晴空剪剪风。”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八)九龙滨水公园

九刀连村办公楼后面,新建有“九龙滨水公园”。穿过精美木制走廊,《小池》映入眼帘: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清澈的池边柳树吐翠玫瑰红,徘徊于消防主题公园之后可在此小憩,惬意也!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解读龙港“九刀连”

(九)九刀连“印记”

从一个渔村,到改革开放之后八十年代初村民创办的塑膜凹彩印厂,直至目前的凹版电雕、印铁、磁卡企业,凹印、吹塑企业,还有涉及外贸、柔版印刷、胶印、不干胶机印、碳素纸制造、专业瓶盖、注塑、印刷品上光、平凹手工制版、印刷材料销售等九刀连村民创]企业不下几百家,这些企业遍布龙港、钱库、平阳、温州、义乌、杭州、上海、广州等地,于此,谓九刀连为“老板村”,名副其实。离开九刀连村时,忽见一条建设中的高速公路贯穿其中,不日车流声将响彻整个村庄,如同1953年的龙舟竞渡之努力争冠,村民的创业激情依旧奋发图强……

(注:文中部分内容引自九刀连村民林友培及网络)

解读龙港“九刀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